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拓展论文范例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链;金融服务;生态农业城镇;新型低碳城镇

一、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的重新配置要求及信息化程度等息息相关的。而要让城镇真正起到为居民提供就业和保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需要选择符合当地区域优势的产业链,由它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而要想让这个产业链得以充分发展,就需要投融资的活动。所以金融服务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国外不少学者都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他们大都认为通过对某些具体领域或行业的资金倾斜以引领相关产业,Kyung-HwanKim在其论文中阐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金融支持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融资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Stopher,PeterR在论文中说明金融向轨道交通项目的倾斜为城市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Cho,Wu和Boggess在论文中强调了金融业通过对土地投资与开发的支持促进了城市化建设[3]。新玉言在其书中分析了国外城镇化的基本模式: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此类模式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的局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也称英美模式,英国的城镇化过程形成和完善了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美国的城镇化过程是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扩展的;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工业后发达国家城镇化模式城市圈模式,日本城镇化是以大都市为核心的空间集聚模式来获得资源配置的集聚效益。韩国的城镇化是在政府的公共政策指导下以首都圈为核心的空间高度集聚;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模式,拉美国家的城镇化是过度城镇化的代表,由于只相信市场机制而放弃政府指导,实行土地私有制,结果导致大量失地农民到城镇使得城镇化水平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发展水平。非洲国家的城镇化由于城镇人口急剧增长而经济发展没有跟上去,导致就业率下降,出现了贫民窟甚至出现饥荒[4,5]。上述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说明了,需要实施多元化城镇发展道路,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危害,城镇化一定要有主导产业支持,要发挥政府在城镇化中的积极作用;应建立可持续的稳定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新机制,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所以政府的宏微观政策的适度引导是必须的。结合国外的城镇化道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不少学者提出要通过对某一领域或行业的金融支持如水资源建设项目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活动、企业投融资支持、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建设金融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的现代化提供资金。Chang,Miao在论文中提出通过向水资源建设项目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推动了城市化建设[6]。李黄衙玺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一方面要通过开发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增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支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7]。何静和戎爱萍认为针对存在的基础设施融资单一、金融支持不足等问题应该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如开发多元化的TOT和BOT等融资模式;建立城镇化金融服务和业务拓展体系;完善农村保险及农村要素市场化等[8]。李建华提出积极完善有利于金融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如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改制的金融机构及积极发挥财政的支持力度等、健全联动机制及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等政策措施[9]。熊湘辉和徐璋勇根据量化分析结果提出通过增加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资金支持,加大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金融机构对城镇化的服务水平等途径以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10]。在应用层面,基于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十八大上我国高层再次提出新型城镇化以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投资等问题。这些年全国先后对各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出现了一些新型城镇化模式如天津、江苏、成都、广东和浙江温州等模式。它们的共同性就是: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使用。最近,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完成。该规划将涉及资金投向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围绕未来城镇化战略布局,下一步国家将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输油气管道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发挥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新型城镇化强调消费升级和城市智能化;城镇化将成调结构、经济再平衡平台;新型城镇化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统筹。

二、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于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定位

(一)利用资金导向直接或间接引导新型城镇化的布局合理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乡水、电、热、气、房及道路和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符合不同地域特点的产业园区建设、新能源利用率和新兴产业如节能节水节电等设施的布局等规划设计及建设的金融服务定位。另外,也要投入部分资金合理整治现有的田、水、路、林和村等综合问题。利用政府资金及政策主导,利用PPP项目、创业投资、科技金融及风险投资等市场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城镇建设规划合理、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小城镇、中心村和新型社区的规划合理、城镇软硬件配置合理。公共服务的金融扶植。对于新型城镇的公共服务领域如医疗和社会保障、绿化带的规划及建设、垃圾回收工程等在绿色生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的,政府主导投入资金包括利用PPP项目在新型城镇建立比较大型的医院并建立社018年第11期下旬刊(总第715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1,2018(CumulativetyNO.715)区医院,同时部分吸收社会资金加入到医院建设中,这样为医学院的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工作的就业机会,同时还降低了当地居民就医的成本。

(二)推动面向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定位及金融服务政策研究

针对各地区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扶植适合当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链如新型生态农业城镇、新型低碳工业城镇、新型贸易城镇、新型生态旅游城镇、新型低碳矿区城镇及民族特色城镇等。具体措施如下:1.在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区,建立新型生态农业城镇。其金融扶持对象主要是以农业的生产、加工和贸易等与农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建立农业生态合作园区,吸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物科技等具有现念的高新科技企业及传统加工企业等进驻,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生态农业城镇化道路。通过创投基金、PPP项目、国家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或由政府担保金融机构的发行面向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债券,或进行农业产业链金融衍生品创新鼓励高科技农产品相关公司的创新活动。另外,由政府主导,增大对绿色生态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成立市县或镇级农业信息公司,由农业信息公司统一筹划,通过网络、媒体及其他推广形式将城镇所生产的农作物推向需要的世界各地,并采取政府投入、企业投入、个人入股和吸引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形式,推动当地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及相关信息的流通。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推动了新型城镇建设。2.在工业基地,建立符合当地产业链特色的新型低碳工业城镇。通过政府、企业、银行、个人及风投的金融服务,加大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科技企业多种融资渠道。积极鼓励达到国家规定的创业板市场或中小板市场企业上市条件的科技企业上市,或者以获得企业未来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以本企业生产的其他产品为条件,折价获得融资资金,或者允许满足某种条件的企业发行票据。或者通过产权交易所或者对于节能减排的项目的企业通过碳金融市场获得资金。以新型低碳工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带动新型低碳工业城镇居民的就业,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物流业、信息业,将信息业和物流业充分融合,建设物流金融业务,以便通过各种信息通道将工业重镇中生产的产品及时送往世界各地。3.在边境或有河流、海洋等水陆运输的区域,建立新型贸易城镇,重点通过对国内贸易或出口贸易的现代服务产业链资金扶植,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在这些地区,可增加对建设物流仓储基地及物流金融场内场外交易市场的资金力度,以便对进行贸易的产品及时有效地保存,对贸易产品占用的资金及时转换成所需要的企业生产资金,有利于提高生产企业的流动资金回收,提高物流金融交易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利用率。同时,在贸易城镇,还需要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加强与世界的贸易交流与合作,提高城镇居民的就业率。4.在适合旅游的地区,建设适合宜居的新型生态旅游城镇。规划旅游高新技术园区,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增加对旅游文化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开发力度,从而带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和结合高科技的特点和优势,建立动漫旅游基地等,针对当地天然的秀美环境或人文环境与环境净化技术及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进行天地人的融合,在提升新型生态旅游城镇吸引力的同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各类消费需求推动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创新,针对当地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的文化创意、旅游文化、出版发行、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的投融资活动,实现旅游与高科技、文化产业及现代服务城相融合的目标,使得当地城镇的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5.在矿区基地建设新型低碳矿区城镇。由于污染严重或资源破坏严重,所以需要设有高科技产业园区,强化资金对高科技的支持力度,主要是增强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以便运用高新技术降低矿区的污染和破坏,用一些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品替代矿区资源。另外,建设省市级碳金融交易平台,以便通过碳指标的买卖降低矿区环境污染,同时又获得了部分因减少矿区资源开发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补偿,同时,有规划地合理开采矿区资源,并建立资源储备周转站和物流仓储周转站,以便降低仓库土地占有率,合理利用矿区土地资源,这样不同的领域吸收不同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的人员就业,同时带动新型矿区城镇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得一个城镇不会因为某一领域的萧条导致所有行业的不景气最后是导致人才外流,城镇经济实力下降。6.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建设新型民族城镇,结合民族特色和宗教信仰。通过政府民族政策的引导和政府资金主导,有秩序地在城镇规划和住宅建筑、桥梁设计等方面打上民族的烙印,另外吸引社会资金如通过对民族特色感兴趣的公司或机构融资到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产业如林、牧等产业、文化产业或者当地的旅游业或者现代服务业,同时借助于金融创新平台,创设民族文化金融,通过这些产业的引领带动城镇其他行业的发展,建立具有民族风情的城镇。

(三)强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实物市场,在省市级建立符合不同区域特点的碳金融市场,交易当地的碳排放量指标及相关金融衍生品,为资源行业及涉及到的领域提供融资和套保的机会,不同的科技企业类型设计不同的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产品的同时,需要保证产业结构的协调,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创业投资发展。在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从新型城镇国际化的视角探索扶植、支持、转型和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计算机及软件服务业、租赁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会展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文化旅游业、教育培训业、社会福利业、服务外包、物流、仓储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等行业,在某些符合条件的地方,建立省市级国际物联网都市和碳金融市场、物联网下的物流金融场内和场外交易市场以便新型城镇企业参与其中,增大科技金融、碳金融、物联网服务投融资、物流金融、文化产业金融以及面向服务外包的投融资业务,扩大本地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模式。

(四)教育培训的资金引导,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利用资金引导,结合所在区域的高中职技术院校,在新型城镇区域通过远程教育、成人教育或者中职升高职、高职转本甚至研究生教育等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为新型城镇的建设培养一批了解当地资源优势、地域特点、农业生产特点和企业发展类型等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以及对农业发展和企业特色产品拥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科研技术管理人员等,建立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行业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升当地城镇的人才专业技能水平和地方城镇特色的管理水平服务。

