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分类的特点及对策

中职教育分类的特点及对策

作者:沈彬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一、分类教学的内涵

(一)概念界定

分类教学是相对于整齐划一的传统教学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根据受教育者的目标需求、岗位趋向、个体特性与差异、发展潜能等,分类制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分类实施教学。(1)“分类教学”的界定。分类教学是分流管理和分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对专业群的学生在共同的宽基础下,按其意愿逐级分流进行分类培养与指导,实现不同的发展目标,对具有同一发展目标的学生按基础分层次进行教学。(2)“分流”的界定。分流是将具有个性发展目标的学生从具有共性培养形式的群体中分离出来,按其确定的发展目标进行培养和教学。逐级分流的出发点,一是为解决专业宽口径和专门人才之间的矛盾;二是为克服学生发展目标的不确定性的困难,使其得到在发展中不断调整的机会,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3)“分层”的界定。分层是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品质、认知基础和发展潜能等方面的差异,分层次进行教学。

(二)运行框架

新生按专业大类招生,属于同一个总体大目标,按入学时的基础分层次教学;这一阶段以文化基础教学为主,同一专业大类的教学内容相同,教学要求则因学习的层次有别。一年后按升学和就业两种方向进行分流,分别进行升学预备教学和就业预备教学;这一阶段以专业基础教学为主,属于专业群的宽基础教学阶段。第三学期结束时,对就业类学生再按专门化方向作进一步分流,而升学类学生则在第一次分流时就一步到位,各阶段均实行分层教学。

二、分类教学的特点

分类教学具有五个特点:第一,尊重个性,满足不同发展需要。人的发展目标具有多样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具有多样性,分类教学就是向顾客提供最合适、最优质的教育。第二,开发差异,教学机会人人均等。个体间较大的差异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试图消除差异,既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更违背了教学机会均等原则,实际上最终也不可能消除差异。分类教学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把学生间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充分发掘差异中所蕴含的潜能,适度地张扬个性,通过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学习成功的机会。第三,动态开放,主攻方向自主调整。分类教学将教学对象按发展目标逐级分流、按学习基础分层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对象进行相应的分类,形成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和可以动态流动的系统,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发展目标,选择教学对象类别和教学内容目标,这种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运行中不断改变或调整。第四,成功激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开发。实行分层教学后,各发展方向之间和各层次的学生之间相互牵制小,学习的起点和目标不同,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的激励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成功的激励不仅促进再学习和进一步提高,在争取成功和尝试成功中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驱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得到同步开发。第五,重视综合素质,兼顾职业和专业能力。分类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着眼于职业能力而不是仅仅限于专业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群而不是仅仅针对某一特定岗位的适应性。

三、分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管理策略

1.建立分类教学的管理体制。我校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二级管理,为分类教学提供了组织保障。学校现设立五个专业部,升学预备班为单独的专业部,教务处负责全校教学管理制度等文件的制订,同时教务处代表学校对各专业部指导、督促和协调作用,专业部负责相关专业的教学实施。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基础上,制订与分类教学模式和二级管理体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1)各专业群按宽基础和模块式教学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并制订出相应层次的课程标准。(2)二级分流和逐步定向相适应的学籍管理制度,行政班和授课班组建规定,学生分流、分层的实施办法和操作流程,分流和分层调整的申请、审批、实施细则,学生选课、选模块、选班制度。(3)与分层教学相配套的课堂教学常规、实践教学常规、教学评价制度、教师教学业务考核制度和实施细则等。

2.制定分类的方法与程序。分类是分类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分类教学组织的依据,它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类取决于教学对象的分类。

(1)教学对象的分类:教学对象分类包括按目标分流和按差异分层两条主线,发展目标和基础差异分别是这两条主线的分类基准。按目标分流是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意向进行两级分流,个人的发展目标意向是分类的标准和基点。首先是根据宏观目标把学生分为升学和就业两大类,然后再对就业类学生按职业岗位群(专业群)和职业定向(专业方向)分成若干类。这两次分流分别在第二和第三学期末进行,在第三和第四学期初执行,学生可以在分流前提出分流申请。按基础分层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把具有同一发展目标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层次,实行分层教学。作为分层基点的个体差异,主要指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品质和发展潜能等因素,适当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愿望等。层次不宜太多,一般以三个层次为宜。

(2)教学内容分类:教学内容分类主要是按照学生的发展目标,适当兼顾学生的层次类别,确定教学内容,分类实施教学。不同的发展目标既具有共同基础要求,也有各自的专门要求,同时还要为不同目标之间的流动提供可能。我们按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宽基础部分适合于专业群的各个发展方向,分为四个板块。文化知识板块(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按知识体系讲究系统性、完整性,在标准上限低不限高。公共类板块(职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道德、礼仪礼貌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公共能力。工具类板块(计算机、英语等)培养学生英语、计算机的能力。职业群专业类板块(专业基础、基础技能)让学生对专业有初步了解,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平台。活模块是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设定既有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有满足不同发展方向所需要的专项训练。一个专业所设定的专门化方向一般不超过三个。我校中职计算机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要求及专门化方向教学内容构建如表2、表3。

(3)教学目标分类:教学目标分类与学生的学习层次分类相对应,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期望,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的分类已经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分类要求,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还需对教学目标按层次进一步分类。下表是对就业类学生教学目标分类原则,在具体操作上需把握:对A层学生应有较高的要求,重在拓宽知识、提高能力、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较高的发展目标;对B层学生以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尺度;对C层学生则应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以最基本的要求为主,着眼于在原来基础上的提高。分层教学是分类教学实施的具体环节,也是教学的最终落实环节,关键要有适应分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p#分页标题#e#

第一,扬长避短策略。个体差异也表现在学生的特长上,不同的学生个体尽管存在着认知方式和学习基础的较大差异,但只要仔细观察,都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这就是他们的特长,这也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印证。个体特长的发挥,既是他们个性的张扬,也是促进提高的抓手。正确运用教学的扬长策略,就是要通过学生发挥特长来弥补他们的短处(而不是掩盖他们的短处),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二,发展个性策略。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注意力保持特点、个体兴趣特长、认识发展水平、学习发展需要等来设计教学。对学习上有明显自卑感,同时又有强烈尊重需要的学生,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树立地位和威信的条件,使他们鼓起学习成功的信心。第三,分组学习策略。通过分组预习、研讨质疑和交流评价等方法,既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参与意识,提高交往能力,又完成学习任务。第四,异步教学策略。它针对同班分层课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学习层次的学生根据学习材料的要求,在教师较少的帮助下进行独立的学习活动,而较低学习层次的学生则在教师较多的帮助下进行学习活动。第五,分层递进策略。一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分层学习目标和对应的分层练习,并按不同层次的对象进行分层施教和考核。二是把教学内容或目标分割成小块,来分步完成或实现。例如,把布置的作业分成全班都做、分层必做和自由选做的部分,自由选做题主要针对学有余力或要求提高学习层次的学生来设计和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