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版权贸易的失衡成因及对策

图书版权贸易的失衡成因及对策

 

199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颁布实施。随后,我国又相继加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图书版权贸易进人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进人21世纪以后,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图书市场的繁荣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令人担忧的失衡问题。它阻滞了我国出版业走向世界的步伐,阻滞了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的脚步,影响了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和海外传播,影响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和提升,影响到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重塑和完善。   一、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总t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主要通过出版社进行,版权公司和其他机构进行的图书版权贸易所占比例较小,出版社图书版权贸易构成了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主体,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全貌①。根据国家版权局公布的资料,2000一2006年间我国通过出版社进行的图书版权贸易共计77413种,其中引进版权69216种,输出版权8197种;2000年我国进行的图书版权贸易共计8081种,其中引进7343种,输出638种;2006年进行的图书版权贸易共计130(X)种,其中引进10950种,输出2050种,2003年是7年间图书版权贸易的最高峰,图书版权的引进、输出总量高达13327种,占图书版权贸易总量的17.2%,2002、2003、20()4、2005、2006年连续5年的图书版权贸易总量都在万种以上(见图一)。7年间年均增长率为8.31%,其中2002年增幅最高,增长率高达22.93%,其次是2000年,增长率是17.5%。2004、2005年连续两年由于图书版权引进数量下降致使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在总量上出现负增长,尤其是2004年出现了一1738%的增长率,2006年又有较大幅度增长(见图二)。   二、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失衡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总量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令人担忧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数量失衡   从图书版权引进数量上看,2000一2006年间我国共引进图书版权69216种,引进数量最少的年份是2000年(引进7343种),引进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03年(引进12516种);20(X)一2003年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继续20世纪末期的增长势头,仍然持续上升,2003年达到近10年来图书版权引进的最高峰,此后的2(X)4、2005年则连续两年‘开始下降,2006年略有回升。这表明,2003年以后,我国的图书版权引进在经过一个阶段的持续上升以后,出版业对图书版权的引进更加理性和冷静(见图三)。从图书版权输出数量上看,2(X)0~2006年间,我国通过出版社输出的图书版权共计8197种,与国外出版业发达国家的图书版权输出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不考虑美国输人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图书版权,20(刃-2006年间仅输人到我国的图书版权就多达27145种,是同期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总数的3.3倍。不过,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增长率有所下降外,2000年以来我国的图书版权输出基本上每年都在增长,2000年输出图书版权638种,20()6年输出图书版权已达2050种,增长了3.2倍(见图四),尤其是2003年以后,政府主管部门鼓励图书版权输出的宏观政策的出台有效地促进了图书版权输出的快速增长,2004年的增长率高达37.1%,2006年也达30%(见图五)。通过图书版权引进数量和输出数量的比较可以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存在着明显的逆差,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的数量失衡。进人21世纪以后,这种失衡现象依然存在。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数量比例,20(刃、2(X)1、2003三年都在10:1以上,2(X)3年则高达巧.4:1。尽管2003年以后这种贸易逆差状况有所改观,但逆差依然存在,数量失衡问题依然严峻,这从这几年的贸易逆差数量上就能明显地得到反映(见表1)。目前情况下,这种数量上的失衡虽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但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弊端,尤其是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国家文化安全体系建构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等方面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二)省区失衡   一方面,从参与图书版权贸易的省份范围上看,20(刃一2005年间,除西藏自治区以外我国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都参与了图书版权的引进和输出,参与图书版权贸易的省区分布广泛。另一方面,从各省份图书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数量上看,2000一2005年间引进图书版权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市,共计引进图书版权38632种,占全国图书版权引进总数的66.3%,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2000一2005年间图书版权引进最少的是青海,只引进1种图书版权;位于2000一2005年间图书版权引进总数前10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辽宁、广西、吉林、江苏、天津、湖南、广东和浙江,这ro个地区占2(X)0一2005年间图书版权引进总数的88.1%(见表2)。