(五)公共服务的金融扶植

对于新型城镇的公共服务领域如医疗和社会保障、绿化带的规划及建设、垃圾回收工程等在绿色生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的,政府主导投入资金在新型城镇建立比较大型的医院并建立社区医院,同时部分吸收社会资金加入到医院建设中,这样为医学院的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工作的就业机会,同时还降低了当地居民就医的成本。由于新型城镇的居民不少来自农村,所以针对当地地域的特点和病症的多发性,应该在当地的高等医学职业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增加对当地居民的相关病理研究和病例解决方案的设计,这样针对新型城镇居民包括新迁移的农民的常见病症,培养出新型居民急需的具有较高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医护人员。可以从现有的熟悉当地病理特点的合作医疗卫生室中的卫生员中选出人员到相应的高职卫生院校学习或从高职卫生院校中选聘医生及护士到城镇社区为居民服务。

(六)建立完善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各级政府及科研机构还有实施单位的努力,建立较完善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由于可预知因素带来的风2018年第11期下旬刊(总第715期)时代Times险。借助于信息业,在进行新型城镇规划及行业资金投向时,加强资金风险敞口控制,同时通过培训等手段强化新型城镇的各个部门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以降低各种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从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的同时,降低融资面临的风险,降低由于市场波动引起服务经济产品的市场价格风险,降低签单风险、贸易对家风险、科技金融产品交易风险、服务外包合同风险或其他不能履行的违约风险等信用风险,降低误解政策或者执行政策偏离导致的产业升级或转型风险,或者其他人为操作风险。

三、结论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献阅读;化工;研究生;培养体系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深刻影响着全球产业变局,当下前沿技术呈现群体突破态势,全球产业已走到发展“拐点”,产业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经济范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对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化工、医药等行业面临结构优化调整,生产过程向绿色低碳转变迫在眉睫;在科技创新方面,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开发是目前重点发展方向,而国内外社会对化工专业创新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1]。因此,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能力强的化工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成为当前高校化工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重点。

1培养现状

化工类硕士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化工领域坚实基础理论知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解本学科的研究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2]。何培育出优秀的高水平硕士是培养化工类高素质研究人才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我国化工整体科研实力的必要条件。优秀的化工类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选题应为学科前沿,具有开创性,具有理论意义或较大实用价值,可以综合、全面地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2)在实验方案设计上运用新视角、新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有独到见解,并在相应领域取得较大成果;(3)论文成果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潜在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学术论文应体现出作者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工作量饱满,论文结构严谨,推理严密,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准确、流畅[3]。但是目前我国化工类研究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论文选题缺乏创新性,存在大量重复和模仿工作,缺乏对真正科学问题的贡献;(2)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相比,研究内容偏少、缺乏深度,论文结果分析过于简单,缺乏有深度的探索与讨论;(3)论文书写缺乏科学逻辑性、严谨性与准确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反映出目前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素养训练。其结果表现为学位论文质量低下,不能在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期刊上发表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文章[4]。由此我们认为,如何培育出创新型研究生是我国化工领域提高研究生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养是目前培育出高水平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根本解决办法。

2总体思路

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包含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知识的运用和融会贯通能力、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以及科学写作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科学素养的核心问题[5]。然而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课程内容与研究方向及内容严重脱节,不利于研究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性选题的开展;(2)缺乏文献研究能力,不能有效开展科研活动,师生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从而使得研究生只是导师思想指导下的简单劳动力,缺乏对科学问题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其结果会导致研究生毕业后只是在实验动手能力上有所加强,而在创新能力上和本科生相比并无明显提高。因此,如何建立一套以阅读文献为主线的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方法迫在眉睫。我们由此提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以阅读文献为核心训练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对研究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科学素养训练。这是因为阅读文献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产生创新想法的源泉,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6]。因此,使研究生掌握阅读文献的本领会使他们更好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由此认为,在培育优秀化工类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应建立一套以阅读文献为主线的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方法。总体工作思路应遵循“阅读最好的文献,做出最好的研究”这一科学研究准则,从第一学期开始使研究生通过阅读文献接触课题,并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形成自己的科学选题;第二学期通过进一步阅读文献完善选题,并参照文献开展实验研究;第三和第四学期通过深化阅读文献进一步从深层次理解课题的研究,并通过比较前人的文献解释和讨论自己的实验结果;第五和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的研究,并通过参照文献的写作方法归纳总结出自己的学位论文,同时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有效的拓展,提出研究课题的展望。

3培养过程

3.1研究方法总论。在训练中首先围绕“本科学习和研究生学习区别”,“科学研究的本质”,“什么是好的研究”,“研究组成要素”等几个方面介绍,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思考是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进而引出做好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最好文献的阅读”,“最棒的思考”,“最佳的实验设计”和“最优秀的科学表达”。继而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例如,如何找到想要的文献,如何追踪文献,如何找到科学问题(researchgaps),如何思考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培养科学精神和素质等诸多方面内容,使学生对做研究过程有初步的了解,以及熟悉研究工作的特点。最后举诸多科学家事例进一步激励大家做好的研究,为科学工作作奉献。

3.2阅读文献方法训练。此培训目的在于指导研究生阅读本领域中的一些经典文献,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一套阅读文献的方法;继而引导学生从已有文献中归纳总结出寻找有价值科学问题的方法,并以作报告的形式将所发现的科学问题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表述,提高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针对很多研究生对于文献阅读的种种误区,我们进行了辨析。我们首先对研究型论文的结构做了分析,让学生首先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文章的要素;此外,让学生们意识到阅读文献不是对每一句话均需深入理解,而是对全文观点的把握和理解。同理,研究生在不同研究阶段对文献的阅读重点应有所不同。例如,在选择课题阶段应对abstract和introduction以及conclusion部分重点关注,而在课题开始执行过程中对实验方法更关注,在完成实验后对数据分析和总结,甚至在后续书写论文过程中对数据的消化过程中应对resultsanddiscussion有更为深入的阅读。对于文章核心观点的理解,我们首先强调了文章句型的类型与结构,让同学们认识到科技论文存在fact和opinion两种组成,而作者的观点或前人文献的观点就是文章的opinion,也是文中作者的态度,应予以足够关注。对于文章中诸如however,although,but这类转折词汇的存在,应仔细辨析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此外,为了强调阅读连贯性的重要性,我们训练学生在很短时间内通过速读几篇文章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以及conclusion,通过训练达到学生对文章整体观点和创新点的把握。通过阅读introduction中每句话逻辑的分析和关键科学问题的找出,学生们对于introduction的结构了然于胸,加深了对文章研究目标的理解。在开展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实验设计以及化工过程中常见的表征分析的介绍,使大家掌握了如何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实验和标准方法设计实验,进而实现研究目标。在resultsanddiscussion阅读中,通过对文章句型和句式的分析,使同学们进一步分辨出作者对数据的解释和观点,前人文献的观点以及如何证明作者的观点,进而强化同学们对于创新点的把握与研究目标实现过程的熟悉。最后,通过对文献如何引用,何时引用以及引用规则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有关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要求,进一步使学生们掌握了学术规范性。

3.3如何根据已读文献寻找科学问题。通过进一步拓展相同类型文献的阅读,启发学生依照现有文献以及现有知识寻找researchgaps,进而寻找到关键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为学生介绍了环境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分离与传质领域的最新发现,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阅读文献以及几次“头脑风暴”的讨论,让大家展开想象,畅所欲言,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并指出寻找到课题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在后续环节中,我们进而启发学生如何寻找相关证据,进而证明自己寻找到科学问题的正确性。比如我们通过“我从未踢过足球,但我怎样通过展示证据向大家说明我一定会是一个好足球运动员”等诸多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到如何通过逻辑和相关事实用来证明论点的可行性。通过该项训练,我们总结归纳出一套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方法以及通过实验与批判性思维形成一套自我创新的方法。

3.4如何根据已读文献设计实验。对于学生寻找到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文献以及通过与前人文献的比较,对自身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一套对科学问题的分析方法以及对科学数据结果的分析讨论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原则。研究生实验的对照性原则、一致性原则、重复性原则、随机性原则,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特别是让研究生掌握了设计参照实验、平行试验、开展动力学实验、热力学实验的原则与方法。通过该训练,使研究生进一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实施与深入。

3.5如何科学表达。通过借鉴优秀文献的写作方法,对学生进行英文写作训练。要求用英文撰写实验记录,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使用英文进行汇报总结,从而全面提高研究生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归纳总结出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同时,我们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写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逻辑而非语言本身,我们之前通过文献阅读对学生们逻辑的训练对于后续写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的写作训练因此主要围绕文章的层次和逻辑展开。通过对论文不同结构的写作训练,使学生们了解写作的技巧和原则。

4训练成果

研究开展后,我们形成了一整套“从高水平文献的阅读培养化工类创新型研究生”的新方法,并形成了16学时课件,总共培训了四届共计58名同学,并收到了研究生们满意的反馈意见。经培训的大部分同学在后面的研究过程中可以自主地寻找科学问题,提高了学术型研究生在化工领域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也提高了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经我们训练后已毕业的学生(12人),高于80%以上可以在本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同时,我们也总结归纳出一套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方法以及通过实验与批判性思维形成一套创新性想法的一般性方法;归纳总结出一套科学实验进行的方法与原则。我们的培养模式也已被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采纳,可为其它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作用。

