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舞蹈艺术理念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民族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以民族音乐教育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为核心内容,阐释了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示范,分析了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成果体现,最后提出了在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通过本文的阐释,为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
一、民族音乐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示范
1.民族民间舞蹈实践教学。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是当地人们在生活、劳动的过程中精神内容的展现,长时间以来不同的民族相互吸收、相关消化,不断地对音乐和舞蹈内容积淀、筛选和过滤,进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和民间舞蹈。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凝聚着不同民族的精神,牵系着不同民族的情感,是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完美展现。不断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性,其最终目的是要传承优秀文化,创新、发展民族优秀文化,进而将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打造为高雅的文艺艺术,丰富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学校作为培养艺术的主要阵地,它在文艺教育上不断推陈出新,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来达到文艺教育的最终目的。以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该院校地处民族特色鲜明的云南地区,浓郁的云南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为艺术学校民族文艺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云南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内容较为丰富,历史较为悠久,极富传统云南民族特色,但是这些音乐和舞蹈大部分都是反映当地群众集体的劳动和生产,一般都是即兴表演和演唱,缺乏艺术性和抽象性,并且在舞蹈方面缺乏对生活性舞蹈的加工和提炼。为了使云南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完美结合,形成独具云南特色的歌舞文化,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老师们对云南民族舞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们认真研究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壮族以及藏族舞蹈,并深度挖掘这些民族舞蹈的特点,将其引入到舞蹈教学中。在舞蹈教学实践中一边对传统的民族舞蹈进行传承式教育,一边深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已有并单薄的舞蹈语汇进行整合和变通,进而丰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除了上述的例子外,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民族舞蹈在教学实践被广泛的引入、挖掘和应用,通过教学实践的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得到了传承和并将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得以展现。2.注重民族特色的《乐理与视唱》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关于民族音乐的教育,阎伯林教授说世纪型的音乐教育体制必定以传统民族的音乐为基础,并且积极融合世界上所有音乐文化的精华。他认为中国当前的音乐教育体制一定要具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局限在某一部分。要想真正的创立民族民间舞蹈和民族音乐教育体制,必须要具有一个循序渐进、集思广益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民族音乐在我国被称为“国乐”,它是一种集聚民族神韵和气质的文艺艺术,是我们国家的“民族之声”,展现着我国从古至今的审美习惯。当前的民族音乐主要指的是中华民族上千年来经古人和今人所创造的一切经过世代流传,为人民喜闻乐见,合乎国人审美习惯的民间音乐、传统音乐以及创作音乐作品总称。当今社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中外音乐、古今音乐撞击的时代里,我们应当提出积极弘扬民族音乐的教育理念,将民族音乐教育落实到具体实践教学中。民族音乐是祖先们智慧、精神的结晶,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国外学者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而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生代对于优秀的民族音乐陌生、不感兴趣,实在令人担忧。因此,作为文艺学校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乐理教师在教授《乐理与视唱》这门课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和基础概念,也要让学生能够掌握运用乐理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进而为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理解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一定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带着兴趣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或者通过悦耳的视唱练习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其中的音乐律动,增强学生的音乐敏感度。此外,民族音乐往往伴随着民族舞蹈,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时附之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将舞蹈的动作技巧和民族音乐的律动相结合,让学生既学习了民族舞蹈动作,又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认识,其教学成果十分显著,有助于学生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的学习
二、民族音乐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民族音乐与民族民间舞蹈内容较为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所以在演唱民族音乐和表演民族民间舞蹈时需要掌握其中蕴含的理论知识。而大部分音乐学院在进行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时都直接将演唱的方法和表现方式教给学生,而缺乏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文艺艺术的研究、归纳和总结。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只进行形式教学,而没有将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教授给学生,学生体悟不到民族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精髓,对其理解也仅限于表面,那么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就没有真正发挥其自身价值。第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部分艺术学院在开展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时基本都采用较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即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有时教师也会带领学生练习音乐唱法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相关动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空间,不利于音乐和舞蹈的创新,也不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学习和掌握。单调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可能会使学生对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第三,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不足。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先人们的智慧结晶,它体现着几千年来我国民族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然而,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也没有对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
