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范例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范文1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王季愚“学术建校”教育思想;高校办学治校理念

王季愚,新中国外国语教育的倡导者与奠基人,先后担任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院长、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等,是一位拥有远见卓识的红色教育实践家。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济建设的大高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国家重视各类人才培养。50年代初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在多年教育实践中,王季愚校长坚持革命干部学校的办学传统,并促使其教育理念发展成为成熟的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新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

一、百废待兴,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围绕解放区开展

解放战争之后,全国呈现胜利之势,当时的党和政府把培养大批管理干部的任务提上日程,提出了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他要求迅速而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和文化教育等事业与工作的干部,把大量人才造就成管理干部。然而造就管理干部的重要途径就是高等教育。由于东北地区率先成为解放区,是当时中国稳固的大后方,东北处于全国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急于发展经济,所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整顿和创办新式大学也最先从东北开始。1949年《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一经颁布,东北全面进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时期,该决定在整顿一些旧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新式大学,包括培养初等、中等教育的大学,培养艺术类人才的大学,其中被放在重要位置的新式大学就是专门培养俄语翻译人才和师资的哈尔滨外国语专科(以下简称哈外专)。建国初期,各高校紧紧依托党的领导,发展高等教育。195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其中就规定了“大学和专门学院设立研究生部,修业年限为三年以上,招收大学、专门学院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与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研究机构配合,培养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早在50年代初,新式大学的俄语教学工作基本依赖于苏联人或是苏侨担任,当时中国高校教育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即外语教学上过度依赖外国教师。王季愚凭借多年俄语教育研究经验,在哈外专成立了属于新中国本土的研究室。1953年,国家高等教育部《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1954年,哈外专在王季愚的领导下已经可以顺利地培养属于自己的教师和干部,并且承担起全部办学工作。哈外专是新中国首个创造出研究生教育的外语学校,可以说,王季愚开创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二、日新月异,高校开展高等教育理论与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

当年的中国还缺乏办社会主义学校的经验,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封锁我国,在如此严峻形势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只能向苏联学习。通过输送大批人才出国留学和引进外国人才,我国建立起新的教学体制和管理制度,稳定了教学秩序,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势头强劲,王季愚认为高校培养人才要为全党全国的需求服务,不能过于自由地办学,也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或是凭借个人意向办学。为了顺利接替苏联和苏侨教师,她从长远利益出发,不断从学生中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优秀教师与干部。直到中苏关系破裂,大批苏侨回国或迁居海外时,我国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已经不下百人,从语言实践教学到语言理论教学等方面的人才应有尽有。王季愚对教育制度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选派等工作亲力亲为,从而使得师资队伍的过渡与交替工作平稳而迅速地完成。这时,王季愚又四处招揽人才,积极地创造物质条件,向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学习先进的办学治校经验。黑龙江大学需要适当的教育转轨,在教学中,王季愚对教师与学生要求严格,注重教学质量,强调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重视应用与实践,鼓励教师遵循新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三、标新立异,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逐步扩大至现代化高校

王季愚在俄语教育方面的突出成绩早已被国内俄语教育界所公认,办校理论虽未成书却影响了在校教师乃至外校学者的教育理念。治校贵在使高校学生拥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鲜明的思想政治理念,二者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她在充分调动苏侨教师积极性的同时,及时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她反复强调“必须尽快培养一大批属于自己的青年教师,使教师在实践课和讲读课上完全取代苏侨教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倡导多元化办学,建设一支高水平外语师资队伍。中国当时各个高校在外语教学上存在单一化倾向,即培养目标、学制、规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人员配置等各个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大同小异,没有多少鲜明的特色。王季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执教时看清了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学校的教师团队基本属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低年级教师多,高年级教师少,实践课和基本口语教师多,语言文学理论的教师少,甚至用外语开设其他学科门类的教师更少,她立足于现实情况,从教育规律着手,总结了三条关于教师培养的问题。第一,从中青年教师队伍中造就一大批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形成梯队。第二,形式多样化的培养研究生。鼓励在职教师分期修习研究生课程,通过考试取得学位,以造福教师队伍,使获得学位的教师成为教师团队中的中坚力量。在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中,教育部与高校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鼓励教师轮流深造。高校通过选派中青年教师攻读国内研究生,或出国进修深造,或请专家来华短训,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三,加大国际间交流合作,王季愚提议创造必要条件以提高公共外语教师进修的机会与能力,甚至鼓励本校教师队伍出国学习考察,聘请外国专家来华举办研讨会和进修班交流会。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与质量。在高校贯彻以教学为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王季愚重点抓本校教师队伍建设。她曾借鉴苏侨教师和其他高校的教学经验形成符合本校发展的教育理念,她认为单靠改进教学方法还不够,根本在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师资力量充足,避免了教育力量缺乏所带来的尴尬。早在50年代初,王季愚就组织开办了教职工文化补习学校,学员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一些其他课程,包括数学、现代语言、思想政治教育、古典文学与理论研究等学科。

(三)深入开展高校教师外语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在王季愚和赵洵两位校长的倡导下,黑龙江大学很快掀起了“学术建校”理论的实践高潮。二人多次合作召开俄语教学研讨会,就语言理论和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研既是提高师资素质的基本途径,又是“学术建校”必须采取的基本措施,一流高校必须成为教学中心,也要成为科研中心。

四、鉴往知来,新时展高等教育应从积极建设研究生教育出发

教育研究范文2

(一)研究生诚信缺失的归因研究

针对研究生在诚信缺失方面的种种“不良”表现,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视角和立场进行归因研究,提出各自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首先,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学者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功利主义、金钱至上思想不断泛滥,并日益演变成一种不良风气,如假冒伪劣商品盛行于市、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等。当谎言和虚伪比诚信更适合某种环境并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竞争优势时,必然导致更多的人在更大范围内不守诚信,如此恶性循环,不诚信的歪风就愈演愈烈,无疑会影响到广大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诸多方面。其次,研究生诚信监管制度的缺位。主要表现为缺乏严格、完善的研究生诚信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以及缺乏完善、配套的研究生守信奖励和失信惩戒制度。由此导致有的研究生对自己违反诚信规则的行为不以为然;有的研究生基本的诚信知识缺乏,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已违反诚信规则,更不知道其行为将受到法律惩罚。再次,不良心态作祟。

有学者指出,从众心理(别人不诚信,我也不诚信)、侥幸心理(认为不诚信也许不会被发现)、吃亏心理(从经验事实出发,不讲诚信沾了光,讲诚信吃了亏,所以也不讲诚信)、报复心理(因为他人不讲诚信曾给自己带来过伤害和损失而不讲诚信,以报复他人和社会)、无用心理(讲诚信没有什么用)、冒险心理(不冒风险则不达目的,明知有风险,但宁愿为风险付出代价,“不成功,则成仁”)以及低成本心理(不讲诚信成本很低,划得来)等在研究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方面甚至更为突出。最后,一些导师自身学术道德失范的不良示范。如有些导师在要求学生提高道德素质的同时,自己道德素质低下;在要求学生诚信的同时,本人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有些导师金钱至上、急功近利,自己的课题让研究生做,不给任何报酬,把社会上的腐败行为引入学校,跑关系、走后门。同时,由于学术腐败行为不易察觉和发现,或发现后难以认定,部分人因“腐败”而得益或“腐而不败”,这些都对研究生起到了极坏的“示范效应”。

(二)加强研究生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研究生诚信问题的日益凸显,学界普遍认为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研究生诚信教育。有学者指出,第一,要研究生坚守个体道德,这是诚信培育的根本,主要通过意志锻炼、勤奋好学、自由探索等方式实现;第二,重视对研究生诚信的引导,主要措施就是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将诚信原则贯穿于“三育人”之中,培养全员诚信教育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咨询中渗透诚信教育内容,结合诚信状况加强对研究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以及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第三,建立健全研究生诚信机制,如建立严格的诚信道德约束机制、切实可行的诚信评价机制以及研究生失信惩罚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助政府或其他行政部门制定正确的用人机制,营造一个适合研究生诚实做学问的客观环境。