5结束语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范文3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与国内学者的来料加工研究

2008年,张坤民教授等人主编出版了论文集《低碳经济论》,并请国家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为该书作序。序言写到:“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这段文字给出了低碳经济的简明定义。国内其他论述低碳经济的文献定义与此大同小异,或者直接引用这一定义。庄贵阳博士认为,低碳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鲍健强教授根据碳利用方式差异把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社会是基于碳水化合物利用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工业社会是基于碳氢化合物使用基础上的高碳经济,未来社会是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这些论著对低碳经济的定位很高,说它是一种新经济形态,是一种新经济发展方式,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等等。截至2012年底,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标题含“低碳经济”一词的文章有7148篇;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书名含“低碳经济”一词的著作和博士硕士论文有502部。这个概念在中国的流传广度恐怕远远超过了英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话语体系。

(二)对新经济形态的来料加工式研究浪潮

如果把近代到20世纪中期的世界经济视为一种形态,那么此后的世界经济的确呈现一种新的形态。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视角分析描述新经济形态,并用不同的概念加以表达和标识。诸如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生物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先后在国外提出,一度都被说成是新经济形态。这些概念提出后不久就被引进国内,展开来料加工式研究:首先对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出现的新概念进行介绍、解读和诠释,然后根据国内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但是往往缺乏原创性的话语体系。图1反映了1996—2012年国内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文献数量变化(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期刊中标题分别含三个概念的文章数量制作)。三种文献数量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知识经济文章1996年为1篇,1999年达到5731篇,以后逐步减少;循环经济文章2000年为6篇,2006年达到2664篇,以后逐步减少;低碳经济文章2007年为10篇,2010年达到2888篇,2012年已经减少为1361篇。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生态经济等文献数量变化也有这种周期性。上述概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代和未来经济的某些特征,把各个概念所揭示的特征综合起来,可以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但是随着国内外出现的新经济形态名词增多,它们表达的新意呈递减倾向。本文不研究知识经济、循环经济概念,仅就低碳经济话语体系而言,它究竟是否能够反映一种新经济形态?未来经济是否具有低碳特征?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来应对气候变化是否可行?这些问题看来还需要深入研究。

二、地球系统碳循环平衡机制中源与汇的逆向变化

判断一个概念和学术话语体系是否科学,不是看它有多少论著,是否被官方文件采纳;关键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是否科学揭示了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未来趋势。为了说明低碳经济的话语纠结和行动偏向,需要分析地球系统碳循环机制的变化。

(一)自然碳源和碳汇的动态平衡

碳是地球上存量较大的一种化学元素,全球碳总量大约为41.65万亿吨,以二氧化碳、碳酸钙、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形态分布于海洋、土壤、陆地生物圈和大气层。不同圈层中的碳处于循环变化之中,主要有三条循环链:(1)在海洋和大气层之间,主要通过海水对二氧化碳的溶解和海洋生物活动等过程吸收大气中的碳,同时又通过相反的作用加以排放;(2)在陆地生物圈和大气层之间,主要通过各种生物活动特别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把碳固定和保存下来,当这些生物死亡和腐烂时,体内的碳部分留于土壤,部分释放到大气中;(3)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主要通过大气和水的运动发生碳循环。地球系统碳循环中的排放和吸收分别称为碳源和碳汇,当没有人类活动干预时,二者基本上处于动态平衡中。在正常年份,海洋和陆地每年对大气层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在1600亿吨左右,见表1。如果发生大规模火山爆发等剧烈活动,年度排放量也可能超过吸收量,但是在长期内会趋于均衡,这是一种客观规律。

(二)人口与碳源的增长

自从地球上有人类以来,人的活动就形成一种碳源。因此,地球系统的碳源可以分为自然碳源和人口碳源:自然碳源是海洋和陆地自然界的碳排放,人口碳源则是人类社会对碳的需求和利用所形成的碳排放。后者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1)人作为一种生物或动物的躯体含有一定量的碳,并通过各种生理活动形成碳排放;(2)生产粮食、蔬菜、水果等各种经济作物形成碳排放;(3)利用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形成碳排放;(4)制造各种含碳材料和设备用品形成碳排放。其中前两个层面的碳源有相应的碳汇构成循环链,是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碳循环的组成部分;后两个层面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属于单向排放,没有对应的碳汇,或者碳汇很低,远远不足以保持平衡。随着地球上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均碳排放水平逐步上升,人口碳源不断增长。近20年来,除了德国、英国、法国等少数发达国家人口碳源有所下降之外,多数国家以及由此构成的世界人口碳源总量的增长态势没有改变。1990—2011年,全世界人口由53亿人增加到70亿人以上,增长了32.08%;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由227亿吨增加到340亿吨,增长50.44%。虽然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和人均排放水平对碳源的贡献大小有差异,但是全世界人口增长是推动碳源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人类活动引起的碳汇下降

碳汇是指陆地生物圈和海洋对大气层中碳的吸收或清除。其中陆地生物圈的碳汇主要由森林、草原、湿地和各种农作物的碳吸收能力构成。据估计,全世界绿色植物(包括陆地植被和海洋植物)每年光合作用将750亿吨碳转化为糖类化合物。由于人类活动的多种影响,特别是对陆地生物圈的干预,碳汇呈现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1)世界森林面积减少,质量下降;(2)草原退化,湿地减少,局部土地荒漠化,基本丧失碳吸收能力;(3)部分国家和地区耕作方式不当,导致农业碳排放大于吸收;(4)越来越多的地面建设公路、铁路和各种建筑物而硬化,完全丧失碳吸收能力。以森林为例,8000年前地球上森林面积大约为6220万平方公里,由于人口增加对食物和各种生活设施、用品产生无止境的需要,到处毁林开荒,筑路造屋,加之自然因素的影响,现存森林面积仅剩3336万平方公里,减少了46.4%。1990—2000年,地球森林平均每年消失1.5%,2000—2005年平均每年消失1.7%。据测量,每年每平方公里森林净吸收碳量为270—1125吨,同8000年前相比,现在地球系统因森林减少而丧失的碳汇为每年77.87亿吨至324.45亿吨。加上草原退化和湿地减少等方面的损失,碳汇下降比碳源增加对全球碳循环失衡的影响更为严重。

(四)人口碳源和碳汇逆向变化是导致大气层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人口碳源和碳汇可以发生相同和不同方向的变化,包括二者同时增加、同时减少、一个增加另一个减少等。二者增减方向相反的变化称为逆向变化。如上所述,自近代以来人口碳源和碳汇发生显著逆向变化,即在人口碳源增加的同时碳汇减少。这意味着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平衡机制受损,由此引起大气层碳含量增加。据计算,1850—1990年,人类活动累计向大气层排放了3360亿吨碳,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了2120亿吨,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排放了1240亿吨;这些碳之中有1070亿吨被海洋吸收,850亿吨被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剩余1440亿吨存留于大气中,占目前大气层碳总量的19.2%。众所周知,地球上的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是原始生物特别是原始森林在地壳运动中通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它们的碳最初来自生物从大气层和土壤中吸收的碳。

人类自近代工业化以来通过大规模开采使用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将原来生物从大气中缓慢吸收并固定下来的碳迅速释放到大气中去。假如这种释放的速度得到适当控制,大部分能够为植被再吸收,少部分由人类通过碳捕捉加以回收,总体循环是不会失去平衡的。现在的问题是,人口碳源和碳汇逆向变化打破了地球系统碳循环的平衡。既然如此,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减源增汇(指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下同)两个方向作出努力,修复碳循环平衡机制,并维护它的健康运行。毫无疑问,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修复碳循环平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从降低或减少碳源、提高或增加碳汇的关系来看,低碳经济的话语体系和行动方案中存在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三、低碳经济的话语纠结

所谓低碳经济的话语纠结,是指以低碳经济概念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存在一些疑难问题,同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概念内涵相互缠绕,没有科学表达地球系统碳循环平衡规律,也未必正确反映未来经济的本质特征。

(一)低碳经济概念存在内涵局限

1.低碳经济术语存在信息容量局限和表达缺陷。从词义看,高碳和低碳分别反映某种系统中碳数量高低不同的两种情况。由于二者变化方向相反,在内涵和逻辑上一个不能包含另一个,即不能说高碳包含低碳或低碳包含高碳。这是浅显的道理。在低碳经济文献中,高碳和低碳术语主要是对碳源而言,如果把碳源达到一定水平称为高碳,那么碳源降低到一定水平就是低碳。对碳汇而言,高碳和低碳的术语表达也应当和碳吸收水平保持一致。以森林碳汇为例,森林越多,生长越快,吸收的碳就越多,就其固碳水平来说应当称为高碳;相反,森林越少,生长越慢,吸收的碳就越少,就其固碳水平来说应当称为低碳。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在减少碳源的同时增加碳汇,这两种信息和要求严格来说是低碳术语不能同时表达的。