2000一2005年,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前10位的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四川和陕西,累计输出图书版权5469种,占图书版权输出总数的89%;其中输出最多的是北京市,共输出图书版权2964种,占输出总数的482%,处于图书版权输出的绝对优势地位;其次是上海,共输出图书版权953种,占输出总数的巧.5%;输出最少的是安徽,共输出图书版权127种,占输出总数的2.1%(见表3)。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省区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绝大多数省、区(市)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图书版权贸易交易量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少数省、区(市)。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一轮图书版权贸易兴起以来,参与图书版权贸易的省、区(市)也在不断增加。仅2000一2005年间,参与图书版权输出的省、区(市)数量年均22个,参与图书版权引进的省、区(市)数量年均27个,除西藏以外,我国大陆地区所有的省、区(市)都参与了图书版权贸易(见表4)。另一方面,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和输出数量的绝大部分又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省、区(市)。从版权引进方面看,根据表2的统计,2(X)0一2005年间,位于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前三名的北京、上海和辽宁共引进图书版权利422种,占这一时期全国图书版权引进总数的76.24%;从图书版权输出方面看,根据表3的统计,仅20(X)一2005年间,位于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前三名的北京、上海、辽宁三个省市共输出图书版权4282种,占这一时期全国版权输出总数的69.6%。可见,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数量在省、区(市)的分布上又存在着明显的相对集中的趋势。显然,这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我国出版业的国际化进程,延缓了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步伐。#p#分页标题#e#   (三)区城失衡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区域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图书版权的引进区域看,2000一2006年间位于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英国、中国台湾、日本、德国、法国、韩国、中国香港、俄罗斯和加拿大,从这些国家和地区共计引进图书版权60782种,占图书版权引进总数的87.87%(见表5),位于图书版权引进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连续7年一直是美国、英国、中国台湾、日本和德国。其中从美国引进的图书版权数量最多,共引进27145种,占图书版权引进总数的39.2%,其次是英国,共计引进图书版权11829种,占引进总数的17.1%;从加拿大引进的图书版权数量最少,共计292种,占引进总数的0.42%(见表5)。我国图书版权引进数量最多的地区是欧美地区,共计引进图书版权44164种,占引进总数的63名%,其次是以中国台湾、日本、中国香港和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从这些国家和地区共计引进图书版权16犯6种,占引进总数的23.6%,由此可见,我国图书版权引进主要来源于欧美地区,其次是亚洲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占比例则相对较少,图书版权引进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失衡。这种状况一方面使我国引进了欧美发达国家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图书版权引进的相对集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人们文化多元化的渴求。   第二,从图书版权的输出区域看,2000一2006年间,位于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澳门、新加坡、德国和俄罗斯,共向这些地区和国家输出图书版权7118种,占这段时间输出总数的86.8%(见表6,下页);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一直是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最主要地区,共向中国台湾地区输出图书版权3899种,占总数的47.6%;向中国香港地区输出图书版权1256种,占输出总数的巧.3%(见表6);从区域分布上看,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主要地区是以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韩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占输出总数的81.3%),表6的统计数据显示了这一点。可见,我国图书版权输出也同样存在着输出地区相对集中的区域失衡问题。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利于我国出版走向世界。但最近两年,输往英美国家的图书版权呈明显上升势头,表明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已呈现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之势。   (四)内容失衡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内容失衡可以从引进版权图书的内容和输出版权图书的内容两方面进行考察。从引进版权的图书内容上看,根据1999年至2006年1一5月份引进版图书CIP数据统计,在大的图书分类上,这期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所占比例最多的是社会科学类图书,占同期引进总数的70.6,其次是自然科学类图书,占同期引进总数的22.7%,再次是哲学、宗教类图书,占同期引进总数的5.7%,最后是综合类图书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类图书,所占比例分别是0.4%和0.1%(见图六);从小的图书类别上看,则主要集中于文学类、工业技术类、经济类和语言文字类图书,所占比例分别是24.4%、13.1%、11.5%和9.5%1。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引进版权图书的内容虽然与我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内容失衡,主要表现在社会科学类图书比例偏大,自然科学、科技类图书引进不足。