针对研究生学术诚信方面日益暴露的问题,有学者认为首要之举在于确保学术诚信。为此,必须坚守学术宽容,营造学术诚信的学术环境;强化学术引导,建立学术诚信的学术航标;优化制度约束机制,创设学术诚信的学术平台;培养研究生的道德自律,塑造学生诚信的学术人格。此外,还要“制定专门的研究生学术诚信规范,及时严格处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开设学术诚信必修课以及建立一套可执行的惩戒程序”,其根本目的“在于培育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意识,提高其对学术科研中具体行为的对与错、善与恶的识别,进而为学生的道德选择做准备,同时也为提高道德反省与谴责能力以及为学生的道德选择提供知识上的准备”。上述加强研究生诚信教育对策的思考似乎已经面面俱到,但实际中如何执行与具体操作并非易事,因此需要审慎思考这些对策如何“接地气”的问题。

二、近年来研究生诚信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反思

第一,理论研究有余、实践研究不足。纵观已有研究成果,其数量不可谓不丰硕,但大多停留于理论探究,且多集中于学术科研领域方面,对研究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明显不足,造成研究生诚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现象。当前,虽有一些关于研究生诚信的社会实践调查,但由于其调查对象及范围选取不可避免地存在地区性和狭隘性等缺陷,不足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研究生诚信问题的真实全貌。诚如有学者在《研究生对学术诚信的认知和态度状况分析》一文中坦诚的:“我们所调查的数据是否反映了真实的状况,还很难确定。”

第二,认识和定位明显“偏低”。众所周知,对研究生诚信教育的诸多举措和依据大多停留于本科生层次。已有研究不仅未能充分考虑到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生教育后的一个独立教育阶段自身存在的规律和特点,反而将研究生与本科生混在一起泛泛而谈高校诚信教育。纵观学界现有成果,以大学生诚信为主题展开研究的论文不计其数,但专门以研究生诚信为主题展开研究的成果却很少,属于稀缺资源,即使有,也存在简单套用关于本科生诚信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制度和做法,研究成果缺乏深度与新意,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研究生实行以导师负责制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生德育只是作为本科生德育一个不起眼的方面,全面沿用本科生的模式,没有考虑研究生的特点,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德育体系,造成近几年研究生教育规模化后的不适应现象”。即便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至少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种观念认为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素质、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需要再教育,从而放任自流;另一种观念认为研究生需要与本科生一样进行管理,用对待本科生的思想教育方法来教育研究生,没有真正掌握研究生的群体特征,所以收效甚微”。在笔者看来,前者过于理想化,直接把研究生定位为高知、高能群体,进而“想当然”地认为无需再对他们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后者的缺陷在于依然沿袭本科生教育与管理的思维模式,在研究生诚信教育方面缺乏“积极应对的有效办法”,因此很难取得真正实效。

第三,模糊了诚信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应有边界。现在许多高校比较流行的做法是:给道德教育起一个名字、贴一个标签、列一个课表、组织一次考试、参与一次签名,就认为诚信教育完成了———这显然是多年来社会“诚信教育运动化、运动完成形式化倾向”在高校的一个蔓延与缩影。事实上,诚信教育作为一种养成教育、一种细节教育,需要通过长期实践的累积才能有效养成。北京大学康健教授指出:“道德的认知可以通过讲授获得,道德的一些技能可以通过训练来获得,但是道德的情操就必须靠养成,靠融合式的这样一种教育方式。”研究生德育包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问题,虽然从内容到方法手段都涉及到研究生诚信教育,但这并不足以表明可以遵循传统的一般思维路径,把二者同等看待或混同起来。研究生诚信教育与研究生德育有密切的联系,但研究生诚信教育问题有着自身的逻辑脉络和内涵特征,只有通过专门的、精致的研究,才能提高研究生诚信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四,存在明显的研究薄弱点。如研究生诚信考核评价方面的研究颇为欠缺,成果较少。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很多研究者过于拘泥传统思维定势,常常习惯于把关于本科生诚信考核评价方面的措施和成果简单套用与移植于对研究生诚信的考核评价,创新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存在明显不足;二是研究生诚信考核评价本身具有的复杂性要比本科生诚信考核评价大,使得一些研究者倍感困难,再加之其理论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学界关于研究生诚信考核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极大地影响到研究生诚信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譬如,关于研究生诚信教育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诚信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不仅仅只是建立诚信档案,还需要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与之配合,如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通报诚信缺失的事件、建立完善的科研学术道德建设制度以净化学术风气,弘扬科学精神等等。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设,形成一整套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得师生员工能够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受到相应规章制度的制约和引导,明确知道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和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而形成良好的诚信素质。此外,还有一个研究薄弱点值得深切关注,就是研究生的学术诚信研究———它理应成为学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因为研究生承载着未来的学术希望,没有理由不做好自己的“研究”学业,并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学术操守,学会学术担当。但现实情形却不容乐观,一些研究生的学术诚信缺失问题日益严重,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三、未来研究生诚信问题研究的对策展望

首先,加强实践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笔者以为,研究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的开展应当避免以往在调查对象、学校类型、专业范围等方面选取时存在的地区性和狭隘性等缺陷,尽可能地凸显全面性和代表性。更为重要的是,诚信教育作为一种素质研究、一种养成教育,不仅需要有深度的理论研究,还应当有鲜活的实践案例研究作有力支撑,把诚信教育与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持之以恒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此方能增加说服力和实效性。譬如,在研究生中广泛开展以“诚信为本、文明自律”的主题宣传活动,围绕“学术道德与学术责任”开展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心灵对话活动”、在学校“研究生网”开辟“研究生诚信教育论坛”等专为研究生“量身定做”的活动,使研究生诚信实践教育不断深入人心,同时也为研究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丰富养分与生动素材。

其次,超越现有认识和定位,积极制定有效的应对之策。研究生均已成人,其思想、情感、心智、阅历等都与本、专科层次的大学生有显著区别,很多方面都已日趋成熟和稳定,而在具体的研究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动辄搬出“对付”一般大学生的规章制度,实属张冠李戴———姑且不讨论这些规章制度在现实中有多大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譬如,大多数高校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对一般大学生的诚信作出的规定都只局限于提出一个过于模糊和抽象的表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诚实守信的要求,仅此而已。对何为诚信、有什么丰富内涵、具体评判标准是什么,如何践行诚信品质、如何监督等要害之处却并未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是教育管理不作为之典型表现,很难取得教育实效。

研究生诚信教育制度的缺位和内容的空泛,使研究生根本无法体会到诚信为何物,在现实操作中更是无所适从。因此,一方面,应当尽快制定专门的针对研究生诚信教育的相关制度法规。以此为契机,积极克服长期以来对研究生诚信教育的认识缺位和政策滞后,以及盲目性、随意性与理想化,主动对接广大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方面的特殊情况与实际情形,使得研究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规避研究生诚信教育与研究生德育之间的模糊现象。二者有很多的共性(甚至存在包含与归属关系),但决不能简单等同和替代。笔者认为,研究生诚信教育的实施不仅要囊括研究生德育的一般要求,还要超越一般的德育活动。如何提炼与彰显诚信教育在研究生育人方面的品牌效应和特殊价值,有待今后作进一步深入探讨。此外,还需克服研究生诚信教育运动化、运动完成形式化之倾向,增强研究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突破研究薄弱点。一方面,加大研究生诚信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设与研究力度。研究生诚信水平的提高,研究生诚信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完善的诚信考核评价机制的保障和支撑。目前对研究生的诚信考核缺乏规范化、程序化、可操作化的评价指标,评价往往带有浓厚的主观化、盲目化色彩,一定程度加剧了研究生诚信缺失现象的泛滥。迄今为止,由于研究生诚信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的滞后性,导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明显偏少。即便有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制定专门的研究生诚信考核评价制度,在具体过程中多少有照搬照抄本科生诚信考核评价标准的痕迹,针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存在明显不足。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当然,要对研究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价,并非一件易事。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将诚信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之中,制定诚信品格方案,明确评价指标,统一标准尺度,并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对学生的出现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

