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互动教学的三模式研究

高职教育互动教学的三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将互动教学法分为推式互动、平式互动和拉式互动三种模式,分别对三种模式进行了应用分析和演示,提出反哺帮教和现场教学同属于拉式互动模式,且教学效果显著,建议在高职教育活动中推广。

关键词:互动教学:现场教学:反哺帮教:导游业务

一、互动教学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互动”一词的词义解释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意思,如良性互动,形成互动效应等。笔者认为,所谓的互动教学就是指由教育者创造条件,让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学习个体或团体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过程上相互作用,在效果上相互加强的一种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法不同,互动教学法既强调教学活动的过程,又强调教学活动的效果;既重视教与学的状态,又重视教与学的结果。由于两个学习个体或团体之间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同,有高低之分,存在“能级差”,这样的两个个体在一起交流、学习时就必然会产生相互作用力。根据相互间作用力的方向,互动教学可以分为平式互动、拉式互动和推式互动三种模式。学习是需要交流的,学校与学校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师姐与师妹之间都会产生形式各异的互动。

二、互动教学的应用基础

与案例教学及其他类型的教学方法相比较,互动教学法尤其适用于以传授技能为核心的高职教育。与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同,专业技能的传授、掌握和提高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育者为学生创造一个或更多的互动平台,在交流和互动中专业技能更容易得以巩固、加强和更新。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推广项目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互动教学模式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应用基础。项目教学模式其实是为高等职业教育专门设计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将专业技能项目化。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导游业务”课程技能体系为例,导游服务的技能项目化是依次按照专业课程模块化、专业课程后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化和技能项目化等四个步骤的实施来实现的。

1.专业课程模块化。高职课程模块化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所确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按照相关标准编排为若干合理的课程模块。一般情况下,一个专业的课程模块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注重人文素质的公共课程模块、作为职业方向通用部分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以及根据各个专业方向要求的不同而设置的专门化课程模块。①笔者将专业专门化课程体系模块进一步划分为专业特色技能课程模块、专业优势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模块和专业辅助技能课程模块。②

2.专业课程后模块化。也就是在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之后,还要对专门化课程模块里所涵括的各个层级的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进行二次细分(后模块化),其目的是顺利建立所谓的“课程包”。③并不是每一个经第二次细分出来的专业课程包里都必然含有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要根据专业以及社会实际需求等情况而定。④

3.专业课程体系化。也就是构建课程包里所涵盖的各门课程之间的体系。有些课程包仅包含一门专业课程,体系较为简单,而有的课程包里包含多门课程,体系结构较为复杂。

4.技能项目化。“导游业务”课程就是严格按照职业规范来构建专业技能项目的。笔者将导游服务技能分解成45个技能项目,构建了技能项目体系。项目教学是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真正地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和实施的全部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揭示了高职教育“以技能为中心”的价值取向。⑤只有创设了目标明确的技能项目并以此为前提而实施的互动教学才是可行而恰当的。

三、互动教学的三种模式

1.推式互动模式。从表象来看,这种互动模式所呈现出来的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热情洋溢,充满激情;从参与互动的角色来看,该互动模式是指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来看,教师虽然处在高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是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进而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专业技能,实质上教师扮演的是一位“推手”———推动者的角色。此为推式互动,而非拉式互动。泰戈尔说:“激情,是鼓满船帆的风,没有风,帆船就无法航行。”因此,没有激情、热情和兴趣的教和学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⑥互动教学法的核心是指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理想效果的获得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巩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尽兴、流连忘返。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某项活动、某项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倾向。在课堂上,这种倾向一经产生,就会表现为聚精会神、紧张愉快、积极主动等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境和互动状态。教师保持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讲授技能和运用水平,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灵活、幽默、富于联想的教学风格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扇子,生动、形象、别具一格的讲解形式则是增添兴趣的浪花,真挚、适时、方法多样的讲授形式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无二法宝。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一是沟通能力,课堂的技能传授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和规律、沟通的基本特性以及沟通的基本要素等。二是讲解方法。教师对技能的讲解实质上是教师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具体要求为依据,以兴趣爱好不同、学习情趣各异的学生为对象,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和提炼,用简要明快的语言进行的一种知识和技能的再创造。因此,教师的讲授是一项艺术的再创造工程,而绝不是照本宣科。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纷繁复杂、多种多样决定了讲什么和怎么讲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知识和技能的讲解方法必然是千差万别的,每位教师的个人条件、教学范围、专业特长等各不相同,这也决定了个人的讲解方法千变万化。