三、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
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正是艺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艺术学科的本体发展,如何在给定的学制内培养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是目前各艺术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此,高等艺术教育应从课程结构、教学理念、考核机制等方面作出重大变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推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强调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提供多种人才成长模式,使专业不同、志趣不同、特长不同的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找到最适合的成长之路。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以及评价的方式不尽相同,势必形成不同的培养模式。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施在一所高校同时出现是理所当然且十分必要的。比如,美术类专业可以实行专业工作室制和导师工作室制培养方式,根据工作室风格设置特色课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创新意识、理论知识“三位一体”的培养,积极探索美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类专业尝试将社会项目引入课堂进行实战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探索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画专业将书画教学统一互进,以中国画为主,书法、设计为辅进行宽口径教学,通过“修为、作文、习艺”综合协调发展,探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音乐类专业以学术交流为手段,以艺术实践为检验,突出技能训练、理论提高、本土音乐融入,探索音乐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舞蹈类专业将重大演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艺术实践载体,结合舞蹈专业特色和现代市场需求,进行舞蹈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优化以重实践、强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 (一)课程结构突出综合化 课程是构成专业的最基本单元,设置什么课程、如何实施课程教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程与学科发展、培养目标、学生发展的关系,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自身潜能的发展,优化课程结构,推进课程综合化。在课程结构上,以课程模块的形式构建课程群。 如设置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与提升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素质拓展通识课程、专业知识性课程等,将学科课程、实践性课程、科研创作课程紧密结合,保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设置高度融合,使学生在知识、素质、技能、创新实践等层面都得到系统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艺术理论素养、艺术创作水平、艺术创作能力技艺、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课程体系上,应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开设数量足、水平高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及职业发展需要。在课程质量上,既应重视单门课程的质量,也应关照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发挥课程整体质量。学校应分层次抓好课程建设工作,以此带动课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凸显素质与能力 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以“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为主导,遵循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规律,充分利用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多元、结构互补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一是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从总体上提升课程内容的质量。按照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以素质拓展为指导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整体质量。公共选修课既有通识性课程,也有能力训练课程,还可开设一些创新思维及创业能力训练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例如,可要求音乐舞蹈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美术类课程、美术设计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音乐类课程,促进学科专业交叉渗透,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二是突出实践性课程内容,融人民族艺术资源。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每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与学分,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实训课时、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明确要求。还可将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融入教学,为学生积淀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及富足的创作素材,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比如,舞蹈类专业可尝试“取材于民间、应用于教学、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的课程开发思路,将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创作表演,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课程内容突出重点、体现精讲多练。在总学分、总学时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每节课的上课时间,例如,可将每课时50分钟调整为每课时40分钟,变更教学工作作息时间表,每天可净腾出1~2个课时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这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从事科研创作、社会实践提供宽裕的时间。 三、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之根在实践”H1。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开展实践教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要体现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多种实践活动的相互融通与相互促进,以创新为导向,形成教学体系。 (一)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1.依托课堂,加强课内实践。积极探索研究性实践教学,创新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及参与式教学,构建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教学模块组成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利用多维的活动形式,拓展课外实践。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全国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为契机,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以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承接的大型社会工程项目以及直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艺术实践项目,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开幕式、“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旅游品设计、会展设计”等,为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高更广的舞台。#p#分页标题#e# 3.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是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高效运作的关键,没有平台的支撑,再好的内容、方法、设计也只能流于形式。艺术高校首先应优化校内实践基地,根据音乐、美术、设计、舞蹈、影视等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建设先进、科学的实验教学中心,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其次,应探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可与工厂、企业、演出团体、公司、媒体、风景区等单位紧密联系,形成布局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走学校安排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之路。 (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四年本科教育,应当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向社会,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成长。在完成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同时,可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活动内容提升到课程层面,把社会调查与实践、专业主题实践、艺术考察、教育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课程纳入培养计划,融入各教学环节。这对推进实践教学实施是极其有效的。 (三)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课的安排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环节,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进行全程监控,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激励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参与度、效果等方面制定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中期检查,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的终结考核,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考核,以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的总结与表彰,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四、践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毕业环节考核机制毕业环节是以强调综合能力考察为基础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环节的作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还应改革毕业环节考核机制,以专业为基点建立一套毕业环节考核方式并严格实施。 (一)选定适宜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环节形式 我国学位条例指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环节形式是多样的,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显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可主要通过毕业论文形式来突出科研能力的培养;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可主要通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形式来突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应改变千篇一律按照普通人文学科的毕业论文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选择适合的一种或几种形式,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毕业环节方案。例如,侧重理论类的音乐学、美术学等专业可采取毕业论文形式;侧重设计类的艺术设计、广告等专业可采取毕业设计形式;侧重创作表演类的绘画、舞蹈、影视表演等专业可采取毕业展演形式。 (二)严格践行毕业环节考核机制 首先,强化开题报告工作。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毕业展演,都应做好开题报告工作。应根据本专业毕业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拟定工作方案,在二级院系范围内组织召开毕业环节开题报告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开题:学生阐述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文案.÷审核小组成员提问、学生回答一审核小组讨论审核提出意见。其次,重视答辩评分工作。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一直都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键是要积极探索如何成功开展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的答辩评分工作。 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的答辩会场可设在作品展览厅、音乐厅等,与作品的展示同步,要求学生从创作主题、作品分析、创作成效、改进设想等方面进行作品陈述,接着是问答环节,最后由评分组老师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文案综述、作品质量与水平、答辩情况等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五、引入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激励机制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引入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可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构建一个含“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实践学分”、“管理实践学分”四个板块的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考评机制,设立一个大学生创新活动资助项目专项资金,建设一支大学生创新活动导师专业辅导团队,搭建一个校内外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将科研创作、专业竞赛、行业服务、社团活动等引进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此外,还可将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评价机制与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改革结合,把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高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创新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当然,种种路径的实施还有赖于教师的能动性发挥及良好的制度环境。学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为本,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切实实行弹性学制,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试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全程管理,重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度的评价,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与条件保障。