教育研究范文3

1教育与体育本质探究

1.1教育的历史演变

要回答教育是什么,就不得不追溯历史中教育产生的根源。我国最早出现教育的相关记载为《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与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教育含义不同,这里的“教”是指教者的教和受教者的学,而“育”指的是受教者的改变。古人认为,教育便是人为的对受教者的一种影响,使其想所预想的好的方面的变化。与此所相反的是,西方早期的教育含义并非如此,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教育是一种“引导”,是教育者对受教者潜能的开发,注重学习者“人的能量”。到今天,人们就教育的理解也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或是不同的界定方法,便会有不一样的结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从各自的生存处境中表达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期望,而人类生存处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教育理解的变化,1978年至今全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本质观点主要包括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教育的本质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都把教育当作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从这个观念出发,可以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性的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思想,增强人体质的社会活动,饱含了人在社会各个阶段,不论是家庭、学校、公司等所接受的教育。而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并有目的培养人的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由统治阶级来实行的教育。而本文所阐述的教育与体育的关系便是基于教育的狭义定义至上,探寻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与体育。中国近代以来,学校教育经历了诸多发展改变,1840年后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的教育思想进入中国,并与传统教育融合。从过去的私塾学堂到最早的京师大学堂,这些转变就是教育思想演变的产物,也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学校教育开辟先河。“素质”从一开始提出就不仅指狭义的先天生理禀赋,而是具有丰富内涵,包括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义概念。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要求更为全面,并提出德、智、体、美、劳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2体育相关概念

体育并不是中国原有的本土词汇,是从日本引进的舶来品,但这并不表明古代中国没有相关概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少林武术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思想层面上来看,古代儒家评价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与“御”所指就包含体育的成分。而在西方,古希腊奥林匹克盛会,罗马角斗场是西方体育文化盛极一时的体现,早期的体育运动社会影响重大,它不仅具有娱乐功能、社交功能、更具备了充足的宗教意义及政治外交含义,但当时多数人对体育认识仅限于体育运动形式,体育概念依旧是模糊的。柏拉图在其教育纲要中提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分别针对的是青少年的灵魂和身体,但这样的表述依旧没有给体育一个合适的概念解释。近代在西方体育输入中国之后,体育的概念开始得到深入研究,最初被日本人译为“身体的教育”,这也说明在近代教育的认识上,体育的概念才得以被关注。之后中国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做出概念上的解释,其中以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最为众人所熟知。体育概念含混不清,由来已久,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是国际用语的混乱,其次是翻译产生的混乱,然后是认识上的本质根源。立场不同,对体育的认识也有所差别,当前对体育的较为合理的概念定义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改善自我身心,开发潜能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较为全面的概括了体育的各个方面,并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2教育与体育关系探究

2.1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

前文曾提到,教育的概念范围包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系统的角度认识体育,探讨体育的范围,就不会出现概念上的混乱,也能更好的认识体育的教育作用。站在教育的角度来看,体育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根本手段,以强健身体为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及其他教育的主要方式,其重要作用就不必再赘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内容必然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应该更具多样化。依据素质的分类构成,素质教育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是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尽可能达到结构合理的、多层次的优化发展。素质教育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有关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其提供了主要依据,同时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与以选拔人才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不同,回归人的本质,谋求人的发展。

2.2素质教育的基础—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或称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身体素质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实现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缺乏会在根本上对人的精神、情绪等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中,健康的人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或工作。而体育教育的目标正是对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磨炼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小学阶段是培养体育习惯和体育自信的主要时期,首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体育教师;第二,教学环境;第三,学生。了解教学过程每个环节,在各个阶段发现问题,以便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其次,改革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而不仅仅是技能教学。陈晴教授曾在《培养体育习惯是体育教师的天职》中谈到:“良好的体育习惯一旦形成,则可受益终身,而坏习惯则贻害一生。可见,培养青少年的体育习惯是何等重要,而体育教师又是这项任务无可替代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并且认为,要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的首要环节是“兴趣导入”。所谓兴趣导入,笔者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便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人的身体条件各有不同,在体育学习之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第二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兴趣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建立自信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具主动性。体育教师作为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应当尽职尽责的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使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和养成体育习惯的目的和意义,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关注到学生个体,特别是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习惯至关重要,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体育活动。

3结语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发展,教育服务于人,人又改变教育。体育同教育一样,同属于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对人具有塑造作用。为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应当明确在特定范围内的教育和体育关系。

作者:陈彦停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施忠连主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刘铁芳.什么是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02:12-14+23

[3]赵旭东.教育本质研究探新[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卷缺失(4):23-28.

[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3-10

[6]何英旋,刘春雨,刘娟.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J].云梦学刊,2007,06:55-56

[7]周西宽主编.体育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8]任杰,刘卓.体育的本质和功能[J].体育学刊,2002,(4):5-7.

[9]“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卷缺失(2):3-10

教育研究范文4

随着与外国交往的增多,外语教学逐渐受到重视。然而,英语教育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教育部门、广大教师与学生、英语学习者乃至家长如此深切的关注。然而,现有的英语教育研究只局限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方法。拿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为例,没有出现中小学英语教育策略的研究。但针对中小学英语具体的教学法的研究还不少。高中阶段英语教育的研究也局限于理念的研究和具体的教学法的探讨。成人英语教育也局限于方法、措施,而非策略的提出。因此有必要从英语教育的高度出发,研究教育者应具有的教学策略及学习者应有的学习策略。

二、英语教育的策略

1.创设情景。情境教学是教学中一种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手段。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或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迅速接受新知识,达到在情境中学习的最终目的特殊过程。这种教学策略可以将知识融入灵活生动的情境之中,可以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做到乐学与好学。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便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并开发学生的智力,是提高英语教学实效的一种重要策略。

(1)模拟环境。

对于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来说,对于身边的事物他们总是喜欢看看、摸摸,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情境教学正是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引导学生去逐步认识他们所想了解的这个真实世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学生对所见到的、经历过的事物常常怀有亲切感,这种亲切的生活经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新知识的依托,也成为情境教学实施的有效凭借。鉴于此,英语教师可以带学生到野外去观察体验大自然,学生可以在大自然广阔的天地间增长知识,开启智慧,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但由于种种原因和限制,很多时候可能不便于野外观察,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模仿真实情境的做法——模拟异域。通过营造、模拟和假想我们处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从而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加深体验,激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通过对环境的模拟和想象加深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的体验,因为“教”是为了“学”,模拟异域的策略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让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通过活动学习知识,同时锻炼空间形象力。

(2)扮演角色。

“教”最终是为了“学”——这似乎已经得到所有业内人士的认同。在课程上,让学生担当并扮演教材中一些角色,学生就会在所扮演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从而更投入角色,同时会经历角色的思维和所有活动,从而由教育教学中的“被动的接受者”一跃成为“主动建构者”。与此同时,表演不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深层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教材内容,理解教材语言,最终熟练地运用;在拥有感知和记忆的同时也拥有想象和思维的活动。心理学已经证明学习中各种感官的充分调动才能收获最好的教学效果。作为英语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准备一些角色的头饰,让同学们戴着这些象征身份的头饰尽情表演,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对话或故事表演出来,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样在表演的同时既体验了角色的特征,又复述了课文内容。可谓一石二鸟。当然,除此之外,教师本身也可以多设计一些有课文有关的对话,在其中设置一些名言警句,分配角色让学生扮演等等。我国现代一位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成功的关键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另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烈兴致。”因此,英语教师要努力营造诸如此类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圆满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3)人机对话。