如果硬性规定低碳术语同时表达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方面信息,很容易引起误解。例如,某些建筑物以木材部分取代钢材和水泥,说是体现了先进的低碳理念,被称为低碳建筑。其实,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就是碳,比钢材和水泥的碳含量高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量使用木材的建筑应该说是高碳建筑,正如碳含量较高的钢材被称为高碳钢一样。虽然少使用钢材和水泥可以间接减少碳基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但是使用木材需要砍树,相应减少碳汇,这不利于清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低碳一词表达了碳量定向变化的信息,可以用来限定范围较小的某些经济活动,如低碳技术、低碳产业,都可以理解;但是经济活动中存在方向相反的碳量变化,用低碳一词来限定复杂的经济形态是不科学的。

2.低碳经济概念没有揭示碳源碳汇的逆向变化和动态平衡规律,对相关经济特征的认识主要限于碳源方面。国内外关于碳源和碳汇关系的研究相当多;有些论述低碳经济的文章也提到碳汇,但是同对碳源的分析相比显得无足轻重。前面引述的一些定义和其他能够看到的定义,都是从碳源方面概括低碳经济特征。所谓“三低”,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被视为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从碳源方面强调节能减排。这方面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毕竟还不能全面反映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当然,任何定义所能揭示的概念内涵总是有限的,不要求一个定义反映所有内涵。人们的认识可以发展,一个科学概念的内涵也留有扩充空间。低碳经济概念存在内涵过窄和定向表达的限制,要么只反映碳源方面的特征和要求,要么以反映碳源特征为主,不能充分包含碳汇方面的内涵。如果要揭示碳源和碳汇的逆向变化,在概念内涵中把提高碳汇放在和降低碳源同样重要的地位,则不能强调和突出“低碳”特征,严格地说不应称为“低碳”。

3.根据碳元素高低或碳能源利用方式变化给经济形态命名的方法不科学。当出现一种新经济形态或提出一种新经济形态构想时,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命名。给经济形态命名有多种方法:根据主导产业命名可称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现在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也指部门经济),根据资源配置方式命名可称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根据某种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命名可称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根据资源利用方式命名可称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等。这些命名所形成的概念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低碳经济是根据人类活动特定领域碳元素的增减或碳能源利用方式的变化给经济形态命名,这种方法存在很大局限。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化学元素起码有几十种,具体资源种类更是成千上万。尽管碳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唯一重要的资源,也不是唯一重要的化学元素。对生命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氢、氧等元素和碳同样重要。淡水资源不足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一些地方比碳排放问题更加紧迫。如果看到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节约用水非常重要,提出创建低氧经济或低氢经济,那是不能接受的。根据一种化学元素或一种具体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来给经济形态命名的方法显然不科学,难以准确揭示现实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坦率地说,低碳经济概念是一些西方学者带有片面性思维的产物,无论它在一定时期内流传多广,其内涵缺陷注定不适合成为一个科学概念。

(二)低碳经济构想没有描绘出一种新经济形态

低碳经济文献所提出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在20世纪中后期的相关文献中就已经形成。例如,早在1972年,巴巴拉•沃德、雷内•杜博斯等人就组织国际上几十位专家编写了《只有一个地球》一书,科学而又充满激情地分析了当时世界面临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书中写到:“只有在全球范围内的真诚合作和联合行动,才能使人类避免受到地球上气候发生意外的灾难性变化时所带来的危害。”1981年,布朗出版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阐述了能源利用方式转型的认识和主张。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编著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其中第七章“能源:环境与发展的抉择”、第八章“工业:高产低耗”,深刻分析了世界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提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开发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措施。后来许多文献对这些问题做了更加充分的研究。英国能源白皮书在分析本国面临的各种挑战基础上提出创建低碳经济,不能说毫无新意;但它主要是吸收国际上已经取得的认识成果,应用常见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本国发展战略和政策,谈不上描绘什么具有世界意义的新经济形态。

同英国能源白皮书相比,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探索领域有所拓展,并且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但是仍不足以支撑一种新经济形态。不论是潘家华先生所讲的碳生产力水平,还是鲍健强教授提出的三个阶段划分以及其他学者的论述,看来都未能展示一种完整的新经济形态体系。国内低碳经济论著的很多内容是从近些年研究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论著中移植过来的。例如,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第四章专门研究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在分析循环经济内涵时写到:“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与目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现行形态比较,循环经济具有‘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特点,即所谓的‘三低一高’。”“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代表着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同前面引述的低碳经济定义中的特征概括几乎完全一样。有些分析低碳经济的文章认为,低碳经济就是循环经济,只不过强调的重点和概念表述不同。从原始社会以来,碳就是各种经济形态的基础性资源,其利用方式的改进可以促使原有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完善,但是难以产生新经济形态。

(三)发展低碳经济思路不足以应对各种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除了全球变暖之外,还有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统筹解决。未来经济及其发展方式必须统筹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当蕴含综合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方法手段,至少提供这种思路。低碳经济思路强调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这必须同别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综合采取多种方法加以解决。虽然一些研究低碳经济的文章考虑到气候变化以外的环境问题,但是所提出的应对措施大多是应用或引用研究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成果,而不是研究低碳经济产生的独立见解,没有提供综合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循环经济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这对各种环境问题都是适用的。它强调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因此要求在实践中从过去的一次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资源,从单一利用资源转向综合利用资源,从主要依靠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转向主要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说,循环经济包含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国内外提出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方案没有超出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有关法律文件及规划所涵盖的范围。低碳思路明显偏窄,远远不足以应对各种环境问题,即使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不够的。实际上,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最终实现碳排放和吸收的循环平衡。

(四)未来经济未必具有低碳特征

判断未来经济是否具有低碳特征,应当在明确界定低碳内涵的前提下,全面分析未来经济对碳资源的利用规模、方式和趋势,而不应单纯从碳基能源变化来下结论。可以肯定,未来经济将不像现在这样依赖煤炭和石油等碳基能源,但是由此判断未来经济具有低碳特征,看来还缺乏说服力。

1.世界能源正在向清洁化和再生化方向发展,逐步转型,低碳概念不足以反映这种转型。清洁化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减少排放和污染;再生化就是全面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清洁化和再生化将引起能源总消耗中碳基能源比例的下降,低碳或无碳能源比例上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排放和污染减少,这种变化在低碳经济文献中被称为低碳化。应该说,清洁化和再生化正确反映了未来能源利用发展趋势;低碳化从相关解释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够准确。未来将实现从碳能源为主向氢能源(包括源于氢能的太阳能和源于太阳能的风能、水能)为主转变,可再生能源最终将替代一次性能源。这一变化不只是从高碳到低碳的数量递减,而且是能源形态和利用方式的转型。

全世界已探明的煤炭和石油可采储量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煤炭还可以用200年左右,石油还可以用50年左右。如果不加快能源转型,无论怎样减少消耗,这些化石能源早晚会耗竭。因此,实现能源转型是必由之路,也是从源头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根本办法。促进这种转型和替代的首要动力是碳基能源按照现在的一次性消耗速度在不久的将来会耗竭,必须全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加以替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是促进这种转型和替代的次要动力,即使通过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达到同排放量的平衡,前一个动力也将最终导致能源转型。退一步说,就算能源利用具有低碳化趋势,但是世界经济通过农业和其他生物方法利用碳资源呈明显增长态势,现在断言未来经济总体上具有低碳特征还为时过早。

2.农业碳利用呈增长态势。人类维持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含碳农产品,因此必须采用各种生物方法来利用碳资源。事实上,通过农业生产各种含碳农产品,是更基本、更古老、更重要的碳利用方式。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技术日益进步,主要农产品产量呈明显增长态势。除非地球上人口大量减少,否则不存在含碳农产品利用的减少。例如,1960—2009年世界谷物产量由9.62亿吨增加到24.93亿吨。由于各种农产品及其秸秆都有一定的碳含量,平均碳含量在50%左右,因此农产品可以称为含碳产品。图2反映了1960—2009年世界谷物碳产量增长态势(按每吨谷物含碳0.46吨计算)。谷物碳产量增长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明世界农业碳利用的增长态势。广义农业不仅生产各种含碳食品,而且提供含碳量很高的棉花、木材和部分生物能源(酒精等)。目前各种农产品和植物秸秆的年产碳总量超过煤炭和石油产量,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前者增长量将大于后者减少量。单纯从煤炭石油产量和消耗变化来概括未来经济的低碳特征,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3.碳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由于碳元素的独特性质,它不仅是地球上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也不仅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能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永恒的重要材料。纯碳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可以是坚硬的钻石,也可以是柔软的纤维。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明了二维碳分子材料。这是人类已知的最薄材料,可以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被称为二维材料,将为物理学和材料学带来许多新发现,甚至引起电子工业革命。未来社会在碳基能源减少的同时将出现碳基材料增加。美国制造的波音787客机机体材料60%左右为碳纤维材料,使得机体重量大大下降,强度提高。未来碳基材料应用将非常广泛。综合分析未来各个领域碳利用量的变化,整个经济中的碳资源利用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如果据此判断未来经济具有高碳特征,未必准确;从碳基能源减少判断未来经济具有低碳特征,也未必准确。换句话说,单纯根据碳资源消费量及其利用方式变化来判断未来经济特征,结论未必可靠。