民间剪纸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的可能性
摘要: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在造型、视觉思维、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对现代艺术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该文梳理了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阐述了民间剪纸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的可能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间剪纸;现代艺术设计;图案造型;手工艺发展
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更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典范。由于各个地区风俗习惯的差异,民间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风格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国民间剪纸诞生于经济发展不够发达的农耕社会环境,人们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剪纸这一表现形式上,借以表现自己的美好心愿。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期望,才有了民俗文化活动的精神支柱。民间剪纸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剪纸风格各不相同。如:南方剪纸精致、温婉,以追求形似而闻名;北方剪纸粗犷、豪放,大多追求神似。虽然有着不同的风格流派,但南北地区的剪纸都凸显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人文气质、审美情趣以及民族精神。
一、民间剪纸的种类
我国有八种主要的传统民间剪纸种类,分别是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笺、斗香花、剪纸团花以及剪纸旗幡。
1.窗花
窗花是将剪制好的图形附着在窗户、正门上部横梁等表面起装饰作用的剪纸。每逢佳节,人们便会将窗纸换成新的窗花,以此表达辞旧迎新之意。窗花的造型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舞蹈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研究
作者:邓佑玲 杨阳 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引言“”之后,中国面临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中央多次召开会议决定恢复生产,恢复文化艺术事业。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我国的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逐步恢复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舞蹈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1978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北京舞蹈学校由中专改制为大学,北京舞蹈学校更名为北京舞蹈学院。以此为标志,正式翻开了新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新篇章。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材建设、专业、学科理论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与制度建设、教育层次、教育的规模与结构、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已渐趋完善和成熟。本文拟从舞蹈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回顾其发展的历史。
一、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的起步期(1978—1992)
成立之初的北京舞蹈学院①,在教学机构及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对外交流等方面不断探索、稳步发展。在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上,北京舞蹈学院在这一时期处于一支独秀的地位。北京舞蹈学院的发展基本上代表了中国舞蹈高等教育诞生之初的那段历史。但我们也看到,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在北京舞蹈学院之外的一些地方开始逐渐起步。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在1982年开始招收舞蹈史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意味着中国从此开始培养舞蹈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人才,舞蹈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层次由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构成的二级人才培养体系。
(一)教学机构及专业设置日趋完善1979年全国艺教会议通过了北京舞蹈学院设立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教育专业、舞剧舞蹈编导专业、舞蹈史及舞蹈理论专业四个本科专业的设想,确定“表演、教育、编导、史论”为学院的四大专业。从1978年到1992年期间,为了适应新形势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北京舞蹈学院多次调整或设立新的教育机构(系)。1986年11月,原来分属中国舞系和芭蕾舞系管理的中专部从两系分出,成立了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到1987年,北京舞蹈学院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专业及教学系部,以本科专业教育为中心的北京舞蹈学院基本完成了从中等专业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脱胎转型”。学院各级教学机构共设6个系1个部,分别是中国民族舞剧系、中国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史论系、社会音乐舞蹈教育系及社会科学部。6个系共设置11个专业(包含大专和本科),分别为古典舞教育、古典舞表演、民间舞教育、民间舞表演、芭蕾舞教育、芭蕾舞表演、中国舞编导、民间舞编导、芭蕾舞编导、舞蹈史与舞蹈理论、社会音乐与舞蹈教育[1]。这样的专业设置一方面考虑到了舞种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学科分类的因素。这种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舞种相结合的专业划分有效地促进了舞蹈事业发展,培养出了以舞蹈表演、舞蹈教学、舞蹈编导、舞蹈理论为主的各类人才。这些人才正是其后舞蹈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可以说北京舞蹈学院在此期间形成的系(部)机构及专业设置,为中国舞蹈高等教育乃至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及舞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2]。
