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中的以人为本与解放思想

教育发展中的以人为本与解放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新世纪头20年我国教育工作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规划纲要》把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强调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教育的工作思路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照《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现行的教育尚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有些方面与《规划纲要》的精神是相背离的。有些人不知道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变味”了,教育放弃了教育,成了“目中无人”的教育,捆绑了学生的手脚,束缚了学生的大脑,教育追求的目标发生了偏差。人们惊呼“教育迷茫了”,教育迷失了方向。走出教育的迷茫,让教育回归教育,是国人的期盼,刻不容缓。

一、从教育的“变味”到教育回归教育

教育的本意包括向教育对象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格两个方面。中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提出的“传道、授业、解惑”揭示了教育的完整内涵。然而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级学校的建立,教育常常被异化了,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了。许多学校在教学中普遍以知识为本,似乎传授了知识,就完成了教育任务,学生有了知识就是人才了,而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教育的育人功能被逐渐淡化了,教育逐渐退化为教学,教学又退化为教书,教书又逐渐退化为仅仅是传授知识。早在200多年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强调了“教学的教育性”,即教师不能只顾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中注重育人。他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我认为一个人或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育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则强调,“教育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德性”,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品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教育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些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其中学会做人最重要。但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教育过度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教育的本质———育人的问题。学校教会学生掌握了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不少国家出现了“新人类”、“新新人类”、“没有责任的一代”,他们尽情地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成果,一味地贪图享乐、追求金钱,个人主义膨胀,社会责任感不强,“人被物化了”,“落入商品拜物教的原始境况之中”。于是社会学家发出了“人不见了”,“人越来越不像人了”的警告。他们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教育的失误”。教育的终点只是教会人“如何而生”,即给学生许多知识、技能,但是没有教学生“为何而生”,缺乏人文教育,缺乏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西方国家的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20世纪教育的最大失误是“人不见了”,21世纪的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唤回失去的人”,他们竭力倡导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西方国家“人不见了”的教训和“唤回失去的人”的觉醒,对我国教育有极大的警示作用。我国的教育近年来在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也“变味”了,教育只是教学,教学只是教书,教书只是灌输知识、布置作业和考试。现在有些中小学把学生当作考试的机器,当作学校追名逐利的工具。教育变味了,变得以考分为本,非育人为本,把诲人的教育变成了毁人的教育,教书不教人,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忘掉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因为高分可以进名校,名校待遇高、地位高。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导致不少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厌学情绪严重,道德品质沦丧,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长此以往,也会出现“人不见了”的悲剧。

我国的教育必须走出迷茫的困境,回归理性,把育人放在首位,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使教育真正成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为此,必须去功利化、去学校等级制、去资源分配不公,改变“读书———考试———高分———名校———高待遇”的线路图,切实把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从教育的“目中无人”到教育的以人为本

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学校里即是教师和学生。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我们把教师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权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过分强调了培养人才的共性,而忽视了培养人才的个性;过分强调了知识传授的灌输性,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有些教师的心目中只有传授知识,而忽视了接受知识的对象———学生,不顾学生要不要听、听进去没有,不顾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只顾在课堂上千篇一律地照本宣科,见书不见人。现代教育技术发达后,有些教师只顾放PPT。过去是让学生抄黑板,现在演变为让学生抄PPT,在书上“划杠杠”。“目中无人”就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口袋和考试的工具,没有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据了解,在一些应试教育严重的中小学,有些教师目中只有书,只有分数,没有学生。教师逼着学生做作业,必须百分之百正确,错一罚十、错一罚百。若考试成绩不好,在全班“示众”。每次考完后,教师在全班公布每个人的考分,学生坐在下面“心惊肉跳”、浑身发抖。他们没有把学生当作人,而是当作工具,当作“出气筒”。因为学生考不好,教师要受批评,扣奖金,于是把气出到学生头上。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源是教育评价制度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考评学校的好差看升学率,按考分排名次,学校考评教师也是看其所教班级的考分,于是教师逼着学生必须考高分,一级逼一级,逼得学生人不像人,成了读书、做作业、考试的工具。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少家长也是“目中无人”。尽管他们是孩子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没有把孩子当作“人”,而是当作装知识的口袋、考试的工具。比如,有些家长强迫孩子学不喜欢学的东西,做不喜欢做的事情,逼着他们必须学这个学那个,必须考多少分,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日,没完没了地学习,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在家里也不做任何家务,只是学习。有位年轻的妈妈为了应付“小升初”残酷的竞争,从女儿小学二年级起就为她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每天从早上8点安排到晚上9点,双休日也不让孩子休息。结果事与愿违,孩子厌学了、反抗了。妈妈怒道:“我图什么呀,还不是为了你吗!我花那么多钱,每天陪着你学习,你学不好,就进不了重点中学,我的面子往哪儿放呀!”女儿也被激怒了:“你就知道自己、自己的面子、你的钱、你的时间,你怎么不想想我,我也是一个人呀!”由此可见,学校中存在,教师中存在,家长中也存在“目中无人”。教育的“目中无人”在大学里也存在,不过表现形式不同。大学是什么?人们公认“大学有大师,大学有大楼,大学有大雅”,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往往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大学生。大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大学生。正因为有大学生才叫大学,否则就应叫科研所、研究院。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大学生。但不少学校的主要精力、教授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培育学生身上,而是放在科研、项目上,注重出成果,忽视出人才,只顾从学科专业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只顾传授系统知识,而不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顾学生的特点、个性,学生要不要学、学习效果如何不闻不问。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人的成长规律。《规划纲要》提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激励学生自觉地学、努力地学。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关键在内因。同样,培育学生主要靠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要“目中有人”。#p#分页标题#e#

