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教为先的凭据及策略

德教为先的凭据及策略

作者:叶友华 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德教为先的思想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教为先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关系上,要坚持以德教为主的原则;在学校教育中,在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上,则强调坚持以德育为首位的原则。早在《礼记•学记》上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可见,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意思是说,从政时,你用政令和刑罚来压服,那么百姓可以做到不犯罪,但是并不能使他有羞耻之心;如果你用道德来教化他,用礼来引导他,那么他就不会犯罪,并且有了羞耻之心。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也就是说,只要以仁德治国,就能化难为易,广泛地赢得民心。所以儒家认为,为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在于道德教化,“善政”不如“善教”,道德教化是为政的根本。为了实现对国家管理和对人民的统治、治理,孔子竭力主张“以德教民”,对庶民百姓广施教化,要“道之以德”,反对“不教而诛”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第一位是道德教育,要把道德教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德教为先,把德育放在“治世”和“治学”的首要位置,企图通过“文、行、忠、信”的教育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同时,又强调“德教”的目的是启发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加强自我修养,完善个人品格,自身修养与锻炼是实现“德教”目的、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途径。中国古代各家各派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自我道德修养问题,尤其以儒家学派对修养问题阐发得最丰富、最深刻、最一以贯之,使之几乎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修身为本是儒家对道德人格培养问题的基本定位,并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儒家认为自我修养的关键在于内心自觉、严以律己,并提出了诸如修己、克己、自省、自反、慎独、改过自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和方法。重视主体内在的道德理性自觉,进行自我品行的冶炼,涵养德行,实现理想人格,即所谓“吾欲仁,斯仁至矣”。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只要自觉地致力于提高自身价值,立志向善,就一定能够成就一个“成仁”和“取义”的道德高尚的人。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历来重视德教,教育首先要教会做人。《三字经》里就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没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一定是对社会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的人。这种人本事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会越大。所以,教育决不能只看智育,而必须强调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德教为先的思想启示我们,高校德育应以人为本,德教为先,并把它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高校的师德建设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把“德艺双馨”教师的培养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问题。众所周知,大学应具备三个要素,即大楼、大师和大学精神。高校里的教学单位就应该是出大师的地方,有了“德艺双馨”的校级名师,省级名师,国家名师,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学校才有希望。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德教为先的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要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

高校师德建设贯彻德教为先的对策措施

2010年5月我国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中国先贤曾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就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必须更加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在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把德教放在首位,即德教为先。

(一)正确理解师德的内涵是贯彻德教为先的前提。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师德即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者的道德要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如果我们把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共同形成的道德,诸如负责任、诚信、勤奋、公正、宽容等称为“公共道德”,那么师德则是这些“公共道德”在教育活动中的延伸或提升。它表现为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岗位的热爱,对专业知识与真理的刻苦追求。总书记曾在教师节讲话中指出:“师德就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良好的师德是实现成功教育的关键,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础。师德是教师职业实践的产物,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p#分页标题#e#

(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是贯彻德教为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我国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不计名利,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忠诚于教育事业,要求教师正确处理事业需要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严谨治学、勤于进取。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并不局限在课堂上,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一种教育。要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对自身的道德、人格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严于律己,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还要模范遵守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在各个方面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默耕耘,才能有桃李满天下的可喜收获。它要求教师践行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教师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热爱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尺子,作为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每位教师在拿到教师资格证的同时,要真正领会它的职业道德要求和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充满爱心地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充满责任心地去上好每一堂课。

(三)提升高校教师素质是贯彻德教为先的根本保证。教师是大学的灵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受某些社会不良现象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能否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育人必先育己。“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给教师下的定义。而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既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者,又是高尚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教师既要以言传道,更要以行垂范,言教身教,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培育品德,以素质造就素质。这不仅需要教师掌握丰富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管理艺术,更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完善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单位应根据本部门师资情况,努力创造条件,通过鼓励、扶持年轻教师提高学历,交流培训,申报课题,晋升职称,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培养出各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负责人及学术骨干,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做一名大师,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理想追求,如果不能成为大师,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则是我们必然的选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四)在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把德教放在首位。高校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阵地,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贯穿其始终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和主渠道,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中起着方向引领作用,因而其建设越来越受到教育部、教育厅(局)、高校等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高校公共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必修课,该教材中多次论述到德教问题,在第四章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并且单独列出一个问题。在第六章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中再次强调诚实守信,深化了对诚实守信的认识。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4]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实践。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证实。他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对“言过其行”应引以为耻。高校的德育教育应提倡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讲究诚信。在德育教育方面,学生通过课程以及校园环境、校园管理、老师的行为等,认识到诚信操守的重要,并在潜移默化中变成身体力行的自觉行动。因此,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重在教育,贵在实践,应将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及日常生活的全过程,在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中要始终把德教放在首位,即德教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