所谓媒体,意思是载有信息的物体,或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主要有报纸、书刊、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而教学媒体就是载有教学信息的物体,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一般分为两类:传统的和现代的。前者主要是指教科书、模型、黑板等;后者主要有幻灯、投影、录音、计算机等。而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人机对话”就是现代教学媒体的一种特殊运用形式。现代教学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长期贮存教学资料,供师生在任何时候检索;可以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反应,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教和学提供具体指导意见;还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条件,通过人机对话使学生按照自己实际水平进行学习;另外,还可以进行远程交互式学习实现资源共享。现代教学媒体还有强大的功能,如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虚拟功能等。同时,现代教学媒体还有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规模的作用。在互联网运用日渐成熟的今天,我们英语教育领域也应当引入对互联网的运用。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声音、图画和文字都融为一体,甚至加入flash动画,这就具备了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的可能性,也为成功的教学提供了可能。例如,假设是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老师在讲“whatisit?”这一课时,电脑会为学生提供许多真实可感的图片,书包、铅笔盒、钢笔等等名词对应的映入眼帘,并且相应的显示出背书包用“carry”、打开书用“open”,等等。这些都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映像,随着出现频率的增多,学生就达到了轻松掌握的目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指出,成功的外语教学应当在课堂中营造更多情境,让学生有更多平台运用已学到的语言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更加形象具体。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根据不同类型和层次学生的需求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提高英语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和对语言的感性认识。情境教学的策略不仅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英语教学普遍呆板、僵化的现状。

2.学用相长。

古有“教学相长”,今有“学用相长”,每次看到“学用相长”这个词时,我不由的想起了教育史上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如果我们把“学”看作是“知”,把“用”看成是“行”的话,那么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探讨“学用相长”也就是探讨“知行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向实践学习。要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学,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有不明白的就要主动询问,多分析、勤总结,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1)引导英语环境。

小学英语教材中绝大多数都是从“Whatisit?”、“Nicetomeetyou”开始,老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内容本身,还有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和风俗,以使学生增强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材中,应更多地展现有关异国历史、地方美食、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融入真正地道的英语环境中。英语是种语言,语言本身涉略的范畴就是很宽泛的,因此,在教英语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2)实践英语环境。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这也是周所周知的事。这就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因此,作为老师可以尝试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如“Mynameis…….”、“I'mfromChina.”、“Iamactive.”、“IlikesearchingontheInternet.”另外,可以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带着自己好朋友的照片来学习“friends”,这样一来学生就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积极参与到交流中。“Thisismyfather.Heisacook.HelikeswatchingTV.”“Thisismymother.Sheisateacher.”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结语

教育研究范文5

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指的是教师应当具有主动从事跨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文化敏感性和相应教学实践能力。文章从“理解与澄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使用与管理”多元文化教育专业知识,“评价-反思-回馈”多元文化教育效果等方面进一步澄清了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行动思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多元文化教育责任

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在包容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肩负着培养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跨文化适应能力的重任,适应本民族文化,融入其他文化,成为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中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师是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者。培养一支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教师教育工作者得先具备多元文化素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教育的发展。换言之,多元文化背景及民族教育的使命给广大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在民族文化素养发展要求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是培养能够适应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师资的主阵地,当我们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多元文化素养提出要求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对民族地区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内涵和发展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具备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意义

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也相对有限,于是在过去和当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民族地区从教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中汉族教师的数量要多于本民族教师数量。非本民族的外族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面对的教育对象往往是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尽快适应和融入当地的文化背景,找到排除因文化差异而给人才培养带来的不便和阻碍。

(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责任影响师

范生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的培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个人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的适应。”[1]民族聚居地区中小学校中,学生多数是少数民族,他们深受本民族生活习惯、语言、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与正规学校教育主流价值观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正规学校教育系统中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语言、学习环境等都呈现的是社会主流文化,学生们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隔阂。隔阂的消解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是有难度的,每当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困难时,学生已经具备的先验性知识中,已然印刻上了本民族深刻的价值观。随之产生的民族认同弱化、学业成就低等现象就接踵而至,不利于学生成长,也不利于民族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是学校教育变革中最为能动的主体,他们有责任主动担负起消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化隔阂问题。具体而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无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知识经验,应主动尊重、理解不同的文化。民族地区的教师教育工作者本身应是一直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队伍,这是这支队伍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师范生主动去了解未来教育对象身处的多元文化环境,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师范生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接受系统训练时,能敏于思考适应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相关问题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特殊要义与责任。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师范生若能接受过适度的多元文化教育训练,对少数民族历史、社会与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与了解,正是为师范生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必要基础。

(二)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

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高师院校教师发展问题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质量、教师教育师资的生命质量意义重大。“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2]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教育是一个涵盖了政治问题、文化问题和教育的社会治理问题等复杂体系,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多数到广大农村中小学任教。于是作为高级知识群体的高校教师,是社会文化、教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农村教师培养诉求互换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也需做出相应的转变。关注这个群体的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有助于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事实上,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总是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该地区的教师教育工作者身处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自身专业发展也将有意无意地受到多元区域性文化的影响,因此主动辨识自身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主动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寻找自主发展的动力与条件,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在高等教育与多元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中,要求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师资具有一定的文化敏感性,不断提高自身多元文化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并主动运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正是教师教育工作者践行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最重要表现。

二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基本内涵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关注到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或教学能力的特殊性问题。例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少数民族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就是具有对课程知识进行文化分析的知识与技能。在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第一要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观;第二要扮演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教师的角色……重视和遵循人类普遍价值伦理取向,教育对象观上有教无类,文化价值观上‘和而不同’;第三要营造多元文化教育环境。在过程方法上,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营造一种研究式的教育过程与氛围。”[3]有学者提出民族地区的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利用多种方式传递不同文化特征,帮助学生从不同文化、民族的角度来构建自己的概念、主题与观念的能力;视每个学生为不同个体,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能力;尽量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能力;与学生家庭、社区交互学习的能力。”[4]还有学者将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成为教师的文化品性,并进一步指出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观念上,尽可能促进不同文化、阶层、性别与潜质的学生得到公平的对待与合理的期望,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将学生不同文化背景作为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的考虑因素之一,消除学生的喜文化背景及其学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合理地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业成就;在教学资源开发中,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开发者,要善于从民族文化中挖掘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在人际交往中个,要成为多元文化教育情境的创设者和活动的组织者。”[5]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对形塑和要求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只不过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到教师教育工作者作为高校教职人员其角色的特殊性问题。本文认为但凡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主动成为跨文化教育价值取向和在教学中具有文化敏感性的知识分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能够胜任多元文化教育教学工作,与之相关的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行动能力。而这种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教师教育工作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对多元文化教育反思性实践及相关理论探索、整合及运用的敏感性与专业性,即是教师教育工作者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主要表现。

三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行动思路

文化责任是一个国家、民族或者群体、个体对其自身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当然责任。[6]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培养问题上,教师教育工作者应是学生在教育价值选择过程中的引导者,行为规范的守护者,多元文化的弘扬者,尤其在保护、传承与创新当地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传承与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意义,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育责任的现实旨归。由于高校教师工作内容繁杂等原因,高师院校教师的教育文化责任认识不清晰等现象屡见不鲜,具体表现为未能自觉意识到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必需与可能。按照教师教育工作的实践逻辑,本文认为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形成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过程可遵循如下行动思路:

(一)“理解与澄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理解与澄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首先是要求教师教育师资具有坚定而正确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即要求教师教育师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发挥的条件,知道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缺失、偏失、遗失,有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明确多元文化教育责任与素养是教师教育师资组织与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在日常的专业实践中。意识先于行动,是实践的先决条件之一,进而增强教师教育师资主动认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育工作者们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以何种方式去影响他们的学生,那么在高师院校接受系统之前教师教育专业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用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师范生。我们已明确:在民族地区了解和熟悉社会的、宗教的、民族的、文化的、语言的等多因素对受教育者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可以让师范生入职后为学生提供差异性教学和个性化帮助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背景性知识。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接受过相关系统专业训练的师范生,在入职后的教育实践表现中将有可能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从而使教学满足多样化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因此,拥有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相关知识,是教师教育师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以解决“想做而不会做”的知识基础。