(五)未来经济的碳循环动态平衡

如前所述,人类活动引起地球温室效应增强和气候变化的问题症结在于碳排放和吸收失衡,排放量超过了吸收量。在现代和未来经济发展中除了要想方设法减少碳排放之外,还应从四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一是加强森林保护和营造,增加碳吸收;二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种养殖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力求实现农业碳平衡,在此基础上根据整个经济活动碳平衡需要创造一定的净吸收能力;三是加快二氧化碳捕捉和碳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四是加紧研究人工光合作用技术,力争早日取得突破。一些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捕捉技术日益成熟,正在推广应用,我国在这方面也不落后。如果这项技术不断创新改进并得到广泛应用,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碳吸收问题。总之,人类应当有智慧、有能力通过减源增汇,在未来经济中实现碳循环动态平衡。

四、低碳经济的行动尴尬

从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算起,到现在整整10年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行动方案存在明显偏向,在实施中出现尴尬局面。这是值得反思的。

(一)一些西方国家片面强调减少碳源,相关行动方案遭到国际社会反对和抵制

鉴于近代以来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为减缓温室效应,必须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减源增汇实现净吸收,直到源和汇在适当水平上达到平衡,最终保持稳定。应该说,目前地球碳循环失衡程度并不大,变化也比较缓慢,只要各国加强分工合作,从减源增汇两个方向不断努力,修复碳循环平衡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只减少碳源,碳汇继续下降,或者二者发生任何导致长期净吸收为负值的变化,则不能恢复平衡。这是人类应当力求避免出现的后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反映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共识,都有减源增汇两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文件往往是各种意见妥协的产物,未能明确提出修复地球系统碳循环平衡机制的目标,也未能根据各国不同情况提出有差别的行动方案。值得指出的是,英国提出的低碳经济方案中的重减源轻增汇倾向尤为明显。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提出的减排目标是,在2050年之前将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当时水平上减少60%,在2020年之前取得切实进展;没有增汇目标。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方案也是强调减少碳源,不提或少提增加碳汇。英国等国家能源短缺问题突出,开发新能源和减少碳排放问题相当紧迫,潜力较大,也有技术优势;在增加碳汇方面则无潜力和优势可言。所以,这些国家强调减少碳源甚于增加碳汇。但是各国国情差异很大,要求各国都按照英国提出的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和模式来减少碳源,难免遇到种种困难,实际上不太可行;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认识和行动上也有很大分歧。国际上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在行动中步履维艰,同方案对目标方向定位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2009—2012年先后在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和多哈召开四次世界气候大会,发达国家总是片面强调减少碳源,轻视乃至忽视增加碳汇,致使各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争论不休,难以协调行动。撇开某些发达国家的自私心态不说,从行动方案上看,减排思路过于狭窄,主要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和技术优势,没有合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努力方向。

2008年,欧盟单方面立法宣布将国际航空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遭到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20多家航空公司的反对;欧盟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将国际航空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规定其可对所有进出欧盟国家机场的航班征收碳排放税;2012年2月22日,国际民航组织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在内的23个国家签署《莫斯科会议联合宣言》,共同反对和抵制欧盟的做法;2012年11月12日,欧盟被迫暂停上述做法。英国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但是多年来本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没有大幅度减少,还把1200万吨垃圾运往亚洲国家填埋。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按照所谓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来减排,路子可能越走越窄,无法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

(二)低碳经济产业的畸形结构:农业的缺失和跌落

在世界经济中,碳利用的最大产业是农业或第一产业,而不是第二和第三产业。如前所述,世界农业发展呈现高碳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农业碳产量不断增长(见图2);二是农业碳吸收水平逐步提高,向净碳汇产业方向发展。表2反映了2007年全世界主要农产品及其秸秆年产量和碳含量。当年全世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总产量为106.68亿吨,小于农业生产中的生物物质碳含量。如果在农产品中加进木材和饲养动物、家禽的碳含量,碳产出总量会更大。讲如何通过发展农业来增加碳汇。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有关研究报告和方案或者不提农业增汇,或者对农业增汇的定位较低。这些国家在考虑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时往往忽略或小视农业,因而忽略农业比重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增汇潜力。在英国等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例极低,2010年英国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到一个百分点,而且也没有什么发展潜力。这实际上是一种畸形产业结构,难以想像由此能够形成一种新经济形态。中国一贯重视发展大农业(包括林业),其战略定位和贡献成就远远超过英国等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也不限于应对气候变化。

十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1995—2011年中国森林覆盖率从13.4%提高到20.36%,净增森林面积66.82万平方公里,现在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约24.5亿吨,相当于目前每年全国排放总量的30%。与此同期,中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由33.7亿吨增加到约80亿吨,净增46.3亿吨,扣除因森林面积增加所增吸的二氧化碳数量,2011年比1995年净增21.8亿吨。这意味着,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净排放总量约为55.5亿吨,大体与美国的排放总量相当,并没有西方国家渲染的那么多。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最近数十年来没有增加,因此净吸收能力没有提高。英国高调要求减排,但是2000—2010年10年累计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只有几千万吨,大大少于中国森林面积增加所多吸收的数量。但是这些国家在每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总是抓住中国不放,甚至围攻中国,只看中国碳源增长,不看中国碳汇增长和人均排放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要求中国与发达国家一起承担相同的减排义务。国内一些地方也顺着西方国家的思路高调谈论减排,轻视大农业的增汇作用,急于降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体现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这种脱离国情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茧自缚。

农业在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中的缺失或跌落,不能不说是低碳经济的一种行动尴尬。诚然,农业中的种养殖业也要减少碳排放,但是种养殖业并非只排放温室气体,它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只要种养殖品种结构合理,耕作方式得当,就能够实现净吸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耕作,农田土壤可以起到固碳作用;农产品生产吸收二氧化碳,这些产品消费又排放二氧化碳,生产中的碳汇和消费中的碳源基本上能够平衡;农业总体上究竟是碳源还是碳汇,关键看农作物秸秆和一些残留物如何利用。如果对秸秆简单做燃烧处理或遗弃,可能造成净排放;但是如果实行综合利用,则可能形成净吸收。例如,目前我国农村户用沼气池大约有3500万座,各类农业废弃物处理沼气工程3.95万处,每年生产沼气约122亿立方米,沼肥3.85亿吨,相当于替代185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多万吨。农作物秸秆、皮渣和人畜排泄物通过沼气池转化为清洁能源和肥料,可以实现农业发展对二氧化碳的净吸收。有人运用中国1990年的数据计算,当年农业碳排放为5.8亿吨,碳吸收为6.5亿吨,净吸收为0.7亿吨。这说明中国农业总体上属于碳汇产业。从碳汇视角看,农业发展是呈现高碳趋势,而不是低碳趋势。

(三)减源增汇任务优化组合:摆脱尴尬的出路

各国国情不同,减源增汇两方面的潜力有差异。有些国家减少碳源潜力较大,增加碳汇潜力较小;有些国家增加碳汇潜力较大,减少碳源潜力较小;有些国家两方面的潜力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宜按照单一减排思路来制定目标和分担义务。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协商,制定包含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方面内容的组合式目标体系,各国分别选择适当的目标组合为修复碳循环平衡机制承担义务。例如,加拿大、巴西等国碳汇规模大,碳源规模相对较小,目标组合是维护和保持碳汇规模,同时控制碳源使之不显著扩大;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碳源规模较大,碳汇规模及其潜力较小,主要努力方向是减少碳源;中国、美国等国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都有较大潜力,相对来说,中国增加碳汇和美国减少碳源的潜力更大。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温州市

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后,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将依赖于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依赖于乡村的全面振兴[1-4]。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三农”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才能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总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5-8]。温州市作为浙江省的铁三角之一、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三农”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科技创新仍面临严峻形势。笔者对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1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根据温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及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行动方案要求,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温州市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温州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方面,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给全球农业发展和贸易格局带来了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前途和人民福祉[9-10];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智能、融合、绿色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变革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生物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对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产生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影响[11]。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质量成色直接取决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速至2035年,浙江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唯有以突破性思维、超常规力度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短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为此,“十四五”浙江必须扛起“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担当,以农业科技现代化为路径,不断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浙江力量。

2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保障不够

充足的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是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温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市场经济的发源地,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但在农业科技发展经费保障方面存在投入总量不足、投入力度不大、科研经费增长速度缓慢等突出问题。农业基础性研究投入经费明显缺乏,基础性研究的顺利开展得不到保障,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明显缺乏后劲,对农业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造成不利影响。

2.2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不强

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还是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其评价体系还是以职称评定为导向的项目、论文、成果等,并没有将农业实际生产贡献纳入其中。农业科技人员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项目申报、论文撰写、成果报奖中,而对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关注不够。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方面,仍然主要停留在纯粹的技术层面,对科技创新的经济属性认识有限。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应该是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根据农业相关部门的统计,西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在70%以上,而我国不足50%,温州市更远远低于这个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技创新与市场相脱节,与生产联系不密切;农业科研的过程普遍比较漫长而复杂,且研究成本较高,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科技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致使农业生产主体不愿轻易选择使用新的科技成果;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不能熟练运用科技成果,也降低了研究成果的转化率。

2.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是重大工程,涉及多项内容,其中,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关键。目前,温州市农业方面的科研人才数量总体不足,农业企业现有科研人才专业水平也偏低,远没有达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均衡发展。

3促进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3.1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确保成果有效供给