教育要“目中有人”,就是指目中要有学生,心中装有学生。办教育、办学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育应从“目中无人”回归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教育不能仅关注受教育者的知识和分数,更重要的是关注受教育者的做人和成人。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他还说:“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具有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的人。”这段精辟的论述,深刻地表明教育必须把教会做人放在第一位,学生必须把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

三、从教育束缚学生到解放学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上级对下级“统、包、管”,下级对上级“等、靠、要”,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在教育领域也是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在教学上搞统一的教学模式,中小学同一个班级,大学同一个专业,学生学习内容完全一样。学生学什么,何时学,跟谁学,全都由学校统一安排,实施刚性的教学计划,学生没有选择权。学生学的教材,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的统编教材。每门课都是必修课,不论学生喜不喜欢都必须学,必须参加考试,不及格就补考,补考不及格就处分。总之,把所有的学生都放在一个模子里来铸造,用一张图纸来生产,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把培养人等同于生产物质产品。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因材施教”,我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文件中也强调“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但多数学校没有落实,没有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发达国家做得比我们好一些。他们的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课余活动,中学就开设选修课,由学生自由选择,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除部分核心课程必修外,其余由学生自选。至今,我国的中小学基本上是规定性的必修课,加上严重的应试教育,繁重的作业把学生捆绑得紧紧的,频繁的考试更是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原来在幼儿园、小学还有点兴趣爱好和专长特长的学生,到了中学,为了应付作业、考试,这些都全然消失了。

我国的大学教育比起中小学教育,也宽松不到哪里去。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大部分课程仍是必修课,学生能自由选择的课程和学分并不多,真正能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学习的更少。高等学校有比较明确的专业取向,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但学生的基础、个性、兴趣爱好是不同的,进校后却集中统一培养,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国为何很难培养出大师级人才?原因之一是有才华的人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不能按自己的兴趣、要求去学习和研究,手脚被捆绑,大脑被束缚。

《规划纲要》提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我国许多高校的现状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同样的教育,而不是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共性培养制约了个性发展。培养人才不能像生产产品一样,靠一个模子、一张图纸、一把尺子,因为人是有思维的、有个性的,是千差万别的,必须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计划,要摸清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在哪里,与学生一起商量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

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要为学生松绑,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为他们创造条件参加科研项目,给优秀生配备指导教师。

我国现有1200多所高职(专科)院校,它们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地。许多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应创新培养模式,而不能把他们束缚在一个模子里。教育不是为了束缚学生,而是要唤醒学生、解放学生,释放学生的优质潜能。最近我在自己任职的上海一所民办高职院校采取了四条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是树立“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育人育能放在首位,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我们把教育分为育智、育能、育人三大块。育人方面,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克服只重智力教育的倾向),增强学生情商(克服只重智商教育的倾向)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组织教学计划。二是在教学模式上,确定核心课程,放开选修课程。全校确定思想政治和外语为核心课程(必修),每个专业再各自确定3-4门核心课程(必修),其余10多门课程完全由学生自选。核心课程是指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也可从多门中选修,让学生有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选择权。三是分流培养,因人而异。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人的思维能力、兴趣特长是不相同的。因此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因人而异,分流培养。如我校开展军训营活动,学生自愿报名,主要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组织纪律性及国防意识,凡坚持完成一个学期的培训任务,考核合格就作为一门课程,给一定的学分。有的学生参加科技、体育、文艺等方面的社团活动,达到一定的课时,经考核合格,就作为一门课程,给一定的学分。有些公共课程如外语、数学等可以按难易程度编几本教材,供学生选择,难度大的学分多,难度小的学分少。有些学生喜欢实践和动手,可以到企业实习,参加管理工作和劳动,我们也将之纳入育能教育模块,给予一定的学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四是总分控制,学分互换。我们要求学生在三年内必须学满120学分方可毕业,育智部分(专业学习)占30%,育能部分占40%,育人部分占30%。学校把所有开设的课程折算成学分,向学生公布,除核心课程必修,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外,其余课程可以任选,可以课程互换、学分互换,只要达到总分120学分即可。比如学生只要考得市级相关能力和专业的证书就可以给予一定的学分,凡参加校内、市内有关项目竞赛的获奖者,都给予一定的学分。专业课程学习能否合格获得学分,取决于平时学习态度和考试成绩两方面,各占30%和70%。这样才能促进学风建设,提高育人效果。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切实改变“变味”的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切实改变“目中无人”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切实改变束缚学生的教育,把学生解放出来,真正把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充分开发出来。#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