(二)“使用与管理”多元文化教育专业知识

在高师院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之时,教师教育工作者应有善于选择与运用适切的方法与手段的能力。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运用的熟练程度反映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程度的高低。多元文化教育专业知识的积累,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的学习经验、能力、才干、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及程度,以及受语言、文化、家庭和社区的价值观等多重因素影响。“使用”多元文化教育专业知识并真正意义上做到“知行合一”,需要教师教育工作者具备主动践行的勇气与底气。换言之,成为专业的多元文化专业实践者,教师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社会的、宗教的、民族的、文化的和语言的等多种因素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影响,知道如何将自身明了的经验、文化等资源整合到教学实践中;能够理解并尊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视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并能有效利用。在具体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所采用的方法,因此教师能够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善于做出适切的教学决策,并能够明晰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帮助的教学策略。“管理”涉及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运用和交流。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内涵非常丰富,教师善于将多元文化教育资源运用到学生个体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改进、课程资源开发、推进教改实践与研究中去,亦是其主动践行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重要内涵。作为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与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同等重要。于是深入民族地区实地调研,探究、整合和应用多元文化教育资源;与学生、家长、民族社区、相关教育机构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经验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反思各种可能的偏见,将多种视角和经验整合到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去。

(三)“评价-反思-回馈”多元文化教育效果

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的假设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教师能够发现这些不同并对此做出回馈。教师在学习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形成了正确的多元文化理念后,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以期对每位学生做出有效的回馈,即“文化回应教学”(culturallyresponsiveteaching),该教学法在西方国家收到广泛关注和采纳。文化回应教学意指课堂教学能够参照不同学生的文化特性,在课程和教学中考量学生文化背景与学习形态,以学生的母文化作为学习的桥梁,协助不同文化差异的学生能够有公平的机会去追求卓越的学业成绩。此种教学强调在体制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和加深对本民族或地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并和现代社会、科技、文化知识相结构,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水平。教师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设含有具体文化情境的虚拟课堂帮助师范生理解这种教学方式的真谛。在师范生的教育实习阶段,通过有相关教学经验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真实课堂情境中能够熟悉地运用“文化回应教学”等跨文化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尝试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集中在一起进行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就某一事件开展讨论,让师范生直面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偏差,增进文化理解、减少文化偏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在师范教育和师资在职培训中都应设计到多元文化的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06)》中提到:跨文化性是一个动态概念,指的是不断发展的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公平互动,以及通过对话产生共同和相互尊重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可能性。跨文化教育不能只是在正规课程中进行简单的“添加”,它需要关注作为整体的学习环境、教育过程如学校决策、师资培训、课程、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例如,据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失败,并非全是教学策略不当所致,也有教师对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抱有负面的态度和程度期待的缘故。也就是说,仅从某个单一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判断,便是机械的加减式思维。为杜绝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这种简单的加减式思维对多元文化教育效果的影响,重塑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及实施体系,提升教师教育工作者自主从事多元文化教学指导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如上述举例中所提及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师范生重新思考和审视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及其家庭的负面预设,并将此类的反思通过案例,视频等方式带入到教师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中去。“评价-反思-回馈”是教师教育工作保持专业鲜活性所必须遵循的实践逻辑:教师教育工作者主动辨识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中有悖于多元文化教育工作者专业品质的行为并加以调适。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等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其个人成长和受教育的背景及经历、当前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让师范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重视,并能够从教学中感受到相互尊重的必要性,并能够做到相互尊重。

作者:田莉 赵黎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红河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等.文化模式[M].王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3]特古斯.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少数民族教师素质的重建[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4]孟凡丽,于海波.国外更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教育研究范文6

一、美育与音乐教育的共通性

将音乐教育归属于美育的范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育与音乐教育存在着许多共通性,下面列举其中四点简要说明。

(一)情感性

美育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性。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③美育作用于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情”字。其实,“美学”“美育”概念的提出,主要涉及的就是人的感性认识和情感教育领域。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鲍姆嘉通主张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去研究人的感性认识问题,于是创立了“美学”。德国启蒙运动的美学家席勒则将美学理论应用于教育,认为要使人从感性的人上升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于是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开辟了一个新的协调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形象化情感教育领域—游戏冲动,亦即美育。从美学史和教育史的角度来看,在西方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从孔子、孟子到苏轼、朱熹,虽然没有直接谈到美育的性质问题,但都认为美和艺术可以陶情养性,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我国近代的教育家梁启超、王国维则明确提出“情感教育”和“心育”论的主张。情感性也是音乐所具有的典型特征,音乐表达着一定的情感,突出情感性是音乐教育所强调的。“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绪唤醒、主观感受与体验,离不开情感层面及其活动。它的一切活动,核心在于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情感教育。”④

(二)形象性

美育的形象性是指美育所使用的工具、手段和方式,不是抽象的理论和道德的说教,而是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形象。在美育中,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借助于具体生动的事物(如自然山水、艺术作品等),诉诸人们的听觉、视觉所引起的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当然,这个过程也包含着真、善、知识等理性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已融合在美的形象之中并化为美的感性形象体系。所以说,美育不是用概念体系去引导教育对象作抽象的思考和判断,而是用美的感性形象体系的展现来引导人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众所周知,音乐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形象为基础内容的,形象性是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流动的音响,它是创造性的、非自然性的,是抽象的、非语义性的,是模糊的、非对立性的,是表情的、非确定性的。因此,音乐要通过音乐语言高低抑扬的旋律变化,轻重缓急的节奏安排,以及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变化,塑造独特的音乐形象。”⑤

(三)愉悦性

所谓美的愉悦性是指美育依靠美的事物(包括艺术)的感染力,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并在愉悦的美的享受中使情感得到净化,心灵得到升华的一种特征,即人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如人们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阅读好的小说,游览大好河山等所产生的愉悦心情。由于音乐的审美活动具有愉悦的心理效应,因此,“寓教于乐”是音乐教育特征之一。在音乐教育中,愉悦性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那些优美的旋律以特有的艺术魄力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这种‘快乐式’的教学赋予音乐教育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引导得当,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悦耳’升华到更高层次,从而更好地感受、领悟音乐的内涵,获得更高境界的审美自由。”⑥

(四)普遍性

美育的普遍性指美育所具有的多种多样,丰富生动,可以不择时间、地点、对象和条件而普遍实施的特点。美育的普遍性表明了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点。由于音乐具有审美的功能,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就是要以审美为核心,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美,无论什么类型的音乐课都是如此。正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言:“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⑦

二、美育与素质教育及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人的素质是一个系统整体。何为素质教育,目前国内教育界对其内涵所指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众多的研究中,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从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即发展层次对“素质”进行界定,将素质的构成分为三类:生理性素质(包括生理特征和生理机能特征等)、心理性素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和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社会文化性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这样把素质分类与素质发展水平一致起来。这种分法早已为许多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所认可,并且运用于实际研究中。例如,在心理学领域,苏联心理学家阿•尼•列昂节夫认为人们很容易从“生物水平”“心理水平”“社会水平”来对人进行研究,“这些水平的存在,就提出了使心理水平与生物水平、社会水平联系起来的内部关系”。⑧这三个方面的素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协同构成人的素质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素质是以人(个体、群体)先天的自然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传统)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和质量水平。它既指人的身心发展潜能,也指社会文化因素在人身心结构中的积淀与内化。美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美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审美素质,主要包括审美能力素质和审美境界即审美精神素质的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欣赏、创造、评判能力,提高审美境界,走向一种审美的超越和自由、创造的人生。由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美育中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这种音乐教育在作用于素质教育时往往遵循这样的思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此通向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即培养审美素质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审美素质的培养可以通向其他素质的教育,也就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而达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然音乐审美素质能力的培养是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那么音乐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等必然都要围绕音乐审美这一“核心”进行。在音乐教育性质方面,“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它具有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它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⑨音乐教育的功能同样也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审美功能决定了音乐其他功能的实现。对于音乐教育的价值定位基于同样的逻辑思路。“只有实现了审美价值前提下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同理,只有实现了审美价值前提下的艺术课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课程。因此,我们在探讨音乐课程的价值时,就没有必要将其作为课程价值中的某一条例列出来,与其他方面价值相提并论。”⑩可见,创造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都是审美价值派生的。既然音乐教育的性质、功能、价值都定位在审美方面,那么,音乐教育的目标理所当然也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人。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都有一个目标,即育人。但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于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⑪当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目标确定后,选择美的音乐作品是音乐教育内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⑫在这里,能够唤起美感的音乐作品(歌曲和乐曲)是音乐审美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音乐作品的选择要体现在音乐的精品美、思想内涵美、现实生活美等方面。从这个标准出发,音乐教学所选内容应属于富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美的中外音乐艺术精品。

