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外农村学校的现状及其改革

探讨国外农村学校的现状及其改革

俄罗斯每一所农村学校都在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进行教学。学校的教学宗旨是塑造学生个性以符合该地区社会文化环境。农村学校的具体特征,是指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学校活动的组织与教学结构,以及教育过程的组织模式;地区、民族/种族学校,在社会价值观基础上来选择教育内容,从而制定教学大纲;教育技术与课内教学、课外活动以及补充教育的组织形式,应考虑班级的规模与学生的社会、民族与种族的成分、健康状况,及周围环境和教育潜能;学校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特点;根据地区生产和农业潜力以及人力资源需求,培训学生进入农业工作的模式;职业指导模式和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指导模式,以便考虑学生兴趣与家长的利益和本地区所缺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同地区人口的定性和定量特征代表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决定了农村学校的现代化进程。这些特征包括人口数量及定居模式,移民和人口繁殖,就业程度和劳动力市场的水平,以及民族构成与宗教构成。

目前,俄罗斯农村学校呈现学生数量下降,学校数量减少的态势。几乎三分之一的农村小学校中只有14名或少于14名学生,五分之一的初中学校只有40名或不到40名学生。一半以上的高中学校只有200名或不足200名学生。农村地区的班级规模,从奥廖尔州的7个学生到阿斯特拉罕州的14个学生不等。平均说来,在2002-2003学年农村高中学校有128名学生,在2006-2007学年仅有113名。农村高中学生的在校生人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003-2004学年下降了2.4%,2004-2005学年下降了2.6%,2005-2006学年下降了2.9%,2006-2007学年下降了4.3%。④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的数据显示,在2006-2007学年里,全日制普通教育机构是58,500所,其中农村地区占据了38,600所,占总数的近66%;在校生总数为1430万,其中农村学生为440万,学生数量只占30.8%。从2002年到2007年,普通教育机构减少了6000所,其中5100所学校处于农村地区。被关闭的农村学校中比例最大的在俄罗斯西北部和乌拉尔联邦地区(超过18%)。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农村小学的数量从102所减少到13所,而中学数量从151所减少到105所,农村学生接受普通教育的情况更加恶化。学生数量下降,学校数量减少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俄罗斯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生活压力过大,导致人口出生率降低。在俄罗斯农村家庭中,有学前儿童的夫妇平均年龄为26岁到35岁之间,反映出所有俄罗斯农村居民趋向晚婚晚育。⑤第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谋求更好的生存空间,造成适龄儿童入学人数减少。第三,出于当前农业生产的严峻形势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许多农业企业倒闭,农业生产下降等,造成办学资金的短缺,引起学校的关闭。

教学设施落后,缺乏财政支持。1995年,农村教育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只有12.1%,2005年末这个数字上升到44.2%。2001-2002学年,69.4%的国立和市政全日制的教学楼有自来水,而农村学校这一数字仅达到57.7%。室内下水管设备,国立和市政学校为56.1%,农村学校仅达到40.3%。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冬季气温降到零下40度以下,这两个地区农村学校中只有48.7%和40.7%拥有室内自来水,33%和35.8%有室内下水设备。⑥在俄罗斯联邦实体内正在开展一项改革,其目的是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教育现代化,要求最优化使用教育经费和重建教育机构的网络化,以确保学校可使用因特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网络进行交际日益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如何使用因特网成为一项基本的教育内容。在农村小学中,信息化教学的最大困难是学校的计算机中心已经老化,农村学校很少有能够链接全球网络信息与资源的设备。农村学校长期缺乏财政支持,由于联邦与地方的财政年度拨款不足,远远低于大多数的欧亚国家,多数农村学校无法提供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必要的教学用具或基本的教学参考书。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信息匮乏和缺乏必要的文化资产,如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体育馆、运动场等。

学生通勤困难,存在自卑心理。在俄罗斯的许多地区,学生们每天花数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最近的学校。来自不同地区的信息报道表明,孩子们乘校车从村庄到学校的路程不尽相同。如在阿迪格共和国,学生通勤路程多于20公里;在阿尔泰的学生通勤多于30公里;在科米共和国,从3公里到28公里不等;在马里埃尔共和国,大约15公里;莫尔多瓦自治共和国,平均为8公里;在鞑靼斯坦共和国,平均是10公里。一些报名人数少的学校,仅仅覆盖一个至三个小的居民中心,护送学生上学的问题是根据当地条件来处理的。学生骑在马背上被父母护送到学校;或者是开车接送和其他方式;乘坐定点公交车;搭乘别人的顺风车;或乘坐分配到学校的指定客车。通常,孩子们会步行相当远的距离去上学,无论是在恶劣的天气还是在泥泞的季节。由于农村家长饲养家禽,种植蔬菜水果,因此学生花很多时间在家务上,被剥夺了在家里学习的时间。一些农村青少年发现自己处在所谓“心理自卑综合症”的状况下,这种自卑来自于他们的出生地和作为一个农村人的心态,心底里认为自己一文不值,只是一个乡下人,而且这种自卑感逐渐地内化,因此他们尽力使自己摆脱农村的现实而投入大城市中。

