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教育创造性思维研究

美术基础教育创造性思维研究

本文作者:魏郑清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美术系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中小学学生进行的美术文化教育,也是培养全体国民综合素质的基础性教育。在国民综合素质的结构中,完善的人格品质是培养优秀人才的良好基础,也是衡量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可或缺的标准。因此,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承担着完善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重任,与此同时也有效地促了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基础美术教育能够构建个性化的审美框架

在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课程中,美术鉴赏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它不仅是一个观察、体验、品位杰出艺术作品的过程,而且也是一条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在中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搬成人化、专业化的那些美术鉴赏模式僵化教学,而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阅历和生活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把自己的认知、情感、兴趣、理解融入其中,从而引发联想、感悟,猜测、判断等多种个性化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成为美术鉴赏活动的主体,在学习中逐渐创建自己的审美框架。这样,就能有效发挥美术教育的特殊功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表象的“真实”进行认知,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这幅画我看得懂”“那幅画我看不懂”开始接触艺术作品。其实,这种“看得懂”与“看不懂”,大都是被局限在作品表象上“画为何物”这种认知习惯当中的,但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对“真实”却又着不同的理解。比如,安格尔的作品被18世纪“新古典主义”画派看成是“真实”的;毕加索的作品被20世纪“立体主义”画派看成是“真实”的等等。对于艺术家而言,他们笔下的表意都是“真实”的,而表象的方式则差异很大。

这是因为每位艺术家在观念上、风格上,都以自己内心的“真实”尺度作为标准来描绘对象,从而使艺术作品具有了丰富多样性。同样,作为观赏者来讲,每个人也会因知识、个性、民族、修养等诸多因素的差异而对“真实”的标准作出不同的判断。如果学生能通过表象的内容(构图、人物、场景、色彩和抽象符号等)去捕捉具有张力的视觉感受,从中领悟到一种与文字、语言不能等同的视觉体验,那么,就可以确认学生在审美意象层面上基本“看懂了”作品。在此情况下,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按照成人化、专业化的标准去“诠释”作品。因为,基础美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课程,其价值体现并非停滞在精确的复述作品表象下面的内涵意义,而是着重于学生们对事物表象的审美情感认知。所以开拓学生的审美思维空间,让他们在与作品的交流过程中构建自己的审美框架,必将有益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经验,有益于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框架构建。通过这样的鉴赏过程,学生们对人生又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认知,精神视野得以开拓,情感世界也更加丰富,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就要求更高了。当他们走出校门,在以后的时代进程中,一定能够继续利用社会资源来为自己的发展服务,从历史上许多成功实例背后挖掘更深层的东西,而不是去听任现实中丑恶的却貌似优美的表象对自己人格进行侵犯。

二、基础美术教育能够促进自信心的确立

在基础教育中的美术课程设计中,可以把系统的视觉训练看作是受教育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更紧要的是把这种对特殊领域的能力掌握,转移到对感性形式的本能反应能力的开发上。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明白:在人类世界中,面对同一现象,可以出自不同的洞悉而对同一对象作出“活”的理解:画家会把墨迹看成“意向”,而物理学家则把墨迹看成是物质。人们不同的“观看”,不仅会对同一知觉对象得出不同的解释,而且还要求视觉的馒头进入理性的肠胃进行转化。具备了这种综合各种观点与关系的能力,就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而自信心的建立是高水准内心活动的保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励学生踊跃参与创作作品,以逐步建立起由低级到高级、由外部物质世界向内心精神世界发展的阶梯。比如:当学生观赏一幅艺术作品时,极易产生思维定势,如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拾穗者》,任何学生初见它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对欣赏主体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理解:三个农妇在收割后的土地上检拾遗落的麦穗,画面中的一切都是朴实、自然、真实的,让人们感到劳动的伟大和崇高。学生的理解与理论家们的评述是一致的,这就会导致认知活动必然要受到一种定式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创作实践活动改变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先让学生认识、分析作品题目,并尝试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绘画题目的理解。这样,有的学生画了一次少先队的环保活动;有的学生画了一个渴望读书的失学儿童;有的学生画了一群被人类毁掉家园的野生动物等。当然,也会有个别学生表示难以理解这个绘画题目,他们认为:“现在地上扔一元钱都无人去检,还会有人弯腰去拾麦穗吗?”待学生先充分表达了自己绘画意图后,再让学生去欣赏米勒创作的《拾穗者》,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比较,哪些方面自己的设想比原作更新颖、更美好、更符合我们所处的时代的发展要求。