(二)师资与科研的总体水平渐进提升经历十年“”,北京舞蹈学院的教职工人数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升格为大学之后,学校面临舞蹈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1980年学院设置中国民族舞教育系时招收60多名学生,到1984年毕业时有28人留校。从1989年到1991年,学院各专业毕业生有50余人留校。此外,从北大、北师大、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共20余人也给北京舞蹈学院注入了新的血液。到1992年底,全院共有教师257人②,比改制为大学时的1978年增加了88%[1]。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有不少教师拥有硕士学位。另外,学院还通过夜大学、函授等方式不断提高了学院教师的文化素质,学院教师的数量和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随着北京舞蹈学院师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的不断优化,加上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于1984年成立了科学研究处,着手研究改善舞蹈学院的招生、培养机制以及职业病等急需解决的课题。学院还多次举办学术论坛,这些论坛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院的学术内涵及办学水平。学院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文化部的科技进步奖,教师的论文及著作也相继出版。随着学术活动的不断增多,学院于1985年创办了院刊《舞蹈教育与研究》,即目前《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的前身。刊物的创办成为了中国舞蹈教育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也是推动舞蹈学走向学科成熟的重要载体之一。
(三)招生与课程设置目标明确,成效初显在招生方面,从1980年到1992年北京舞蹈学院一共招收了550名大学生,其中女生303名,男生247名。由于舞蹈专业的供求特点,舞蹈学院采取了灵活的招生方式,学院在1981年、1983年、1986年、1988年并未招生,其他各年份多考虑生源与社会需求情况确定招生人数,并未盲目地扩大招生人数。这期间的学生毕业去向清晰,大都流向了各种文艺团体及各类艺术院系,专业对口,学有所用。在这些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舞蹈家及舞蹈教育家。这期间学生在校主要学习的课程为政治课、专业基础课、舞蹈史论、文化课、选修课及讲座,其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文化史论课)占据了较大比重,而专业课中基础训练所占比重最大。在所有专业中,各类舞蹈专业的基础训练课一般占据了50%以上。这样的课程结构,特别是较大专业基训课的比例安排,对于当时院团表演人才的培养和成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音乐创新人才培育思考
2007年9月,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申报了教育部的国家级创新实验区。该项目名为“‘3C’整合理念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3C’实验区”),于2008年1月正式获批立项,是第一批投入建设的国家级创新实验区项目。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这一国家级实验区项目的主要工作在于“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 一、“3C”实验区项目的建设思路与基本理念 “‘3C’实验区”主要依托“‘3C’整合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3C’整合理念”是指整合湖南师范大学有利于音乐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依托湖湘文化中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综合社会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表演(教育实习)资源等三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音乐表演能力、艺术创新能力以及教学实践能力。按以上思路,取课程资源中“课程”(culrricucom)、湖湘文化中“文化”(cul-ture)、综合实践(实习)中“综合”(comprehensive)三个英语单词中的首字母C,简称为“3C”。在该理念中“整合”部分的内容尤为关键:(1)校内课程资源的整合,即对校内有利于音乐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在已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将文学中的艺术评价、哲学中的艺术哲学、教育学科中的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外语学科中的比较艺术等跨学科课程,整合进音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2)依托深厚的湖湘文化资源,一方面整合那些优秀和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艺术资源进入音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的湖湘文化资源建设若干艺术基地,供学生观摩、学习;(3)整合艺术实践和教育实习环节,统一规划、组织艺术实践和教育实习,一方面,改革过去艺术实践即为表演的方式,形成采风、收集整理、二度创作、创编、排演、录制于一体的多环节全方位的艺术演练的实践模式,另一方面,改革过去集中上课的教育实习形式,形成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学研究、音乐教育课程开发为一体的综合音乐教育实习机制。 二、“3C”实验区项目建设的方案设计及实施策略 (一)整合优势课程资源的基础理论教学模块 1.湖湘艺术文化课程实验组。湖湘文化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艺术文化,如璀璨的地方戏剧和民族歌舞。 将湖湘艺术文化整合成音乐课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学生抢救、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感,又是对教育部课程指导方案中开设地方特色课程的具体落实。同时,也为学生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湖湘艺术文化资源小组主要将湖南花鼓戏、常德丝弦、南派唢呐以及湘西民间音乐等纳入讲座教学的内容。 2.学校优势文化资源课程实验组。湖南师范大学作为综合性师范大学,具有综合性和师范性的优势。 其文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外国语言学等学科发展速度快、水平高,音乐学院利用这些学科的优势,整合系列文史哲渗透类课程作为必修课,拓展课程范围、夯实学科基础。目前已开展的讲座课程有《现代诗歌讲评》、《古代诗歌讲评》、《中国古代诗歌》、《音乐诗学文化》、《校本课程建设》等。 3.姊妹艺术学科课程实验组。音乐学院的舞蹈、新闻传播学院的电影电视、戏剧和美术学院的美术等是音乐学的姊妹学科,有些学科如舞蹈、戏剧与音乐学本身就是难以分割的。整合艺术类课程进入音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既有利于启发拓展学生的艺术鉴赏、艺术创造能力,同时又适应了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剧本创作理论》、《音乐剧概论》、《“走近古琴”———琴谱、琴史及琴曲赏析》、《“古国迷踪”———湖南商周青铜器的历史解读》等课程广受实验班学生的欢迎。 4.学院传统优势课程实验组。 音乐研究方法理论课程一直以来是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传统优势课程,具有较强的师资。师范性院校较之艺术类院系,其生源的综合能力以及文化素养普遍较高,为学习音乐研究方法课程提供了条件。音乐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是培养创新型音乐人才的重要基础,特别是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田野研究法对艺术创新将发挥基础性作用。 实验区目前开展的此类课程有《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传统记谱法》、《民族音乐学调查方法》、《论文写作》、《音乐文献学基础》等。 (二)构建“采、编、训、演、录”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块 艺术实践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目前,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实践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参加竞赛或协助型演出活动的多,自己组织的社会演出活动少;少数优秀学生的实践机会多,绝大部分学生的实践活动少;模仿别人的演出多,有自身特色的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和演出极少;模仿表演流行曲目和外国作品的多,表演民间、民族曲目的少。“3C”实验区将学生音乐实践纳入日常教学环节,将艺术实践作为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并达到相应的要求才能完成学业。学院成立了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了专门的艺术教学办公室,划拔专项的艺术实践经费,在日常教学中留出每周二下午作为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时间,开拓了多种艺术实践形式。 