建立新型农业科技管理部门会商机制,强化科技、产业部门协调联动,探索“产业部门出题、科技部门接题、创新主体解题、市场主体验题”的项目闭环管理方式,畅通农业科技项目发现和成果递交途径,加快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完善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加速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模式,提升科研攻关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优化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科技项目“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明晰职责分工,规范资金使用,激发创新动能。加强全市科技专项资金统筹,激励企业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的主动性,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推动各类科技计划、平台、人才项目进一步向农业领域倾斜。加快农业企业直接补贴和免税政策向科技创新补贴激励政策转变。

3.2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农业科技硬核实力

一是加快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强化育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支持区域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种质资源搜集与创制、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制繁等关键共性技术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创制一批突破性种质资源,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进口替代品种。二是开展适用农机开发专项行动。创新研制推广适应温州市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的高效专用农机。提高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完善丘陵山地、主要农作物、畜牧养殖、设施种植、跨部门农机科研等装备需求目录,建立需求导向目录机制。三是深入发展绿色农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加大“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模式创新及研究推广力度,加强“林药”“林茶”“林果”“林禽”等模式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及推广。四是积极推进农业工厂化、数字化。开展工厂化农业系统技术研究并推广无土栽培、气雾栽培、立柱式栽培等新型农业种植模式和技术,推进农业资源空间高效利用和农业集约化发展,加快发展农业数字化技术。

3.3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以产业技术项目为抓手,构建“产业+团队+项目+基地”转化推广模式。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百品万亩”工程,每年选择一定数量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进行重点和示范推广,推动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惠及百姓。以温州科技大市场为依托,加快农业科技专业市场建设,探索建立适合农业领域的技术交易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农业科技服务企业,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支撑能力。

3.4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更好发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省、市重大科技项目,逐步成长为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在农作物、畜禽、水产、花卉等领域培育国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扩面提质。聚焦生物农业、智能农机装备、营养健康食品等新兴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单打冠军”“隐形冠军”等“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在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打造一批“品字标浙江制造”等全国知名企业品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带项目、成果等离岗或兼职创业,牵头组建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孵化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传统农业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型。

3.5聚焦创新人才引育,构建农业人才蓄水池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形成的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都很强的经济学科,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谋求人类最大福祉为目标。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传播和应用实践,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1],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新时代,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核心要义,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价值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2],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重要任务。

1生态文明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作用

1.1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报告和“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一系列重要文献为载体,提出了“两山论”“生命共同体论”“生态文明兴衰论”等[3-6],系统阐述了坚持新发展理念的价值观、坚持生态优先的战略定位、提倡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机制、强调顶层设计与分类施策的推进路径、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保障措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倡议。这些论述极大地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第一,“两山论”为该课程的绿色财富理论增添了新内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开启了评价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发展效果的新视角和新方法;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理论,深刻反映了该学科研究客体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特征,为教学过程中强调生态、经济、社会整体联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豪壮宣言,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开阔了该学科全球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服务视野。在这些博大精深思想的指引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能够根植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沃土,不断丰富学科的理论内涵,为经济类研究生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提供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和新途径。

1.2提供了难得的理论实践机会和大量鲜活的实践

案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甚至左右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许多需要可持续发展理论参与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功案例,都成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发展的生动见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生态文明建设四大领域,需要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学科中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发展阶段演进、发展模式选择等理论的指导,也为该学科以课题研究、咨询服务、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大量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被总结出来,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学提供了案例教学范本。例如,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诞生地的安吉余村,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助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余村经验”[7]。再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在生态治理、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等方面探索出了很多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8-9],不仅有助于国内各地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而且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些案例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实践教学稳稳落地,增加了学生对该学科理论知识的认知深度,增强了研究选题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2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1)青岛大学自2007年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课程以来,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教学实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拥有5名骨干成员,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2名,均获得博士学位,有1名博士生指导教师和4名硕士生指导教师,2位教师具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较合理。(2)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团队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持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新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共获得部级和省部级科研和教研项目15项,其他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27项。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程在2019年12月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研究生优质课程,2021年获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

2.2创新课堂教学

(1)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将新近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讲授,将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和成功案例带到课堂上。这一举措丰富了该课程理论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研究视野,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价值的理解。(2)将科研训练融入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以课程论文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和课堂讨论,多方面锻炼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在本课程每次开授之前,列出涉及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清单,安排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有关问题,要求学生以学术报告的形式汇报学习心得和体会。这调动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授课效果。

2.3强化实践教学

(1)将科研课题融入科创竞赛。鼓励研究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等作为重点选题方向,借助学术沙龙、组会和高端学术报告等平台,设计题目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指导。(2)积极开展室外考察与教学。青岛大学所在地拥有较多的典型实践教学对象,例如青岛市城阳区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胶州湾的蓝色海湾治理行动、黄岛区的中德生态园建设、崂山区的5A景区崂山文旅融合发展、海岸线保护与管理等,为开展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

2.4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

生态文明理念及建设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典型样本。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建设实践密不可分,在新时代承担着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价值观、发展观、道德观等的光荣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从该课程的整体架构、具体章节和知识点三个层面出发,发掘哲学基础、文化理念、道德遵循、创新机制和政策选择等思政元素,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全过程,这对于培养具有高水平学术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5积极开发教材

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材出版年份较早,没有涵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反映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发展趋势,少有涉及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相关的案例介绍及理论分析也较少。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我们利用十多年来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课程中积累的丰富资料编写了教材,并于2018年年底正式出版。目前,我们正着手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修订,力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理论纳入其中。

3结语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范文6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改革首先要具有问题意识。一直以来,问题意识薄弱、原创精神匮乏、学术氛围浮躁、人均论文数量低、国际影响力弱等问题困扰着学术界。由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读者比专业性学术期刊更趋大众化,这就要求编辑关注基础学科的发展方向,瞄准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性稿件,分析问题并探寻原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为社会热点难点解决问题服务。注重原创精神是学术期刊办刊的基本原则。当前,各高校在教师职务聘任、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各类成果评比中实行学术道德问题一票否决制,以高校学报为典型代表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也应当据此对抄袭剽窃、无偿占有学生成果、低水平重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措施,大力倡导在科学研究中百家争鸣,营造生动活泼、真实原创的学术氛围。关注学术前沿是创新的源头活水。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学习专业性学术期刊关注学术前沿的办刊思想,借助高校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平台,高度重视学术前沿和交叉学科研究成果。比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既有传统综合性学术期刊根据一级学科设立的分学科栏目,也有根据武汉大学的研究基础与特色设立的交叉研究栏目。比如哲学板块下的教育部名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栏;经济学板块的“低碳经济”系列研究等突出最前沿成果的前沿专栏。综合性学术期刊还应当依托高校海外学术周以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拓展国际视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需要实现从办刊理念到办刊形式的根本性转型,实现作者国际化、编辑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最终达到读者国际化的目标。各编辑部可以通过与SSCI的长期联系和定期座谈,积极按照国际规范改版,与国外数据库公司接洽并免费提供样刊,通过专家学者向国外大学图书馆推介刊物等多种方式,扩大刊物的国际影响力。勇于担当责任,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制作出更具可读性的刊物。营造高校创新的学术环境是实现高校学者追求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学报人不懈的精神追求和使命。综合性学术期刊作为高校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应该深刻认识到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服务科研事业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敢于承担责任,综合性学术期刊才能在压力和动力的合力中再创佳绩。

(二)以体制创新为保障

依托科研主管机构,创新期刊管理体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发挥其高校背景的优势,依托科研主管部门办刊,挖掘重大科研项目的成果。例如《武汉大学学报》于2010年初挂靠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而该院是秉承“以事务服务为基础,以管理服务为核心,以发展服务为目标”的理念,为学术研究提供管理服务的社会科学研究主管部门。《武汉大学学报》就是在科研主管部门的指导与协助下,依托学科和知名学者与科研项目的优势,发挥学术引领作用,选择重点学科和重点课题作为特色栏目,成功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成为“湖北省十大名刊”,并获得“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只有完善投审稿制度,保证学术发展规范有序,才能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奠定基石。严格的投审稿制度不仅可以保证刊发稿件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审稿效率,缩短用稿周期,降低人情关系在稿件刊发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坚持集稿讨论制度,对稿件实行专家双盲审稿,做到编辑自校与互校相结合,采取会议终审等多项措施,细化编辑流程,提高工作实效。专家组稿是提升综合性学术期刊稿件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改进专家组约稿制度,还能借助专家的“火眼金睛”杜绝系统发现不了的、某些隐蔽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邀请相关领域重大招标项目的首席专家和部分知名学者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组稿,利用专家学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优秀稿源,刊发系列化的专题研究成果。综合性学术期刊还应当着力提升编辑素养和学术水平,构建学习型组织。编辑专业素养、品格魅力、学术眼光等对吸引优质稿件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编辑的持续学习与不断进步、成长对期刊的办刊质量提升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编辑早已不是“剪刀+浆糊”的操作者,而是智能化时代的全媒体人。编辑应当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掌握新型编辑与推广技术,把握政策方针和正确价值观取向;学术期刊编辑部应当坚持编校费从优,以保障编辑初审与专家外审的质量。另外,当前许多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编辑是执行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时间,即并不是实行行政部门的坐班制。但由于编辑部诸多日常事务需要及时处理,各编辑部可以考虑实行编辑值班、轮班制度,以解决编辑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