通过交流,学生在形成和肯定自己见解的同时,也能初步感悟到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艺术创作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如果面对现实能够敏锐地提出大胆的质疑,也就敢于大胆地对前概念进行修改、清理、抛弃。当我们能够把《拾穗者》引申出“拾穗者”的范畴之外时,学生们主观世界积累起来的多种多样的经验就打开一个更大的主题范围,这类实践,在建立自我认知的感性基础之上确立自信心,是极其有效的。如果每个人都能自信地在探索性工作中表达自己,我们的时代就会充满创造力。实践证明,学生在接受审美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接受自信心理的暗示,并源源不断地获取自我认知的新经验、新感受,这样就能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健全。自信,是成功的开始。如果在基础美术教育活动中,不把视觉训练仅仅看做是纯绘画的技能训练,它将能够在唤醒学生认识自身“力”的潜力上发挥良好作用。

三、基础美术教育能促成创造性思维的养成#p#分页标题#e#

在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引发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能够调动和开发人的创造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教育在这个方面显得更为优越和得力。众所周知,人类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的普遍意义在于,动物的外部世界是现成给定的,而人的外部世界则需要人们自己去创造,从现实条件出发,经过努力超越原有条件,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发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当学生们看到一个物象时,只知道它是什么,而不能发现它会变成什么是不行的。能够发现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美术教育活动中充满着丰富多彩的知觉思维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良方妙计。让学生从“看惯了”的物象中探索联想、想象的无限空间,学习从日常生活中找出旁人看到了但却没有发现的新东西,从而将客观世界转化为主观意识,这会赋予客观世界以新的因素,使学生能开放性地把“理想是被现实事物触发的联想,是对现实真实的超越”这一哲学论断,体现为主观化的物态显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思维方式上有所突破,改变习惯的定势思维方法,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探索构建全新事物的种种可能因素。比如,在设计制作课程上,对于废弃物再利的练习中,让学生利用废弃的塑料矿泉水瓶、塑料饮料瓶、易拉罐等,通过对其形态整体的与局部的元素进行分析、研究与重构,这样就改变了常规物体的使用方法,从而创造出一个容易被人认知的新事物。这种巧妙利用形态整体元素与局部元素进行造型的手法,要强调对局部美给予特别的关注,去挖掘事物中不易被人发现的细节造型之美,通过分解、倒置、扩大缩小、功能置换、重构、组合、粘接等美术手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也培养了学生探究事物生命活力的研究能力。

这种课题练习,让学生将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通过联想创造,从而产生新的事物。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体会到在表现客观对象时,可以有不同的着眼点。这种联想思维训练,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并使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在此应该特别指出,学生在美术课上所体现出的美术技能、技巧问题并不是一个重要问题,人在发现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知觉实践、情感体验的整个认知过程。因为,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并不是指能把事情做得很好的人,而是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都能把自己整体的心理潜能发挥出来的人。要使基础美术教育成为有益于学生学习发现自我、创造自我的土壤,这样,当他们面对客观世界时能够自觉地发掘自己的设计路径,也就可能在以后的平凡岗位中独树一帜。总之,教育最终都要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觉醒和自我调节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从教育功能的角度来讲,教育应该具有内化作用,它可以调节个体的心理因素,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境地。基础美术教育活动本身既是一种极具理想美、个性化、创造力的内省过程,这对全社会公民完美人格的塑造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说,基础美术教育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这一课题,必须得到全体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积极投身于本课题的研究和开发中来,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优秀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