这种引进内容上的失衡一方面难以满足国内读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阅读需求,影响国内出版企业原本就不强的原创能力,不利于我国图书出版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和影响,进而可能威胁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妨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从输出版权的图书内容上看,近年来我国输出的图书版权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和语言艺术类图书方面,尤以旅游风光、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艺美术画册、古籍整理、文学、历史和医药等为主。例如,在2003年输出的811种图书中,历史、地理类179种,文、科、教、体类148种,医药、卫生类93种,这三类就占了输出图书总数的一半以上(见表7,下页),其他类型图书的版权输出明显不足。这种图书版权输出内容上的失衡非常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推广和传播,不利于海外对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的了解,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失衡问题的政策建议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失衡问题形成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和出版体制之下,其解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嗽而就,也非单方面力量所能完成。它的解决需要出版主管部门、出版行业协会和图书出版企业三方共同努力,立足于现有的国情、体制、经济和文化,建构一个“三位一体”式的策略体系。具体而言,这种“三位一体”式的策略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于出版主管部门的宏观策略   第一,在图书版权贸易的数量失衡方面,政府主管部门的策略措施主要有:一是产业培植策略。采取措施,强化我国出版业图书版权的法律意识、产业意识和经营意识,加大优秀的外向型图书版权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行版权制,努力培植我国的版权产业。二是规划制定策略。通过制定出版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图书版权输出,努力缩小版权贸易逆差。三是资源整合策略。立足全国,放眼世界,有效整合国内出版社优秀的版权资源、选题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各项出版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四是扶持鼓励策略。建立图书版权输出专项资金以资助优秀图书版权的输出;建立图书版权输出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图书版权输出的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如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组织实施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扶持重点国际书展、扶持重大外向型出版项目以及国家版权局对图书版权输出先进单位的表彰等都是这一策略的积极尝试。五是平台建构策略。搭建全国统一开放的版权交流信息平台,以加强图书版权贸易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服务。   第二,在图书版权贸易的地区失衡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扶持和鼓励的力度,更加积极、全面地推动版权贸易落后地区的图书版权贸易,在资金补贴、信贷支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努力促进这些地区版权产业的发展。如天津市版权局和天津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出台措施鼓励出版单位开展版权贸易、开拓国际出版资源和国际图书市场:成立版权贸易奖励基金;将参与版权贸易的图书列为天津市优秀图书的评比序列;将出版单位版权贸易的成果列为领导班子年度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发挥主管部门职能,为出版单位参加每年一届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做好服务工作,积极为出版单位搭建版权贸易交流平台。#p#分页标题#e#   第三,在图书版权贸易的区域失衡和内容失衡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在图书版权引进过程中需加强引导,积极倡导多元化引进,国际图书市场上一切反映先进文化、先进技术成果的优秀图书都应予以引进;在图书版权输出过程中,需积极采取多种支持、鼓励措施,既鼓励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图书的版权输出,也鼓励其他内容的图书版权的输出,大力扶持我国图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以克服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局限于亚洲地区的不平衡现象,促进我国出版走向世界,促进我国文化的世界传播。   (二)基于出版行业协会的中观策略   出版行业协会是按照同业公认的原则,由出版业从业人员自愿组织起来,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服务的群众团体性机构,是沟通政府主管部门和书业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有其特有的工作职责。据2007年《中国出版年鉴》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出版行业协会141家,它们在组织图书展览、图书评奖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培训出版专业人才,行业统计和数据,制定和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和行规、行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繁荣、规范了我国出版市场。针对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失衡问题,出版行业协会的中观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版权贸易服务提供策略。主要是出版行业协会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建立图书版权贸易尤其是版权输出的服务体系,为出版企业的图书版权贸易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服务。