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观的塑造

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观的塑造

作者:印义炯 李代鹏 单位:文山学院

在未来的课堂上,教科书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知识,教师也将不再是绝对的知识权威。课堂知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使学生具有的新知识。传统的课堂知识以教科书知识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教师个人的知识,学生因素的知识占据很少的地位甚至没有。“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将打破课堂知识由教科书主统天下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传授书本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将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师生互动使学生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成为课程知识的主体和“重头戏”。这将使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也将改变教师是知识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真正达到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不断丰富内隐知识教师的知识可分为看得到的外显知识和看不到的内隐知识。外显知识是存在于书本中的原理知识,是教师可以从书本、网络上学习到的,是大家都可以了解掌握的共性知识;而内隐知识是结合了个人的经验与方法、不断整合的知识,靠简单、急功近利的学习是不能获取的。外显知识只能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内隐知识能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内隐知识决定了教师知识的高度、深度,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所以教师要在具备充足原理知识的前提下,不断积累案例知识,总结、提升策略知识,丰富内隐知识。

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实课程知识“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在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教师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校内的图书馆、网络设施、实验室和校外的社区活动场所、科技馆、工厂、农村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教师一方面要很好的利用校内资源,加强对它的管理和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开发校外资源,充实课程内涵,丰富课堂知识,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服务。

教师要不断学习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结构,做一名综合型教师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就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知识,知识结构越来越单一,课堂越来越死板、枯燥。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发展需要教师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型教师,这一要求体现在教师除了具备上好每一门课的专业知识外,更要具备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教师不仅要熟悉本门课程,还应了解、熟悉相关课程,要有对相关课程领域研究成果的了解,要尽可能地博览所有见得到的国内外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熟悉其中最主要、最流行的知识。教数学的要了解物理、化学、生物与数学的关系,教语文要阅读历史地理政治书籍,否则将是闭门造车,或是“落后分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十倍、二十倍,———那样一来,他在上课时的言语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教师是一节课的组织者、实施者,教师要组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学习……通过科学、有效的组织,教学方法“活”了,教学对象“动”了,这就是理想课堂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课前的充分准备起了决定性作用。要上好一节课,课前的准备可能是十节、二十节课的工作量甚至更多,真正体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课前准备的关键是知识的准备。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知识准备是这样描述的:“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指上好一节课的准备)?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4]教师在教学的一轮轮反复中不断调整、完善课程知识,不断增加新的信息和经验,课程知识就不会成为“一潭死水”,这样就具备了上好、上精一门课程的条件和准备。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前提是教师不断的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特别是课后反思是教师专业不断发展、教学技能不断熟练、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关键,是综合型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以爱和责任为前提,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规律可循,其可塑性较大但各方面尚未定型,所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对教师有了明确要求。一方面,学生是完整的人、独立的人,教师既要明确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的发展过程,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潜能,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教师要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进步,把学校工作的重点放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服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上。基础教育改革重新构建了课程的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定位为同等重要意义的课程目标,充分证明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理念。

2.把教育当作一份崇高事业,用爱去完成这份神圣使命教师是神圣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智力的开启者,是人行为的榜样者,是人前进的方向标。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天性、天职决定了教师不同于普通老百姓,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必须有强烈的先进性和楷模意识,以及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的自觉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的最好诠释,不是任何人都能当老师的。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伟大、神圣。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首要体现在爱心上,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师德首先体现在师爱上。爱是做好教师事业的前提、基础。这种爱是大爱、博爱、无私的爱,这种爱包含了爱学校、爱学生、爱三尺讲台,这种爱一视同仁、不求回报。这种爱是走到哪里都能挺胸抬头的说: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有了这种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那么,当一名好老师将成为必然。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交往形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前提。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师生关系的“主角”,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没有决策权,没有话语权。基础教育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向“师生互教互学”转化,向师生平等、和谐、民主转化。#p#分页标题#e#

1.新型师生关系即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关系“尊重、民主、发展”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指标。“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前提。新课程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宽容、达成共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论背景、不论成绩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在关爱学生、欣赏学生,体现在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权利和尊严得到保障。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创造相互尊重的良好环境。“民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民主意味着师生能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化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发言人”,师生在课程教学中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彼此共同学习,共同讨论交流,共同管理,共同分享,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发展”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最终目标。“教学相长”是孔子对师生关系本职内涵的诠释,也是师生关系最求的最高目标。教师通过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从中不断思考,总结自己的成与败、得与失、优于劣,不断充实与完善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提高。

2.在影响师生关系的纵多因素中,教学组织形式对师生关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塑造师生关系的主要平台是课堂,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决定了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要在教学中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既要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地学习。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具有的特点:一是小班制教学。新课程要求按照国家规定来设置班级,严格控制班级人数。二是采取便于学生合作、讨论、小组学习的座位形式。传统、常见的“秧田式”座位形式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限制了教师的活动范围,不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因此课程改革倡导“矩形”、“环形”、“马蹄形”等座位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交往、师生交往。三是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形成探究意识;每节课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助精神,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成败在观念,在于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一大批优秀教师,需要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需要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根本变化。要当一名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是“难而不难”的事,“不难”是因为只要有爱心、责任心、专研精神就能做好,“难”是因为过程的漫长、痛苦使我们往往不能持之以恒。这是一种内心的纠结,这种纠结是有希望而痛苦的,是为之奋斗而快乐的。就是在这种纠结中许多教师一天天成长、成熟、成才,一生将教育事业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