俄罗斯农村学校地域偏远,交通不便,设备老化,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俄罗斯教育部门始终都在想办法维持这些学校的存在与发展。俄罗斯人认为,“学校的存在是村庄存在的前提,没有学校的农村,如同失去十字架的教堂。”⑧如果裁撤人数较少的学校,就会有3000座村庄消亡。举例来说,在沃罗涅什州(苏联西南部城市),许多农村学校关闭,围绕这些学校的村庄也很快消失。因此,俄罗斯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农村学校保证正常运行,并对农村学校进行现代化改革。

(一)加大改革力度,保证资金投入

为保证学生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普通教育,教育部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财政支持,以保证农村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尽量保证教育的公平性。2006年,全国有7,480所普通教育机构参加了竞赛,以选拔出有能力更好使用创新教育资金项目的学校。2007年,有8,637所学校参加了竞赛。依据竞赛的结果,在2006年,1,697所城市学校(56.6%)和1,303所农村学校(43.4%)宣布为获胜学校。2007年,1,701所城市学校(56.7%)和1,299所农村学校(43.3%)为获胜学校。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学校资金的划拨几乎与城市学校相等,国家对农村学校资金的投入比以往加大了力度。

即使农村学校的班级人数较少,政府也尽量保持学校的发展,使其成为初中或完全中学的分校。同时,慎建寄宿学校。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如果孩子选择住寄宿学校,一方面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家庭的纽带会松懈,父母不再像以往那样每天能监督和管理孩子,从而影响亲子交流。另一方面,农村孩子很小就住宿在城市,当他们毕业时,农村生活的吸引力会大大减少,他们不会选择回到农村居住,这会加剧农村人口的减少,复兴农业就变得难上加难。

俄罗斯在对农村学校进行改革的同时,提出了《我们的新学校》模式。在这种新型学校里,强调了对教育系统的整体社会需求和塑造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模式提出,倘若教育体系能够使教育水平满足个性化需求,我们就能完成这一任务。这一新政策在发展普通教育方面有五个观测点:创新教育标准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形成;支持有才华青少年的教育体系;发展教师潜能;建立现代化的学校基础设施;维护和加强学生的健康。⑨

(二)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2001年颁布的《俄罗斯农村学校的结构改革构想》,政府努力制定法律法规,确立农村学校的重要地位,并从联邦资金与地方资金给予农村学校拨款,以确保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尽量保证不削弱、不关闭任何一所学校。相反,努力巩固和改善农村学校。这样做,对公民来说社会和文化的利益是极大的。如果你建立了一所优质学校,教学质量将会在村庄里的所有人身上留下痕迹,不管这个村庄有多小,成就却是“巨大”的。

针对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落后问题,俄罗斯教育部实施了一项《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提高了农村教育机构中学生电脑的数量。2005-2006学年,从每百名学生仅有2.8台电脑增加到2007年每百名学生拥有5台电脑。从2006到2007年,能使用网络的学校总计52,322所,其中36,682所是农村学校。2006年,随着《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的实施,利用联邦资金购买了5,113套教学和视听设备以及3,785辆校车。总体来说,在2006年和2007年间,俄罗斯将超过30,300套的教学和视听设备投放于农村普通教育机构。

针对学生通勤问题,启动“农村校车计划”,通过《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项目的实施,2007年农村学校校车的满足率已达到65%,而且保障学生通勤的安全。建立农村学校“网络学习”体系,增加学生可使用因特网进行学习的电脑数量,确保农村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气候寒冷、交通不便的北部及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农村地区开设“远程教育”中心。远程教育的优势是投入不大,经济实用,只需要几千美元就可购置一套电视接收系统和可供百人左右使用的教学设施。在通勤不便的寒冷冬季,可以通过卫星授课,能够弥补交通不便的缺点,从而保证学生接受普通教育的权利,并提高受教育的质量。

俄罗斯农村地区广阔,自然条件迥异,农村学校的类型、规模等也大不相同,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千差万别。但是,大致可以归纳为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落后、设施简陋,学生通勤困难,农村学校的关闭。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俄罗斯联邦政府从国家法律层面、政策法规的落实方面、教育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方面,提出诸多改进措施,从落实“校车计划”、“网络学习”、“远程教育”等方面实施了改革。由于俄罗斯社会仍处于转型时期,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政策落实在各个领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现象,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因此,俄罗斯农村学校的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依然任重而道远。

本文作者:王艳红 李雅君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俄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