(三)以学术创新为核心

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国家教育部1998年曾发文把高校学报定义为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但在2002年,该定义被修订为“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发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由此可见,高校学报不应仅仅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而应当是一个面向国内外,面向社会各界平等征集优秀稿件的平台。这样高校学报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科研机构之间、跨省份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能更加畅通。特色栏目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重要优势所在。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借助高校交叉学科、特色学科的独特资源网罗优秀稿件,创建特色栏目,摆脱综合性学术期刊普遍性的“千刊一面”的尴尬现状。据统计,教育部高校社科类学报第一批“名栏”的17个栏目中近一半是基于各高校优势学科创立的特色栏目,比如《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等。各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效仿上述学报,根据自身或临近高校的优势学科,创办特色栏目,实现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品牌化。倡导栏目共建是增强综合性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综合性学术期刊受其载文量的限制,在各学科板块的载文数量不及专业性期刊多,栏目共建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期刊界成功的案例有由《求是学刊》《厦门大学学报》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共同创建的综合性栏目“现代性研究”,该栏目持续刊发了跨省份的同类题材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参照该成功范例,依据地域优势或者各自研究方向的优势强强联合共建栏目。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是学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当前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职称评聘、课题考核等因素使得原本纯粹的学术研究变得功利化。期刊界当前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工具是中国知网开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该智能化的系统虽然能通过比对查找出送检论文与已刊发作品相似内容的来源,但有些学者利用该系统的检测缺陷,把部分重复内容通过文字上的粉饰来掩盖其抄袭的事实,或者利用知网文献更新的滞后期一稿多发,或者利用书籍未收录知网大库的漏洞实施抄袭行为。《浙江大学学报》编审张月红在美国“国际出版链接协会”年会上的由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资助的项目研究报告——《全球学术期刊编辑对学术剽窃容忍度的研究调查报告》,获得了国际出版界的高度认可。该报告披露的学术期刊剽窃行为令人咋舌。学术创新的学术期刊办刊的首要任务,也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根本源头,因此综合性学术期刊必须把好学术规范的关卡。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范文7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内容分布有待进一步拓展一是申报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多涉及基层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节能环保管理、装置单元成本控制管理等内容。而站在公司管理角度思考的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体制和组织上的创新、经营管理上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市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等成果内容所占比例偏小。二是二级单位申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获奖比例远高于职能部室,与公司“专业化、扁平化、规范化”的工作要求和“公司-管理部-装置(车间)”三级管理模式及专业化集中管理体制现状不相符合。三是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形成跟着重视此项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优秀撰写人流动,分管领导和优秀撰写人调到哪个部门(单位),哪个部门(单位)的成果就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

成果过程培育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一是部门(单位)较为重视管理人才的个体培养,对管理人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缺乏及时总结和推广,更少有对这些企业管理经验和做法进行理论提升,以实现公司范围内企业管理创新经验的共享。二是各级组织对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培育工作并没有像重视人才培养一样形成系统的培育机制和培育规划。公司对部门(单位)管理团队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培育过程的考核机制有待强化。

成果撰写的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有固定的撰写格式和撰写要求。许多部门(单位)上报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往往采用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的撰写方式。参加公司每年举办的成果撰写“业务培训”人员,大多是二级单位从事企业管理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具体的成果撰写人员。造成申报立项成果的撰写人不培训,培训人不撰写的现象。二是部分部门(单位)形成的企业管理创新经验往往停留于工作经验、方法的总结,缺乏必要的企业管理理论支撑。三是申报成果的时间节点、评审过程的信息传递等过程管理需要完善。

成果评审、过程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评审初评专家均为公司机关管理人员,缺少能使优秀成果推广和应用的实践者。二是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全过程产生的记录表单设计有待进一步规范。三是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范围偏窄,立项、培育、评审、获奖过程没有建立公示制,造成公司范围内对该项工作知晓比例不高,更谈不上对该项工作的重视。

成果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落实部分部门(单位)为评审而评审,重视获奖结果,不重视推广应用和成果的后评估,更没有将成果的全过程和各级企业管理团队的绩效考核结合,公司内部也缺少企业管理经验交流的互动平台。

推进公司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工作的建议

拓展成果申报内容分布范围根据中国石化、上海市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和对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工作和申报范围的要求,近三年申报成果建议范围为制度标准化、改善经营管理、“三基”管理、“比学赶帮超”工作、对标管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内控与风险管理、管理信息化、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等。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方面,首先,必须进行管理思维的变革,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其次,要坚持“人本管理”的管理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改善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中建立起浓厚的管理创新意识和氛围;第三,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追求管理思维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注重信息的挖掘、整合运用以及风险管控。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创新方面,重点是将企业原来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组织成为联系紧密、协调一致的生产经营统一体,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方面,重点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持续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要坚持“人本管理”,调动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建立经营、管理、技能员工的人才成长通道,改变单一的绩效考核模式,把绩效管理与公司发展、个人成长联系起来。构建多维度绩效管理提升机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市场理论和实践创新方面,重点是市场培育和创新,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方面下工夫。

重视成果的过程培育成果的培育应该满足如下要求:一是创新性,即符合科学管理原理,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或有效应用科学管理方法),能揭示和反映管理工作中的客观规律,其结构、功能明显优于原来采取的方法;二是实效性,即通过改善管理,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产生明显的效果,并经过不少于一年时间的实践;三是可推广性,即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规,体现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具有导向性和推广价值;四是效益性,即经过一年以上的实际应用和科学测定与计算,证明成果管理效率较高,创造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较显著。按照《上海石化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部门(单位)申报的管理创新成果需在前一年立项,且管理创新成果至少需运行一年及以上,经济效益测算指标完成专业部门的确认审核后,方可正式立项,未经立项的项目不得申报公司及以上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

完善成果撰写的规范化成果申报材料撰写的主报告应围绕为什么要实施管理创新、如何有效实施、实施后效益来撰写。主报告原则上由题目和正文(包括实施背景、内涵和做法、实施效果)等部分组成。成果表述与工作总结、经验介绍、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应有所区别,要围绕主题突出创新点,无需面面俱到。其中成果题目要鲜明地反映出成果的核心内容及特色,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但不要出现本企业名称、创造人姓名及成果内容的字母缩写等,也不要以“××模式”、“××法”等命名。企业总体介绍是主要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300至500字),包含企业主营业务、产权性质、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以及所在行业地位等信息。实施背景应介绍为什么要实施本项管理创新,即该项成果是针对企业面临的哪些具体问题而创造的,并将企业在实施管理创新之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内部自身问题、外部环境变化等),分别进行阐述。成果内涵主要介绍成果的基本内容(200-300字),需要高度概括,具有一定高度,反映本项管理创新的特色,不要将各种做法简单罗列。实施措施是报告的核心内容(字数应占成果的70%左右),需详细阐述企业实施本项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反映出各项措施的操作思路、方法与步骤,辅以必要的实例、数据和图表予以说明。实施效果要反映管理创新使企业发生的显著变化,反映出实施背景中所提到问题的解决程度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p#分页标题#e#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范文8

 

