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进展状况与化解策略

循环经济进展状况与化解策略

1导言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马克思在研究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破坏的解决方法时就已经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这里马克思提到了“靠消耗最小的力量”,这恰恰正是当今节能减排,构建节约型社会思想的萌芽。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也专门讨论了“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提出要进行废弃物、排泄物再利用,使“生产废料再转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使排泄物再回到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这是今天循环经济思想的最早萌芽,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依靠科学进步和工艺改进对废物进行再利用的主张和具体措施。

以上是进行循环经济的理论前提,对于如何进一步从措施上解决问题需要依靠国情创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维手段。

2 我国当前面临的发展状况

2.1 我国生态环境先天脆弱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资源可利用率却相当有限。且人口众多,在全世界排到第一位,而且基数大,增长迅速,造成人口与资源矛盾冲突。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地质地貌状况:70%的土地受到强风影响不利于生活生产,65%不属于平原难于修筑交通设施发展缓慢。35%荒漠化进而难以利用甚至危害当前人民状况,33%完全干旱和沙化,30%土壤不符合种植和使用标准。20%含盐量过高。17%的组成喜马拉雅山脉,而我国土地平均海拔高度较高,导致总体气温较低,加之我国经过长期的封建闭关锁国带来的科技发展速度缓慢,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等,造成发展难度高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

2.2 经济增长模式不合理、生态环境惨遭破坏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措施与环境保护意识都比较低下,生产开发方式对环境的注意程度不够,滥采滥伐,烧荒种地,滥施肥料,不注意土质保养,这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壤沙化,植物退化,动物灭绝,可利用资源日益减少,洪水、干旱、沙尘暴等频繁发生,近些年较严重的现象比如黄河断水,长江水灾,工业不符合标准产生的有毒废物不经过处理乱丢乱放,空气异味,工业粉尘颗粒吸入到人体后造成呼吸道疾病等各种生理问题。这些问题虽然非常严峻但是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资金,人员投入的速度赶不上危害发生的程度,在污染、浪费等方面我国还十分被动。像我国目前的粗放型“原料-产品-废料”传统生产模式的“三废”综合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大,而“原料-产品-废弃物-废弃物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发展的又不够成熟,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实现我国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

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增长需要无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通常上来说追求经济效益必然要对生态产生危害,而过分保护环境则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如何平衡两方的关系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在保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3.1 发展循环经济

3.1.1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及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是在以下大背景下被提出来的。为了追求 GDP的增长,对自然过度开采和利用,而修护不及时进一步造成资源使用成本上升,引起了一系列连带效应,最终依然危害了我国经济效益的增长,为此需要一项更有效的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从源头改善发展运行状况。一些发达国家以 3R 原则为基础发展和实行循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其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已基本解决的基础上,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解决由后工业化和消费性社会结构引起的大量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人均消费水平也仍然偏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我国向工业化快速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阻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依赖于发展循环经济,才有助于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将循环经济作为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缓解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对经济造成的重大影响,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来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消费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和节约型社会。

3.1.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循环经济的中心问题是对于资源的多次利用,包含以下两点:一个是经济目的下的物质循环,另一个是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二者中达到平衡。循环经济的意义在于保证二者能长期稳定性的继续下去。它注重从综合方面考虑物质的开发利用及处理,不单是追求某一方面的合格标准,原理上不求快速但求综合效用。鉴于产业系统在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和经济整个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这个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就是产业生态系统。

3.2 发展产业生态化

3.2.1 发展产业生态化的背景

世界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早已有之,各国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共同的组织和章程来引起各地区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并约束企业和个人的具体行为。从 1972 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活动上升为政府行为;到 1992年《21 世纪议程》的制定,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由一种口号转变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的开始。

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的前途。大众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概念日渐清晰,在挑选产品方面不但要考虑经济上的节省和外表包装上的吸引眼球更对产品的内在质量提出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如果想长期占有市场甚至生存下去必然要考虑改进从前为利益不顾一切的状态。提高产品绿色含量,对化工产品的使用注意程度,同时政府也要加大监管措施,如发现质量低下危害健康甚至造成中毒的产品勒令停产并对相关人员做出严厉惩罚。不可懈怠。只有这样中国产品的未来才能够赢得更多机会。#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