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发展的监管

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发展的监管

 

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1.经济责任审计可加强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世界各国的政府审计机关都非常重视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审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营企事业单位,只要有受托经营管理的公共财产,就承担着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这种责任的履行情况,应由理论审计机关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以防公共财产的流失和侵独。   2.经济责任审计是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需要。   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损公肥私,钻改革开放空子,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际上是承担代共受托经济责任的意识淡薄。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查明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遵纪守法情况,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效益情况,以及其中的个人收支情况,由审计机关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揭他们的缺点和违法乱纪行为,及时交给有关部门处理,有利于引导和规范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使其干部队伍清政廉洁,达到促进端正党风、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目的。   3.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需要。过去有些领导干部对自己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并不明确,国家也不重视其经济责任的考核,随着干部考核任用制度的改革,对离任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干部、择优任用干部提供具体的、有说服力的资料,并作为对干部奖、惩的依据。这样可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使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落到实处。   4.经济责任审计可以进一步增强审计的权威性。过去,审计查出违纪违规现象,注重对被审计单位的处理,很少追究领导者的责任,致使经济领域的违纪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实际上有些问题,象弄虚作假、挥霍挪用公款、谋求眼前利益和小团体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等行为,大多是被审计单位的领导所为或授意造成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任期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加以追究,对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依法处理和处罚,才能从源头上治理屡禁不止的“顽症”。依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调任、退休、辞职、免职前均应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否则不得卸任。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制约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行为,增强审计权威,强化审计监督。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和特点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应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专职审计机构依法对承担公共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应负的责任的审查、评价和鉴证。   根据有关规定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相比有以下特点:   1.特定的审计对象。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具体是指县以下党政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还有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即法定代表人进行任职审计。虽然审计过程中审查的资料是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资料,但最终的审计结论是针对领导干部或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只有这样,审计结果才能作为组织人事部门任命、考核干部的依据。   2.特殊的审计程序。经济责任审计程序与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规定的审计程序相比有些特殊要求,比如: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要以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委托建议为立项依据,对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审计,要以政府指令为立项依据。审计时,被审查的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应当按照要求提交自己负有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事项的书面材料。审计中,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或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构和审计机关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交流通报审计情况,研究解决审计中出现的问题。   审计后,除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还应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或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关。   3.全面综合的审计内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综合复杂,包括任期内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保值、增值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资产性,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还应特别注意领导干部个人有无侵占国家资财,违反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既有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也有经济效益审计。只有对以上内容进行全面审核检查,才能对被审计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审计难度大。经济责任审计是不定期审计,对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在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接受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的委托才执行审计。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届满,或办理调任、免职、辞职、退休前,以及企业进行改制、改组、兼并、出售、拍卖、破产等国有资产重组时,审计机关接受政府指令才执行审计。   审计机关无法将其纳人年度审计计划,而审计的时限性较强,给审计带来一定难度。另外,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刚刚开始,有些制度不够健全,审计标准缺乏规范性,审计人员的经验不足,审计环境还需净化。   再者,经济责任的划分也需慎重处理,如前任与现任领导的责任,领导班子与被审计领导个人的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客观因素的界限等,只有将这些界限划分清楚,从事实出发,审计评价才能令人心服口服、客观公正。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审计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评估。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种管理和牵制制度。#p#分页标题#e#   调查了解各位领导、各职能部门的职权和责任,才能确定其在处理经济业务和其他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处理经济业务的程序和手续、有关人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情况。还要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以认真执行,尤其是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以上的了解测试,对被审计人任职期间经济活动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完善及其制度的执行情况作出评价。   这其中体现所在部门的管理状况和领导人员是否以身作则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在确定领导人员业绩之前,首先应核实所在部门单位预算、预算外资金和专项基金收支的真实性或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对实物进行清点,抽查收、支凭证是否合理、合法、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核算资料要核对是否相符,各项指标计算、核算方法是否合规正确。呈报的有关财政、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只有经审查确认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才能以此为基础评价领导人员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   3.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目标完成情况。评价领导干部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经营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一般应规范出一些技术经济指标。通过对一系列指标的计算、分析、比较,评审领导人员的工作业绩。比如,政府领导干部可以对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人的经济增长目标、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及其效果、劳动就业率、职工收人分配、储蓄和消费、生态环境、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等相应指标进行评价。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经营目标一般包括产量、质量、销售指标、利润、税金、资金利润率、人均创利税额,职工平均工资、职工收人增长幅度,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新产品开发、长期投资收益率等等。对这些指标的测试,一方面评价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评价公共资金的管理、使用是否经济,其效率、效果如何。这其中可体现领导人员的决策能力,创新意识等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的领导艺术和水平。   4.遵守财经法纪情况。评价、鉴证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必须审查其是否依法经营管理,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是否维护党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有无个人侵占国家资财,违反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问题。审查领导人员所在部门或单位有无拖欠、挪用、偷漏国家税款等截留上缴国家财政收人的行为,有无乱拉资金搞计划外建设项目或投资劣质工程行为,有无地方保护政策造成国家重大损失行为,有无滥涨价滥收费、牟取非法收人行为等。对这些现象被审计人员是否应负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更要注意发现领导人员有无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走私贩私、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行为和弄虚作假、骗取经营成果和荣誉的行为。   四、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开展以来,对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增强审计权威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不断完善和解决。   1.经济责任审计还需进一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执行审计时缺乏更具体统一的审计标准和依据,审计范围随意性较大,长此下去,会削弱审计力度。因此,审计标准应进一步完善、规范。比如,对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考核统一规定几个重要的经济指标,这样可使领导干部明确经济责任量化考核标准,也使审计目标明确统一。   2.注意经济责任的划分。审计评价时,应注意分清前任领导和现任领导的责任,有些经济活动的决策是在前任,效果却反映在现任,或前任出现的问题,由现任予以处理,反映在审计期的账目中。审计人员应划分不同时间阶段的责任归属。还应分清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的界限,经营效果许多时候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的变化,金融、物价、税法的变动等等,审计评价应注意分析现象的起因,分清主客观因素导致的结果。更应分清主管责任、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一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承担着经营管理的全部责任,但不一定是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属本人签字处理的主管工作,应负直接责任,对应管未管或未管住而出现的问题也应负直接责任,对非分管范围工作出现的问题应负间接责任。审计评价应划分不同环节的责任归属,分清领导班子集体和领导人员个人的责任。重大经营决策的成功与失败应分析是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还是领导者个人的决策,领导人员应对自己主张、签批的经济活动负责。   3.突出重点。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综合性的审计。审计中涉及多方面的经营管理内容。有的领导任职期限较长,任职期内不同时期的客观经济环境不同,对经济指标的影响不同。更有经济舞弊行为的隐蔽性,使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广泛、复杂。而审计成本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求审计要抓住重点,从大处着眼,分清主、次,不纠缠枝节问题,注重任期内重大责任的审查、分析。对已察觉的重点问题,一定要查清查透,分清责任,正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