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财政政策完善发展

长期财政政策完善发展

 

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分为扩张(或积极)、稳健(或中性)、紧缩三类,是政府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我国在进入世纪年代后曾经进行过两次财政宏观调控。其中,尤以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让人记忆犹新。从年起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它是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的调节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以具体的时间界限来确定,只能是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来确定。从长期看,我国仍应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所谓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增收节支,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并维持较低通货膨胀水平的政策措施。   一、经济资源的有限性要求积极财政政策不能作为长期政策   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认为,经济资源的总和是有限的,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又会出现资源闲置的状况,扩张性财政政策正是以国民经济中存在闲置资产为前提的。年以来,我国储蓄率高于投资率,银行资金存大于贷,在这种情况下,财政用发债方式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基础产业建设,可以直接增加社会需求,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增长。基础产业包括基础设施(指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等)和基础工业(指能源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如建筑材料、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这些均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建设周期长,形成生产能力和回收投资的时间需要许多年。因而,随着经济扩张的进行,资源的瓶颈约束迟早会出现。如果这时的累计赤字和累积的发债规模已经很大,财政从金融市场筹集过量资金,就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例如,我国有些行业发展太快,出现了所谓的局部过热。像钢铁、冶金、房地产、建材等行业,投资每年都增长。这些行业,虽然现在看来很有市场,效益不错,但将来是不是还有市场,还有效益就很难说。   年我国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并转向加大农业、能源、社保等方面投入就说明了这一点。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过多采用发行国债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存在负面影响。   一是过多发行国债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一是国债资金投资是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主要是国有项目,形成的企业主要是国企,这样一方面改革老国企,另一方面又再造一批新国企。如新国企在产权关系上还是国有独资企业,体制、机制不变,那么若干年后可能还要进行新的国企改革。二是国债是由国家集中发行,国债投资项目由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而项目的实施者是企业和地方政府,两者是相互分离的主体,不能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三是过多的资源集中在政府手里,增加了资源配置中的计划、行政色彩,妨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是过多发行国债有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国债项目在中央国债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求地方资金和银行信贷配套,未来国债资金偿还可以通过发新还旧的方式解决,但银行贷款的偿还必须通过项目本身的盈利。国债项目大多是基础项目,收益性不强,这就给银行信贷带来了潜在的巨大的坏帐风险。   三是债务规模不断增大,财政债务偿还的压力不断加大。国家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债务被看作中央财政的债务。据年有关数据显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的银行不良资产为万亿元,四大银行现有的不良资产估计在万亿元左右。同时国有企业未被剥离的不良资产和正在形成的不良资产估计总数也有万亿元。这样,政府财政之外的国有银行和企业的债务规模约为万万亿元,加上中央财政的债务余额万亿元,整个国家财政的债务规模应该在万亿元之间,约占的,已达国际警戒线。   四是过多国债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财政制度改革。我国第三产业产出占的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争的事实。而长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投资偏重于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我们知道,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掘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使投资主体多元化。而由于国债的投入基本上是政府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国有资本,这就削弱了民间资本的投入,从而使达万多亿元(年数字)的民间储蓄资本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五是过多发行国债易导致制度性“挤出效应”。由于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融资资金有限时,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势必压缩其它所有制企业或个人投资需求,来满足政府国债投资需要。同时,通信、邮电、交通等基础设施行业存在严重的行政性垄断现象,限制其他投资主体的进入,即使进入也对业务范围进行严格限制,从而损害了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降低了私人投资在相关行业扩张的可能性。另外,我国尚未健全国有企业的破产机制,早应淘汰的劣势企业由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直接投资、迫使银行贷款的方法维持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样,一方面加重了财政负担,增加了其他企业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又与优势企业(包括民间企业在内的其它类型企业)争夺市场空间。   二、经济持续增长的实现最终要取决于消费的拉动作用   从需求的角度看,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消费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经济的增长就不可能有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没有消费的增长也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消费与投资都是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投资需求则是一定意义上消费需求的派生,最终要依存于消费需求。没有消费的最终需求,投资需求也将相应萎缩。因此,扩大投资可以作为启动经济的手段,但不能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措施。因此,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势必造成积累投资占的比重增高,消费比重下降,消费需求的增长受到影响,对增长的贡献必然下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的资料显示,年,我国投资增长对的贡献率是’而消费增长对的贡献率仅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这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动员国内资源和需求上,依靠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依靠民间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p#分页标题#e#   三、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实现经济长期“高增长、低膨胀”的一个重要前提   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造成经济“滞胀”现象。’世纪’年代美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严重“滞胀”现象就是长期实行扩大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在饱受了经济“滞胀”的痛苦之后,美国政府逐步把控制赤字、追求相对平衡的财政作为其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欧盟国家制定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能超过,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能超过’。由此可见,实行审慎的财政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以往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总是伴随着比较高的物价涨幅;而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则往往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高增长、高通胀”———“低通胀、低增长”这样的一种循环,已成为妨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顽症。   年以来,我国在深化改革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主要是实行适度从紧、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到年,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实践证明,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一项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今后一个时期继续保持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态势的重要前提,必须长期予以支持。   四、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保持适度的债务规模是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主要标志。虽然目前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还比较低,但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大小应与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低相适应,只有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才能相应高一些。-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我国财政实力稳步增强,财政收入占的比重由-年的.上升年的/,比-年上升了将近个百分点。在我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低的情况下,不宜过分扩大发债规模。同时还有个财政潜在的债务风险问题。按照财政部长金人庆的话:“我国的隐性债务不少:一是上届政府银行改革,剥离了不良资产,同时发行了特别国债增加银行资本金;二是出口退税历史欠帐、退耕还林粮食挂帐、粮食企业挂帐;三是县乡政府债务;四是社保基金缺口等等。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重视和防范财政风险。”   我们已经看到,从年开始,国家已转向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年月,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谈到年财政工作时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年要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并着力推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健康发展。国务院总理也就年财政收支状况及年财政工作安排作出重要批示,他强调,年财政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狠抓增收节支,坚持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方针,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新贡献。   因此,总的来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长期的方针与相机抉择的政策间的关系。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说的那样:“财政宏观调控的灵魂和关键是审时度势,相机抉择。按照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遵循财政政策运行的内在规律,适时、适度地调整财政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