通过举办图书版权输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版权输出业务培训班以及规范行业制度和版权贸易活动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和促进图书版权输出,缩小贸易逆差,提高图书版权贸易落后地区开展版权贸易的能力,促进图书版权引进的多元化和输出的国际化,力争使更多的我国图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如中国版权协会于2005年11月23日一25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的“版权贸易与版权合同培训班”旨在加快版权贸易人才队伍培养,提高出版机构版权贸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版权研究会连续多年联合承办的“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成就展”和“全国图书版权贸易先进单位”评选活动等,都是这一策略的积极运用。   第二,版权贸易信息宣传策略。这种策略主要体现于三个层面。一是网络层面,主要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开放、实用的图书版权贸易信息库,建立面向海外的书目和出版行业信息平台,积极对外宣传我国出版的优秀图书尤其是图书版权贸易相对落后省份出版的优秀图书,努力扩大其在海外的影响,促进我国图书更多、更快地走出亚洲进人海外市场。设立英文出版网站、与海外网上书店建立合作关系等都是积极有益的尝试。二是平面层面,主要是创办汇集出版行业信息的报刊杂志、图书、简报,创办英文的中国出版业信息类刊物作为和交流行业内外信息的工具,定期在行业内外交流图书版权贸易信息,鼓励和引导图书版权贸易落后省份积极开展版权贸易。三是活动层面,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图书展销会、交流研讨会、年度表彰会,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尤其是版权贸易落后地区的图书出版企业)参加国际性书展,努力促进会员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三)基于图书出版企业的微观策略   图书出版企业是图书版权贸易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对解决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失衡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上说主要有以下策略:   第一,选题策划的国际化策略。主要表现为选题的国际化视角(深入研究目标对象国读者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阅读心理、审美情趣以及阅读、接受习惯);组稿的国际化视角(面向国际市场进行组稿);设计的国际化视角(设计出符合输入国读者审美要求的装帧和版式)。如外文局在美国成立的常和出版社直接聘用当地美国人和华人担任编辑,不仅选题、组稿直接在美国进行,尤其是能结合当地读者的阅读习惯设计出当地读者乐于接受的封面和版式,很受当地读者欢迎。   第二,内容结构的多元化策略。输出版权时采取多元化视角来审视输出的内容和区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尽可能全方位地拓展其他领域的版权输出。如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考试方面的图书、生活保健方面的图书、儿童图书、反映当代中国人思想风貌的文学作品等,把一个多元的、丰富多彩的中国展示给世界,使世界各地读者能全方位了解中国。   第三,版权推出的集团化策略。主要表现为:一是联合组团,壮大力量。出版企业联合组建自己的版权集团,以形成合力,壮大输出版权的资源力量、人员力量、渠道力量,共同打造版权“航母”。二是联合参展,集团推出。出版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参加大型国际书展,集体推出自己的版权,壮大我国版权输出的声势。如2005年n月份举行的第57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包括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广东国际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等8家单位的中国展团集体亮相,取得了引进版权881项,输出版权615项的喜人成绩,大幅缩小了版权贸易逆差,扩大了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三是联合宣传,共同造势。出版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策划对外宣传的方法、手段、策略和渠道,通过一种最佳的组合方式在国际上联合宣传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图书、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四是联合外设机构,谋求长远发展。出版企业联手在国外创建自己的版权分支机构,直接对外宣传和输出自己的版权资源,播扬中华文明。   第四,对外推介的形象化策略。出版企业在对外宣传、推介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心组织、精心策划的各种国际书展来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借以推广品牌图书、企业形象;也可以通过和国外出版公司的版权合作来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如辽宁科技出版社在和意大利一家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出版公司初次合作时,由于选题独特、图书质量高,具体的版权操作规范、严谨、守信,得到了高度赞赏,树立了自己的良好形象,通过这家出版公司,辽宁科技出版社的图书不仅进入意大利图书市场,而且还通过它们的营销网络进人欧洲和美国的图书市场。#p#分页标题#e#   第五,输出版权的合作化策略。出版企业在版权输出过程中主动走出去,不断开发、创新合作模式,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积极在海外寻找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策划、共同制作,努力开发海外出版资源。具体而言主要有四种合作方式:一是与国外出版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版权合作。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海外出版商合作开发海外图书市场,牛津大学出版社和汤姆森学习集团等国际出版巨头都主动从上海世界出版集团引进英语学习读物,输出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带动了版权的输出。二是与国外出版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出版项目,利用对方的海外渠道进人国外市场。如第5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期间,辽宁出版集团与德国、韩国、加拿大达成了四方共同开展教育合作、动漫合作项目的协议,为版权输出打开了方便之门。三是与国际出版公司合作组建海内外合资公司,推动版权输出。如辽宁出版集团与贝塔斯曼公司合资组建发行公司,有效提高了集团的国际知名度,为其输出出版物进人海外主流销售渠道打下了重要基础。四是与国外出版公司合作在海外组建出版企业,直接在海外从事图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