数字化出版①产业已经成为传统出版业必然要经历的飞跃。   一年一度的两岸出版高峰论坛,是两岸出版业界加强沟通、携手共进的重要平台,2010年该论坛以“数字出版与两岸合作”为主题,掀起两岸数字合作探讨的浪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表示,两岸出版界在推进华文出版的数字化方面肩负着共同的使命,应携手合作,共创华文数字出版的美好未来。他建议加强两岸数字出版产业合作。他欢迎台湾出版企业到内地去落户发展,与内地业者共同打造华文数字出版产业集群,两岸共同开发华文数字出版的内容资源,不断拓展中华文明成果的数字化呈现方式,提升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影响力;同研发华文数字出版的核心技术。在重大数字出版项目的研发方面,充分利用两岸科研力量的各自优势,联合攻关,相互借鉴;共同培养华文数字出版既懂技术、管理,又懂出版的复合型人才。[1]2011年10月29日,以“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再次提出,面对数字出版发展的大趋势,两岸业界要在出版内容、产业链赢利模式、版权保护、数字出版标准4个方面加强合作。[2]论坛上,内地和台湾出版业界人士共同描绘了推动两岸数字出版产业合作与发展的蓝图,积极寻求推动华文数字出版走向世界的对策。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在2011年数字出版与文化产业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出版是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在数字出版的广阔市场前景下,应注重出版产物的人文精神的核心,让数字出版与服务社会相统一,保持独立的价值和理性的出版方向。[3]   在两岸各自推动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机制与前景分析为视角,藉此探讨两岸数字出版的合作框架。   一、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基础   所谓数字出版,是出版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兴出版业态,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数字化的图书产品具有存储海量、搜索方便、传输快捷、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的特点,比传统纸业出版拥有显而易见的优势。纵观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可以分为3个板块,第一是内容制作环节,比如作家、出版社、新闻媒体;第二是交易服务环节,比如传输、资料库的交换和结算服务,主要指资讯服务商家;第三是阅读器的生产环节,比如手机、IPAD等。   随着网络和无限移动使用者的增加,民众的阅读习惯逐步向数字化转移,这是数字出版市场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大众出版领域,发达国家电子阅读数的人数不断增加。相关业者亦引用研调机构数字表示,至2010年9月底,仍有进1,100万名北美地区的消费者,希望能拥有至少1台电子书阅读器。[4]由于网络的影响,不少图书的线上版的需求量超过了纸质版,比如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甚至高调宣布,因在线版需求大大超过纸质版,在编的第三版《牛津英语词典》将不再以“砖头”面目示人,只出电子版;而荷兰威科集团2009年数字出版收入已经占到其34亿欧元营业收入的52%。[5]可以说,世界发达国家的数字出版蓬勃发展,而且已经成熟。   内地的数字出版要追溯到1995年内地第一份网络期刊《神舟学人》的诞生,以及2000年第一个由传统出版商开发的电子图书产品“掌上书房”。而由清华同方集团建设的“中国期刊网”从1999年开始运作,至今已经成为集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士论文、专利标准、海外文献资源等于一体的大型网路出版平台,是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同时,不少通讯业者也相继推出数字出版公共平台,民众可以运用数字产品得到资讯信息,数字化出版也由此更贴近民众。很多专业从事数字出版的数字传媒公司也不断出现,2008年上海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成立更是加快了内地数字出版的步伐。   在2010年7月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年度报告》显示,2009年数字出版收入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手机出版的收入超过网络游戏。同期,艾瑞的2009年~2010年全球在线广告市场规模数据显示,尽管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线广告市场规模仍以2%的增长率增至552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增至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2011年~2014年将以超过11%的速度持续增长。[6]十一五期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0%,2010年总产出超过千亿元,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比例超过8%,成为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阅读开始普及,国民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达到32.8%,为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与消费创造了条件。[7]   再看台湾地区,全球四大主要电子纸技术供应商中已有两家为台湾厂家掌控,为台湾的数字出版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台湾的电子加工制作业一直以来都很强,因此台湾在自主研发电子书阅读器上有很强的优势。近年来,不少出版相关产业比如软件商、印刷商、出版社等纷纷转身关注数字出版。台湾政府在2002年将数位出版列为“新世纪两兆双星产业发展计划”,新闻局将2004年定为“数位出版年”,“行政院”于2009年通过了为期5年的《数位内容产业发展旗舰计划》,并予以新台币1.77亿元补助,到年底时更追加至38.85亿元新台币。   由此看来,内地和台湾的数字出版经过几年的发展,技术不断创新,政策不断完善,商业模式也日益成熟,数字化阅读方式广泛普及,华文数字出版业已经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两岸数字出版合作走向国际的互补优势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各有长处,现在的电子书大部分还是以实体书为基础,加上后期制作才能完成,未来或许可以实现独立出版。电子书潜在购买人群存在年龄低、学历高、以互联网为主要购买渠道、完全电子化付费等特点。在数字出版方面,台湾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而内地则拥有巨大的市场优势,两岸合作没有谁大谁小的问题也没有谁依赖谁的问题,而是优势互补,增加产业的主动性与突破性,因此合作空间必然广阔。#p#分页标题#e#   2010年,内地数字出版的总体规模和营业收入都达到1千亿元。内地的出版集团与出版社,产业规模远远大于台湾,这也是因为内地经济的崛起,文化需求量提升导致的结果。同时,内地出版的内容比较丰富,2008年,内地共出版图书275668种,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11.03%,内地共出版电子出版物9668种、15770.64万张,与上年相比,品种增长了11.74%,数量增长了16.10%。[8]2009年内地共出版图书301719种,电子出版物发展态势较好,与上年相比,品种增长了10.76%,数量增长了45.30%。[9]2010年全国出版图书328387种,图书品种增长8.84%,电子出版物品种与数量也稳步增长。[10]再加上人口数量,内地将会是数字出版最具潜力的受众市场。   而在数字出版技术上,台湾的步伐比内地要早,发展也快。近年来,台湾电子阅读器产量不断扩大,电子阅读市场比较大。同时,电子阅读器的用途范围涵盖休闲娱乐、工作阅读以及学习课程阅读。2008年7月,由台湾52家出版业者与电信业者、通讯服务业者、图书馆共同筹建的台湾数字出版联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台湾数字出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9年,台湾元太收购拥有“电子墨水技术”(电泳式电子纸)专利的E-Ink,该种电子纸易读性强、低功耗,强光可看,通过这次收购,元太成功成为电子书行业上游技术的主导者。同时,台湾的友达与台达电均在电子纸领域投入,实力强悍。在阅读器生产领域,台湾明基等生产厂商与内地有很多技术合作。   如果两岸出版产业界合作,充分将经济规模与市场潜力这块蛋糕做大,让两岸出版产业与技术上的优势相互补充,并辅以台湾对欧美市场的了解,以及台湾过去较为优质的内容编排、发行与作者因素,共同抢占国际市场,将是在数字出版上重振华文的盛事。   三、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框架与重点   两岸数字出版,对第一序位的板块内容关注是最重要的,丰富电子出版物的内容资源,必然要鼓励传统出版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出版物的数字加工制作,形成传统出版单位与电子书出版单位以及著作权人之间的良性合作机制,促进传统出版与电子出版在内容资源上的协作共享。笔者认为,以下是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框架与重点。   (一)繁简字标准化互换以及专业名词互换。如何将那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繁体字与现在内地民众所使用的简体字相互转化融合,是两岸数字出版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先制定出一套完整完善的规则,比如繁简体字转化固定所使用的软件与程序,比如当繁体字变成简体字或者当简体字变成繁体字时,相关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要明确界定等,这样才能让两岸数字出版的内容传播更有保障,也更能够为两岸民众所接受。应该说,尽管繁简有区别,但毕竟同文同种,文化相近,因此这一障碍的消除并不困难。   (二)合作培养两岸数字出版人才。内地缺乏数字出版人才是事实,因此未来两岸携手对专业人才的共同培养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内地的出版教育专业虽然被统一称为“编辑出版学”,但各高校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却各有侧重;出版专业虽然都设有实习制度,但大都偏重理论教学。从出版编辑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度来说,内地的编辑出版专业与新闻传播等专业的密切度显然不够,出版专业涉及的各环节其实并未被紧密结合。反观台湾的出版类专业教育,早已将编辑出版、新闻、大众传播、传播管理与信息管理、广播电视与视觉传播、出版与印刷传播、传播科技、图书信息、广告等密切关联,甚至中文系也开始普遍设置与编辑、采访、创作相关的课程,这种“跨科系”、“整合性”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式,为台湾新闻传播与出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岸数字出版人才的合作培养不能单靠市场调整,必然要有政府部门的介入,内地的教育部门要对高校涉及出版类的相关专业进行调整并完善,将数字技术和相关内容落实于教育中,并且让两岸的出版教育专业与行业界的师生、从业人员有更多交往、交流的机会。   (三)规范数字版权贸易和保护。数字出版的诞生是出版业的一次革命,但只有保障著作权人的权利,数字出版才能真正繁荣。数字出版中的著作权保护和传统的出版业并无不同,但现实的状况是很多出版社大部分内容的电子版权都没有厘清,毕竟从前书稿在出版之时并不会连带电子版权一起授权。中文在线公司董事长童之磊在2011年数字出版与文化产业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数字出版需要寻求新的运营模式,而保护版权是数字出版的重中之重。[11]为维护著作权不受侵害,两岸相关部门应该赋予电子出版品法定权利,鼓励自由出版与销售,授权纸版书版权的同时考虑电子书的版权,并尽可能在关税减少设限等问题上达成共识。两岸在版权合作时必须积极考虑数字版权的合作。   著作权是数字出版界要遵守的最重要的法律,但由于两岸法律、版权立法及执行存在差异,同时数字出版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因此在数字出版合作中,还有两部法律也值得关注。一是台湾2010年修正的《个人资料保护法》。出版业者,往往因商务营销等掌握读者的相关个人资讯,而数字出版与电脑技术等高科技紧密相连,利用数字的技术很容易造成用户资料泄露。虽然内地也有隐私权保护,但是目前还没有单独的一本隐私权保护法,对具体的隐私权的保护语焉不详,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盲点。反观台湾,2010年修正的《个人资料保护法》对个人隐私保护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因此,在两岸数字出版合作中,可参照这部法律,就读者个人资讯搜集、保存及管理上要多费心思,防止遭恶意或者无意之外泄,在管理上不得不慎。另一部法律是台湾的《公平交易法》,出版业者之间为了竞争所进行的联合行为可能导致对市场产生限制竞争,或者出版业者可能为之进行的搭售行为等都可能触及该法律。两岸数字出版合作应以此法为准绳,积极维护交易秩序与消费者权益,确保公平竞争,共同繁荣出版市场。   这些年,两岸出版交流日益活跃。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的版权贸易中,台湾地区位居内地版权输出、引进品种数的首位。[12]2009年内地图书版权输出第一位的依然是台湾地区。[9]2012年2月15日的国台办新闻会上,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表示,“在两岸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出版交流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在图书贸易、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也会继续推动加强两岸的出版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两岸民众在文化和感情上的相互融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13]#p#分页标题#e#   华文是海峡两岸民众的共同财富,共同开发华文数字出版的内容资源、核心技术,共同打造华文数字出版和出版产业集群,以及共同培养华文数字出版人才,必然将是未来两岸数字出版合作的方向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