三、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及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毋庸置疑,音乐教育对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都将产生特定的作用。在生理素质方面,身体行为在音乐中广泛存在,为了产生声音,人们要学会灵活运用身体中的手指、嘴、肺、横膈膜等,这便是身体行为。在歌唱中,声音就要由喉头与肺来产生,在乐器演奏中,乐器的演奏技术也会涉及身体行为。既然身体行为存在于音乐行为中,那么,音乐及其教育必然会对人的身体素质产生作用。研究表明,音乐作用于人的听觉、视觉、动觉会影响人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呼吸、血液循环、肌肉的张弛等。在心理素质方面,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作用于人的心理而实现其价值的,如振奋、松弛、理智、悦人、认识、想象等。在社会文化素质方面,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个体存在的“母体”。通过音乐教育我们可以了解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内容。实际上,“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只能说明可以通过音乐教育达到美育的目的,但不能说明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美育来设定,音乐教育并非仅仅具有美育的功能,它还有其他的非审美功能。这些非审美功能涉及人生的诸多方面,如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等,它可以对受教育者的心灵发生影响和作用,这些非审美功能的效用也是容易理解的,如给人以理想,给人以教谕,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等。审美素质能力的培养不能涵盖音乐教育的全部,还有其他非审美素质的培养。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的性质始终是审美与非审美的融合统一,音乐教育不能只讲审美而排除非审美的内容,音乐教育既能实现学校美育的部分功能,又有不属于美育任务的教化、认识功能,既是美育内容的一部分,又非“美育”一词所能涵盖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交叉融合的关系,不能画等号。如果以美育来规范、界定音乐教育,必然会遮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价值的存在。因此,从素质教育角度来审视音乐教育,其内涵不仅包含美育的内容,亦包含美育之外的内容,而这又带来了音乐教育的性质、内容、目标等方面的变化。首先,从性质来看,因为音乐教育是一种人类音乐文化得以保存、传递、延续、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所以社会文化素质培养是音乐教育的重心和导向。音乐中的乐谱、乐器,音乐的观念、音乐表演、音乐审美心理、风俗等都体现了文化的特性,都包含了人的因素。音乐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传承功能将作用于人并形成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在这里,社会文化素质包含了审美素质,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形成并成为社会文化素质的一部分。因此,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的性质可以理解为: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通过“音声、概念、行为”来理解音乐所承载的人类社会文化,以此提高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并作用和影响于人的生理性素质和心理性素质,从而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从教育目标来看,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都是以“育人”作为培养目标,但“育人”的内涵十分丰富,在这个方面,二者存在着不同。前者着重审美活动的教育,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境界,提高受教育者审美素质,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后者是以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包含审美素质)为导向,通过音乐对人进行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在这里,我们可以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导向去“联通”其他素质。究其原因有三:第一,这是由素质的结构所决定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受到社会的文化影响而发展,因为不论人们从事何种职业,承担何种社会角色,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有效地感受和理解生活、参与社会生活,都必须具备所处的社会文化所要求的基本道德、智能、情感素质。在素质分类的“要素说”中,实际上也是按照社会文化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和规范建立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二,可以超越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中,仅以审美素质作为核心进行素质教育的狭隘性。因为社会文化素质包含审美素质,即审美素质是社会文化素质的一部分,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导向的音乐教育必定包含了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这必将拓展音乐教育的内涵。第三,音乐自身体现着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因为音乐是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音乐,人们可以理解社会、政治、经济、语言、宗教等人类行为及其所反映出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因此,“要想了解一个文化和社会的模式怎样通过人类组织起来的音响形式而体现出来,就必须掌握这种音乐在其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相应证据。”⑬所以说,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目标是通过音乐去了解、认知音乐中所蕴含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并将这些富有人文知识、人文意义、人文精神的内涵内化于个体的行为中,从而影响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后,在音乐教育的内容方面,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与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其内容、范围也不尽相同。前者主要是选择“美”的音乐作品来唤起、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后者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多元化音乐内容选择,因为音乐自身就是一个复合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认为音乐存在着十种功能:情绪表现、审美欣赏、娱乐、交流、符号象征、身体反应、强化对社会的遵守、树立社会机构和宗教仪式的权威、为文化的延续和稳定服务、促进社会的凝聚。音乐中所蕴含的这些功能是审美所无法涵盖的,审美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美育的内容无法涵盖音乐教育的全部,以美育内容替代音乐教育内容将会遮蔽音乐自身的功能和价值,而使得音乐教育附属于美育,带来音乐教育内容选择的狭隘性,这与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相悖离。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因此,在音乐教育的内容选择方面,要根据音乐的功能与人的素质的关系进行选择,而非仅仅选择“美”的音乐作品。社会上有丰富多彩的体现人类社会文化的音乐,所以说,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内容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是以人们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也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包含了人的各个方面素质的内容。当今的教育学研究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这其实也是素质教育转型下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音乐教育的内容选择是一种关乎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它所选择的内容亦包含了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容,如伦理道德的、社会规范的、文化传统的等等,这无疑将会超越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仅仅关注审美素质方面的内容,从而丰富和拓展音乐教育的内容。

结语

将音乐教育纳入美育的范畴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有效性”,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及其践行,教育的“核心素养”又被当今教育界所提出和实施。在当今教育发展趋势下,仅仅将音乐教育视为“审美教育”已无法适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及其音乐教育哲学发展的需要,如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批判,以及当今“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构建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等问题,对仅仅将音乐教育视为美育来说是无法解答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跳出仅仅将音乐教育视为美育组成部分的藩篱,而走向一种真正以素质教育本体与音乐教育本体相融合的教育发展之路,这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应然诉求。

作者:刘小红 单位:江苏盐城师范学院

注释

①②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③转引自顾建华、张占国主编《美学与美育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④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⑤同注④。

⑥同注④,第24页。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⑧〔苏〕阿•尼•列昂节夫著、李沂等译《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75页。

⑨同注④,第15页。

⑩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⑪同注⑦,第10—11页。

教育研究范文7

心理资本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心理学家路桑斯在研究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资本主要有二维说、三维说、四维说等。随着研究的进展,心理资本四维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路桑斯认为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是希望、乐观、自我效能感和韧性。路桑斯的这一观点得到许多研究者的验证。本文以四维说为理论依据,从心理资本的四维度视角研究艺术教育优化策略。

二、当前艺术教育模式下学生心理资本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教育不全面,致使学生遇事缺乏希望

由于艺术类专业没有固定的就业方向,大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以及怎样工作。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合理的规划,对未来没有很高的期望。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习惯寻求亲友的帮助,并不主动思考解决方式,缺乏希望感。

(二)学校不注重学生情绪调节控制,导致学生面对困难较为悲观

当前我国艺术教育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忽略学生情绪的调节控制,致使学生由于一件作品没做好,或者一次比赛失利就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悲观情绪。很多学生在无法完成任务时认为是自己能力有限,从而丧失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斗志。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校园环境较为单一,导致自我效能感较低