为了将学生艺术实践落到实处,培养学生保护、传承和发扬湖南民间民族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学生挖掘、整理、编创、表演等方面的创新知识和能力,增强了解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学院经精心策划,推出了“采风、编创、排练、表演、录制”一体化的实践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p#分页标题#e# 主要分为社会音乐调查小组、音乐创作小组、音乐制作小组、练演实验组及音乐剧组。前四个组分别承担采风、编创、练演、录制等单一环节的训练工作。 社会音乐调查小组利用假期,已组织学生到湖南澧县、通道两地进行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和挖掘,邀请民间艺人向佐绒来校进行原生态民歌的演唱及教授。 音乐创作小组组织学生将采风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已改(创)编成艺术作品20余首。练演实验小组则负责组织学生对编制的作品进行排练及校内演出,并准备将该演出带到社区戏台走进社会。音乐制作小组则承担表演作品前期音乐制作及后期录音录像等工作。 音乐剧组是“3C”实验区项目的一个特色小组,也是全面锻炼学生剧本写作、音乐创作、音乐录制、台词、演唱、演奏、舞蹈、舞美设计等能力的综合实践小组。 该小组自建立以来,坚持每周两节的常规课时进行音乐剧剧本创作及编排,同时还开展了讲座、演出、观摩等多项艺术实践活动。 音乐剧组截止今年6月,学生已完成30多个小型音乐剧的剧本创作及音乐创作。剧组编排的舞蹈《青春祭》参加广东第六届国际现代舞周青年舞展,荣获创作及表演金奖。 学生自编自导的短剧《不朽少年》在学院演出广获好评,为实验区后期的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型实习模式的教育实习模块 实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实习主要强调综合检验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熟悉自己将来所需从事的职业,为未来就业作好准备,忽视了实习也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不仅是检验与准备的过程,更是学习与创新的过程。音乐专业的实习有教育实习和表演实习两种形式。由于师范大学师范性的特色和音乐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相对狭窄的弊端,以及学生就业观念的局限,师范院校70%以上学生的就业去向为音乐教育领域,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目前学生最为主要的实习方式。 “3C”实验区针对这一情况,从就业出发,从面向基础教育的理念出发,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将过去“试讲———实习———实习演讲”的简单程序改进为“见习———课程设计与试讲———实习———开发校本音乐课程———撰写论文、报告与实结”的“实习+创新”的综合性实习模式。见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总结他人经验与教训。 实习前,指导学生不但要进行教学准备,还要进行研究课题准备,设计好在教学实习过程中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即进行课题设计。实习过程中,不但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还要以实习组为单位,开发地方音乐资源,编制校本音乐课程,并引进课堂,即将国家课程实习与开发校本音乐课程相统一。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实结,还要撰写研究论文报告,在实习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学研究、音乐教育课程开发的能力。 三、“3C”实验区项目建设对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以面向基础教育为指引的“‘3C’整合理念”下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为探索新时期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成功经验国家对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为基础教育服务。原有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音乐学科本位,太过注重单科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过于倾向技能技巧的学习,忽略了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轻视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均衡性和通用性。“‘3C’整合理念”下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以面向基础教育为指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从指导思想、培养规格、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着手,紧密结合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需要,既注重未来教师基本技能的培养,又重视未来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通过音乐创作、音乐调查、音乐表演和教育实践等方式,加强未来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确保了高素质音乐教师培养目标的实现。“‘3C’整合理念”下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从基础教育出发并回归基础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为师范院校探索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经验。 (二)以音乐实践能力培养为基调的“‘3C’整合理念”下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搭建了有利平台音乐因其本身的属性,必须通过演唱、演奏等表现形式来体现它的存在。音乐教育也因为音乐本体的这一特质,需要依靠各种外向的、实践性的活动来使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上讲台的能力。从目前师范类院校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社会就业压力大,中小学教育师资流通性小,师资力量基本饱和。除部分学生能进入到中小学担任音乐教师以外,师范类院校的学生较多的到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担任文艺骨干和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中小学担任教师的毕业生还是到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担任文艺骨干和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毕业生,组织音乐表演活动、调查分析社会音乐活动的能力也都是他们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3C’整合理念”下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实际,将这些综合能力都列入到该模式的培养目标中,增设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小组,如音乐剧创编小组、社会音乐调查小组、歌曲创作小组、音乐录音技术小组等,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各种充实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中得到锻炼,为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了有利平台。 (三)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3C’整合理念”下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为改革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有效途径音乐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指培养具备音乐创造能力和通过音乐教学来启发和促进创造精神发展的人才。它包涵两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培养自身具有音乐创造能力的音乐人才,又包括培养具有启发、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音乐教育人才。过去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多侧重于培养未来教育者自身的音乐创造能力,如歌曲写作与改编、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舞蹈编导等课程。“‘3C’整合理念”下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则为克服这一弱点,将培养具有启发、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音乐教育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p#分页标题#e# 一方面,通过音乐创作、音乐鉴赏、音乐表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创新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湖湘文化与传承等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探索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途径。