2.平式互动模式。这种互动形式一般是指学生之间,两个知识和技能水平相当的学习个体或团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具体形式有:分组讨论、技能模拟、技能展示、技能竞赛等。互动教学强调这样一种理念,就是“学习是靠团队来共同完成的”。特别是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不同于普通理论知识,技能的掌握需要交流和互动,需要别人的配合,靠单个个体是无法完成的,高职教育应该创造多种教学交往形式促进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⑦比如,“导游业务”课程中有一项交际技能,在导游带团的过程中或者在导游和游客的日常交往过程之中,交际技能就是导游和游客交往的艺术。这项技能的理解、掌握和精通,就不可能单靠教师讲解或个人的演练来达到目的。具体做法是,将交际技能再进一步细分,分成若干小项目,然后将这些小项目分给各个小组完成,最后进行技能的展示和技能的比赛。例如,交际技能可以分解出接近、交谈、提醒、劝服、回绝和道歉等小项目,其中劝服技能是导游服务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交际技能,劝服技能常见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诱导式劝服,导游人员通过有意识、有步骤的引导,澄清事实,讲清利弊得失,使得游客逐渐信服;二是迂回式劝服,导游人员不对游客进行正面、直接的劝服,而是采用间接或旁敲侧击的方式,用巧妙的语言让游客领悟到导游人员话语中的含义,从而使游客主动放弃原来的想法;三是暗示式劝服,导游人员不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思,而是采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游客领悟。这些技能的学习和精通需要同学们一起讨论、研究和交流,教师可以启发大家模拟若干导游工作情景,再以小品的形式将这些技能用幽默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的学习效果事实上已经证明是相当有效的。专业技能的模拟展示可以将技能直观化、具体化和形象化,给学生更加深刻明确的印象。技能的比赛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得模拟的情景项目更加精准和贴近实际,促进学生花时间去反复推敲和研究,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技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3.拉式互动模式。高职教育要善于利用校外的教学资源,要重视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服务工作,并提供适当的后续性服务。拉式互动主要是指校外对校内的拉动、企业对学校的拉动、师兄师姐对师弟师妹的拉动三个方面。学校普遍重视校外对校内的拉动、企业对学校的拉动作用,但是很少有人会重视师兄师姐对师弟师妹的帮教作用。这种拉动作用其实不容忽视,其互动作用极大,笔者将这种教学模式命名为“反哺帮教”。因此,拉式互动具体包括到企业参观、见习、实习、企业技能观摩、现场教学以及反哺帮教等内容。在本文,笔者仅谈谈现场教学和反哺帮教的一些实际经验。在“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组织技能、语言技能和讲解技能组合在一起,设计成一个教学项目,分成若干小组,模拟旅游团队和散客,组织学生到广州光孝寺进行现场教学活动。邀请已经毕业并在旅行社担任全陪或地陪工作的师姐参加这些活动,邀请师姐先展示组织技能、语言技能和讲解技能,然后是学生模拟展示各项导游服务技能,这就是笔者所指的现场教学活动,是拉式互动模式的一种分支模式。而反哺帮教则是直接邀请已经毕业了的师姐或师兄回校讲学、交流甚至是经历经验的分享,这就像是高校“助理班主任”模式一样。⑧尤其是要邀请那些在工作一线兢兢业业,做出一定成绩受到客人和单位普遍认同的师姐师兄,他们对学校的这种反哺作用不容忽视。例如,在“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导游服务基础技能时,教师完全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交给师姐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辅导和帮助就可以。在实施反哺帮教活动时,一方面是要特别注意人选的筛选,教师要确保人选的专业技能和工作业绩过关,确定人选要综合考虑;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帮教过程,因为这些毕业生不是专业教师,没有授课的专业水平,教师事前要给予适当的辅导,事中要监控、校正,事后要提醒改进和做必要补充。

注释:

①吴群力.高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模块化与多样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28.

②余一明.刍议高职教育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调适[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8.

③陈晴,杨旭东,朱雄军.全面启动课程包体系探索网络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17.

④孙海泉,吴优芬.浅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和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30.

⑤姜汉荣.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6(29):75.

⑥陈传勤.有教无类,帮教有道[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3.

⑦周庆荣,马永军.增强教学交往促进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9.

⑧陈峥.高校“助理班主任”模式的利与弊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__

作者:余一明 肖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