由于艺术教育专业性强,对文化课要求较低,导致当前教育方式下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充分,艺术专业技能提升难度较大,致使学生没有足够勇气超越自我。同时由于当前的就业形势使艺术类大学生感到较大的压力,他们普遍对自己评价偏低。

(四)锻炼韧性活动少,学生遇困难易放弃

当前的艺术教育对学生韧性等关注度不高,使得一些艺术院校对与锻炼学生韧性活动组织较少。学生在经历挫折后难以自拔,心理恢复周期较长,有的甚至停止积极进取,降低自己的追求,随遇而安。这种韧性不足的表现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未来发展,严重影响艺术教育水平。

三、心理资本视角下的艺术教育策略

(一)帮助学生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切实可行的目标可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艺术类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增强学生努力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韧性。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增强艺术类大学生动机和行动力的重要保证。学校就业指导处教师应帮助学生依照自己的客观条件调整就业期望和就业观念。教师要帮学生分析实现目标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提前思考解决办法。同时让学生清楚实现目标不只有一条途径,引导学生思考多种达到目标的方式,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促进学生继续发展进步。

(二)给予艺术类大学生更多的社会支持

艺术院校应为艺术类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的冒险精神,提高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学校可以尝试给学生开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等方面的课程,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可以将学生管理工作分散到各个教师身上,以提高学生辅导工作的针对性。此外,应多组织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活动,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求职中的问题,分析就业形势和专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提高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

(三)构建全面培养的校园环境

首先,要改革陈旧老套的艺术类大学生培养方案,给予艺术类大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高校应将固定的教育制度改变为随着艺术类学生个人情况和社会需求而进行调整的动态教育制度。让艺术类学生在充分了解课程所适用的职业范围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这有利于增加专业学习的灵活性,减少职业规划的盲目性。其次,要更重视对艺术类大学生基础文化的培养。艺术类大学生本身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在高校课程设计中要重视文化课的教育,让艺术类大学生充分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再次,要多组织校园活动,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艺术类大学生需要比科研型学生更了解社会环境。艺术院校应多组织校园活动,挖掘艺术类大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四)丰富艺术类大学生的经历

改变艺术类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使艺术类大学的课堂变为研究型学习的课堂,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互相讨论的课堂氛围。这样有助于在相互协作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同时,就业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艺术类大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增加阅历和增长知识。学校应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在专业相关领域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提高对自己专业技能的认知度和自信心。

四、结语

教育研究范文8

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开放教育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创业教育符合“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能力为本”的育人理念,“实践为重”的职业需求,实现创业教育的根本转变需要依靠创业文化这一力量引擎。文章以湖州广播电视大学(简称湖州电大)为例,阐明构建崇尚创业的价值文化,推动创业的行为文化,激励创业的环境文化的有效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开放教育创业文化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众创时代;开放教育转型发展;创业教育;创业文化;品牌建设

当前,我国已进入众创时代,创新创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根据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教职成[2016]2号)都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校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具体意见。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如何主动顺应众创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把“加强创业教育建设创业文化培养创业人才推动大众创业”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深化探索,更好地满足普通民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创业需求,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保障,既是开放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的基本目标。

一、创业教育、创业文化与开放教育转型发展

开放教育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是应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战略重心转移急需各类人才而产生,也应以党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变化。广播电视大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开放教育的功能定位也逐步从以学历补偿为主向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重要支撑转变;尤其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开放教育更应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从自身的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按照差别化的思路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家园”建设,让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

(一)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大学生创业教育最早出现于美国。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尔斯•梅斯首次引入了一门叫做“新创企业管理”的创业课程。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创业学成为美国高校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1]6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倡导创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技能。1998年,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提出,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和重要内容[2]6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逐渐引起我国高校教育界的关注。1998年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是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肇始。2002年,由教育部牵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启动实施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6年,教育部对试点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推广,并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出版《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一书。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进入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高校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层面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驱动创新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进入深入推进阶段。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不断推进创业教育改革,纷纷推出新的举措,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构建基于创业意识与价值教育、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创业文化与创新教育、实训模拟与实践教育、孵化培育与实战教育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式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生动的工作局面。

(二)创业教育的内涵特征

目前,国内外学者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和观点表述不尽相同。2006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一书,强调学校创业教育从教育对象看是全体学生;从教育目的看主要是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创业兴趣,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主;从创业教育的特点看具有实践性、持续性和终身教育的特征[3]1417。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笔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开放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指向,是素质教育的本源回归。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办学精神;既是一项教育内容,也是一种教育模式。它改变了过去重业务教学轻思想教育,重书本理论轻社会实践,重知识传播轻技能培养等弊端。具体体现了以下特性:1.创业教育凸现“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创业教育契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等教育核心理念,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坚持思想引领是前提。个人创业梦汇聚就可成就“中国梦”,个人创业梦只有助力中国梦,才能事半功倍、梦想成真。对此,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只有始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培养、心理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受教育者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心系国家和民族,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唱响时代主旋律,才能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创业的持久动力;只有将社会责任的基因根植于创新创业的实践土壤,强化包括社会责任在内的优秀创业观念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形成高尚的创业境界和道德人格,为梦想助力。2.创业教育强调“能力为本”的育人理念能力为本教育思潮,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股世界范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思潮,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90年代初介绍到中国。它以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的具有实际职业能力的劳动者为根本目的[5]6872。开放教育主要面向普通社会民众,属于职业教育、终身教育范畴,不但注重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更加注重受教育者职业发展能力的后续培养。而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更加贴近,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有利于从根本上缩小学校与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差距。总之,创业教育与单纯的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思想教育有区别,是一种基于综合素质基础上的开拓性素质的发掘与提升[6]2833。3.创业教育符合“实践为重”的职业需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创业人才,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教育的责任。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7]而创业教育体现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实践导向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既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也体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基本要求。比如,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方法,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育人路子;比如,倡导和推动教师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再比如,要求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实验实训环节,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业技能。

(三)创业文化的育人功能

加强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实现创业教育的根本转变需要依靠创业文化这一力量引擎。创业文化是指全体师生普遍认同的与创业有关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环境氛围和制度机制的总和,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文化对大学生具有价值导向、目标激励、人格完善、开发潜能等功能,在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发挥引领和驱动作用,是诸多育人要素中渗透力最强、作用持久的一种教育力量。(1)创业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创业文化的指向是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这对于引导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增强强烈的创业意识,培育浓厚的创业兴趣,激发持久的创业动机,增强由内而外的创业自觉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2)创业文化的目标激励功能。创业一旦成为职业生涯目标,创业文化一旦被受众接受,就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牵引力和内动力,激发和促进大学生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并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自觉投身到大众创业的洪流中去,增强“追逐中国梦、实现个人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自豪感。(3)创业文化的人格完善功能。创业艰难且极具挑战性,开弓没有回头箭,这对创业者的适应性、合作性、坚韧性、抗压性等心理品质有一定的要求。一个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情感体验和心理品质,从容面对竞争与挑战、成功与挫折,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创业文化的潜能开发功能。创业文化环境是重要的隐性课程,是潜能开发的重要条件。多样的创业训练活动、丰富的创业实践体验、深厚的创业文化熏陶,对于锻炼大学生的创业心智,开启他们的创业智慧,激活他们的创业潜能,促进他们创业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往往起到教学主渠道达不到的意外效果。

二、构建创业文化助推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路径

近几年来,湖州电大高度重视开放教育创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形成了“学历+技能+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业教育中注重发挥创业文化的育人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注重从思想引领、活动推动、氛围营造等方面着手,不断深化探索,统筹推进创业价值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建设。湖州电大“创业家园”入选全省电大开放教育文化建设品牌。

1.培育形成“崇德尚能”校训与“学历+技能+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崇尚大学生创业的价值文化