高校舞蹈教学现状与趋势
摘要: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在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只有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系统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保障支撑体系,才是核心任务。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激励与促进了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是教学多元化的有效媒介,因此,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校舞蹈教学更需要与时代结合,与科技融合,进而促进高校舞蹈教育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校;舞蹈教学
一、新形式下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状况
在我国,我们的教学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化、实践与理论融合不足、研究能力弱等现实问题。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模式占主要,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思辨能力缺乏,表达能力有限等等,这一系列的现状,都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在现代教育技术下,用更智慧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去推动教学,以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都需要一专多能而且可以从事艺术宣传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许多高校舞蹈相继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向多元化的方向延伸。从近年来招聘单位需求可以看出,初级学校要求招收的人才需要具备专业教学水平,能够从事校园文化活动的安排任务,能歌善舞并且可以独立指挥;产业类部门侧重招聘猜疑丰富、策划组织能力突出的学生,专业培养模式与社会的就业需求脱节。社会要求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既要能歌善舞,又要具备相应的组织素质,可以担当独立编导的人才。诸如学校、培训班、辅导机构等部门受到人事制度编制的束缚,比较侧重毕业生可以进行音乐舞蹈授课。所以,招聘部门急需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那么,在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方案相继调整的情况下,高校舞蹈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与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二、舞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
在我国的本科院校中,几乎都有舞蹈学科,其中作为综合大学舞蹈教育和专业艺术院校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大都存在向北京舞蹈学院“一站式看齐”现象,对市场的需求、社会的现实调研不够,使人才产出与社会人才引入对口存在一定的偏差,如何将艺术教育与品格教育自然的融合起来,如何使我们的舞蹈毕业生在艺术大融合的社会需求中具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在我看来,综合大学舞蹈教育和专业艺术院校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它们既可以相互联系又必须要相互区分,终极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在舞蹈艺术的学习中成为更好的“人”,掌握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技术的机器,因此,我们应该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前提下,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与就业教育、传承教育与创新教育、实验教育与实用教育、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学理教育与技能教育、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立场教育与视野教育、统编教育与特色教育这十大关系的辨识与操作上找到更合适的定位。
三、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为高校舞蹈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舞蹈艺术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
【摘要】在现代教育领域中,舞蹈艺术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舞蹈艺术方面的课程。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对提升学生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鉴于此,论文对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素质过程中舞蹈艺术教育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高职院校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舞蹈艺术教育;高职院校;素质培养
1引言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教育、科技、文化、知识等领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种新手段、新方法、新理念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在这一新形式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及育人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标准。在现代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舞蹈已经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通过参加舞蹈课程的学习,提升了自己的气质及素养。为了能够在高职院校中更好地发挥出舞蹈艺术教育的作用,下面本文对相关方面展开分析。
2舞蹈艺术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方面的培养,不仅是对其文化素质进行培养,还应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方面进行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场所,高职院校在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更应加强素质教育,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及教育理念,将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学习舞蹈方面的课程,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说明了素质教育与舞蹈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际上,教师可以利用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利用自身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表达方式还具有一定的美感,学生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舞蹈水平,还能够体现出肢体动作的美感。总之,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中,舞蹈艺术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中舞蹈艺术教育现状