从大学创业教育的内源性要素来看,具有创业精神的历史传统及其办学理念毫无疑问构成了创业教育发展的文化核心,也是构成整个创业型大学的精神内核,制约着一系列制度、物质和行为等文化要素的发展,是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因[8]3439。湖州电大在办学过程中,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培育形成并一直秉持“崇德尚能”的校训。学校结合开展“深化改革改什么,转型发展转什么,服务地方做什么”系列教育思想大讨论,始终把强化实践性和职业性作为开放教育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加强创业教育、强化技能素质、引导推动创业作为衡量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创业实践相结合。2010年,针对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项目,学校提出“学历+技能+创业”的多元化培育模式,把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人才培育体系。目前,这一模式已覆盖开放教育全领域,崇尚创业的价值理念和育人模式已扎根于教学双方的思想和行动。当前,学校根据深入推进创业教育的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正在筹建创业学院,将进一步把崇尚创业的价值文化弘扬光大。

2.搭建“综合素质+创业能力”提升的活动载体,构建推动大学生创业的行为文化

创业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影响学生素质培养最直接的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学生对创业文化最直接的体验[9]6569。近年来,湖州电大以“创业人文教育课程化、创业技能培训证书化、创业实践活动基地化”三位一体的主题活动为抓手,着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1)把创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创业教育课程化。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网络课程,积极构建形式多样的创业课程,并把创业课程纳入课程教育体系,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高度融合。2011年,学校面向在校大学生及社会民众,推出“创业大讲堂”普训式项目,编排形成了创业意识类、创业技能类、创业知识拓展类课程菜单百余讲,邀请院士专家作“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专题讲座。到目前为止,累计举办“创业大讲堂”500余场,开发网络教育微课65门。比如,2015年,学校引进了尔雅通识创业类在线课程,创设了开放教育大学生专利发明兴趣班,开展创新思维系列讲座。(2)把创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推动创业培训证书化。积极鼓励开放教育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考试,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面向在册学生,每年组织开展物流师、营销师、心理咨询师、机修钳工、焊工、汽车维修工、维修电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考试,仅2014年,就有226位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学校面向有一定创业基础的在读大学生,开展IYB创业培训及鉴定工作,2013年有22名创业基地负责人获得相关证书。(3)把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创业实践活动基地化。学校高度重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把推动创业实践作为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土壤。一方面,用好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实训平台资源,同时按照产业功能、地域分布、教学项目等要求,遴选出一批龙头企业,作为学校教学实践基地;另一方面,自2011年以来,在大学生经营实体中遴选、培育、认定了48家创业实践基地,在创业指导、实验设施等方面给予扶持,使之较好地发挥孵化辐射作用。

3.营造“创业舆论引导+创业群体示范”的良好氛围,构建激励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文化

文化的功能在于能把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蕴含教育意图的环境氛围,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对此,学校注重在创业宣传、标识凝练、群体选树上等方面,加强环境文化建设。(1)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通过校内外各种媒体宣传、组织开展校内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创业理念、创业形势、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的宣传。2015年,学校结合毕业典礼,隆重召开了首批“创业之星”评选表彰大会。学校校长专题作“引领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主题报告,进行宣讲推动。(2)注重文化标识凝练。文化标识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的具体体现。湖州电大与湖职院共建以来,学校标识由“品”字形的三个方块构成,既体现了“立德树人、质量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也强调了“学历+技能+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标识造型底部的蓝色方块庄重沉稳、如同基石,寓意创业离不开坚固的基础。两个红色方块富有朝气活力,如同扳手和灵动的双翼,既寓意着创业之精神,也体现了创业技能之要求,是“崇德尚能”校训的高度诠释。(3)重视创业群体选树。制定了“开放教育创业之星评选办法”“农民大学生新苗奖评选办法”,通过发掘、培育和评选,涌现出一大批大学生创业先进群体,编辑形成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激扬青春首届领军型农民大学生风采录》《创业典型案例》等教材,作为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的必备教材。并组织相关活动,让大学生创业典型进行“现身说法”,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比如大学生创业典型费明峰,2009年创办明峰湖羊养殖场,后成立湖羊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从8名社员发展到118名社员,带动了470户本地农户创业致富。2011年注册了“明峰”牌湖羊商标。2014年还把湖羊繁殖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成为远近有名的土专家和带头人。2014年,被农业部确认为“全国十佳农民”候选人,中央电视台对他的创业事迹进行了录播。

三、加强开放教育创业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

创业文化品牌建设的实践表明,“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学校教育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开放教育创业文化品牌建设要有生命力、推动力、聚合力、支撑力,必须紧贴时展和人才成长需要,找准短板,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目标引领、整合资源、协同推进、要素保障,积极回应“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共同将创业教育引向深入,奏响创新创业的时代主旋律。

1.创业文化品牌建设要有生命力,必须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坚持目标引领、立德树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其实质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任何一种教育具备合法性的重要前提,它决定着一种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式。”[10]2943对应于创业文化的培育与建设,也必须以解决这一基本问题为出发点。针对时展对技能型、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人才成长的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才成长作为首要追求,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业实践能力,使创业教育成为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走出一条与技能素质提升、社会实践结合的差异化办学路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针对开放教育成人职业发展的需要,坚持把创业教育、创业活动、创业服务贯穿于育人工作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念、健全的创业人格和高尚的创业追求,强化创业在助力中国梦中的社会责任,发挥文化在引领大学生创业中的导航作用。

2.创业文化品牌建设要有推动力,必须以矛盾问题为导向,坚持深化改革、补齐短板,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马克思曾经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坚持从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目标不优化、内容不系统、机制不健全、特色不鲜明、整合欠有力等问题出发,找准创业文化背后隐藏的短板,以深化创业教育改革为动力,从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指导服务支持体系等方面完善顶层设计,加大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力度,全方位优化推进,着力重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一步彰显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特点。通过创业教育机制得到最优化设计,通过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得到最优化定位,通过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得到最优化处理,通过创业教育方法得到最优化选择,通过创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得到最优化利用,通过创业教育环境得到最佳改善等,实现更高的创业教育质量[11]119124。只有坚持改革推动,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教法、加强师资力量、改进帮扶指导,并以教学实践基地与创业基地为平台,放大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突破人才培养短板,创业文化建设才有生机活力,才能取得实效。

3.创业文化品牌建设要有聚合力,必须以协同整合为导向,坚持多方发力、整合资源,解决好“如何联动推进”的问题

创业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社会、高校和企业各个方面的支持,必须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集聚社会各方面创业教育的优质资源,统筹推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只有完善协同联动的推进机制,大力推进教学单位与用人单位“双元制”办学,加强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走政产学研、产教融合的协同路子,才能为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资源,进一步把创业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形成内外协同、共同推进开放教育创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合力。

4.创业文化品牌建设要有支撑力,必须以服务支持为导向,坚持政策帮扶、要素保证,解决好“如何扶持保障”的问题

制度文化是创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围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标,从创业师资队伍、创业资金引导、创业制度支持各要素,健全完善支持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制度,这对于保障创业教育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以及大学生创业的长期、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注重总结已有的经验,对创业教育实践的好做法,要以制度的形成固定下来;另一方面要加大并鼓励对创业相关政策的研究和推动力度。比如,针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短板’就是创业师资匮乏”[12],“专业类创业师资的缺失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2]147153,迫切需要健全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办法。通过选送教师到境内外知名高校进修、企业见习锻炼等方式,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科研交流,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强一支专兼职的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从技术咨询到管理创新的全方位指导,以强化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比如,会同财政、金融等部门,制定出台大学生创业金融扶持计划,解决创业引导资金问题。再比如,探索将专利发明等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转换成学分的机制,以及扶持创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初创期遇到的各种困难。

作者:叶主 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晓慧.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2]丁钢.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诉求与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5(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0-05-13)[2016-03-02].

[5]姚纪欢.新思路、新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及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6]罗志敏,夏人青.高等创业教育的本质与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1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1998-08-29)[2016-03-16].

[8]黄兆信,赵国靖,唐闻捷.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5(7).

[9]芮鸿岩,杨桂元,林刚.大学创业文化的培育路径探析[J].文化建设,2010(9).

[10]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