音乐舞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实践
【提要】现有绝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具有适用面广的特点,但缺乏专业针对性,在内容、编排结构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学生的需求。音乐舞蹈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要力图选择能满足音乐舞蹈专业学生需求的语言文字材料,在关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时,应以培养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和为其专业服务为目标。本文在笔者编著音乐舞蹈院校专用教材实践的基础上,对教材编写的目标和意图、框架结构、选文规则做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音乐舞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创新能力;服务
对于一般大学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区别于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其他通识课程,其设置更多地是要求学生培养语言感知、口语交际表达和写作等能力,凸显其人文性和工具性,体现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课程目标。如今大学语文教材繁多,但多是体现上述通识教学的理念,多数教材统一,可适用于多个高等院校,供多种专业学生使用。此类教材具有适用面广的特点,但缺乏针对性。因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差异性非常大,他们对大学语文学习有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所以在使用时,教材内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有错位情况,因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很有可能不高,课堂教学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要想改变上述局面,大学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在教材方面进行改革,要根据专业需求,编著针对性很强的教材。据笔者调研,全国音乐舞蹈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使用通用教材,只有少数音乐院校使用自编教材,其教材虽主要为文本选录,后附有论文写作指导,但其选文内容范围广,与音乐舞蹈相关的选文较少。可见,针对性很强、为音乐舞蹈专业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的大学语文教材尚且奇缺。因此,编著一本满足音乐舞蹈专业学生需求的大学语文教材是非常必要的。但针对音乐舞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该如何定位?其课程目标是什么?如何体现?结构框架如何?选文遵循什么规则?笔者在着手编著一部《大学语文》(音乐舞蹈专业适用)教材的同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做以下思考。
一、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如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
当今信息时代要求高等教学实行智慧教学,智慧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音乐舞蹈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为其专业学习服务。音乐院校大学语文智慧教学的手段暂且不予讨论,但就教学的基础教材而言也应该体现智慧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大学语文》(音乐舞蹈专业适用)教材的编写应当由在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多年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编著,此教材是专门为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编写的高等母语学习教材,应选用与音乐舞蹈艺术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材料,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为目标。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学习,音乐舞蹈专业学生需提升听、说、读、写、研、创、演的能力。听、说、读、写属于语言运用能力;“研”能够培养和升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前期阶段;“演”是行为。培养学生读、研、写、演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展示。而从认知角度来讲,演、写和创是表达思想,研和读是理解、分析文本。上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或引导、或实践呢?首先教材选用的适合音乐舞蹈学生的选文本身就为听、说、读提供了良好的语言材料,同时为学生与音乐舞蹈相关的“写”和“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其次,教材中选文之后的导读部分则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感受文本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再次,教材每篇之后的思考与练习部分是“演”和“创”能力培养的体现,此部分的设置促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唤醒学生应有的激情,积极动手实践,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实践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与音乐舞蹈专业有关的艺术创作。最后,教材标注二维码,对其扫描,可进入相应网络平台进行延伸阅读和欣赏,进一步丰富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空间和知识面,反过来又会对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有良好的刺激。这样,整个教材从内容和结构上都能体现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目标。
二、教材结构框架
现有大学语文教材有多种框架结构,多数教材以主题为纲,还有以文学体裁(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为标准划分板块,有的以文学史时段划分,有的分为选文和应用文写作两部分等等。每一种编排框架各有侧重点,也各有优缺点。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应该考虑到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中西音乐思潮和文学思潮,音乐史和文学史往往交相辉映,难以区分,故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可以文本选录为中心,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文学语言材料部分,下篇为外国文学语言材料部分。在选文的编排顺序上以时间为纲,兼顾不同文体材料的选录。选择这种教材框架结构既能呈现中西方文学和音乐思潮的流变,又能展现中西文学的文体特征。教材的每一节可包括作者简介、选文、注释、解析、辅助图片、导读、课后思考与练习,以及二维码(用以拓展延伸阅读)。其中,导读和思考与练习两个部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需精心撰写,确保符合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喜欢,为其所用。导读部分为帮助学生把握选文创作背景、重点和难点,亦起到了拓展延伸学习的作用。思考与练习部分,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本教材注重语言文字运用技能的训练,虽未单独设计写作板块,但并非忽略实用性文体的写作练习,而是采用以选文示范写作和口语表达,以导读、思考与练习带动语言运用的方式。因此本教材在每一篇选文之后,设计了适合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开放式的思考和练习,以此激发学生拓展阅读,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引领学生大胆尝试写作或与其专业相关的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