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IT人才的教育分类

探索IT人才的教育分类

作者:陈为旭 陈明志 单位:福州大学

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人材报告显示,我国现在每年IT产业人才需求量约为一百万人,仅对日软件开发缺口就有30~60万,IT人才紧缺已成为我国IT产业高速发展的最大瓶颈。IT人才被列为国家四大紧缺人才之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高校每年却有大量的IT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教育模式的相对封闭性与滞后性,所以目前培养的IT人才常无法学以致用,造成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国家培养的人才又闲置的一种奇怪现象。高等教育是分层次、分对象的。重点院校主要培养研究型的基础性人才,而职业院校侧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学校应鼓励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进行专业引导与职业定位;还应参照职业培训机构的作法,进行教育分类、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注重实训与软性技能的培养。

一、IT人才的分类与教育模式

1.研究型的基础性人才培养: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让一个大学生直接介入企业的大型复杂项目不太现实,也几乎没有能够完全胜任该项目的大学生。即使一个优秀的博士生,进入到一个复杂的科研项目,也不可能一上来就解决科学上的前沿技术问题,一出学校就担任总设计师,担任领军人物,但是他有这个潜能,因为长期的系统教育给他宽广的知识面与扎实的基础理论及较强的科研能力,使他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尽早适应环境并担当重任。虽然中国现在需要大量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且重点院校也可以培养该类人才,但是,重点院校的主要目标还是在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科学思维能力强、能够处理复杂技术问题的高端人才。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研究型基础性人才的培养,是无法成为一流的国家,无法担当全球创新与制造中心的角色,只能成为全球化经济中加工厂的角色。

2.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培养: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国家和企业需要一批搞研究的人,但是研究型人材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大约占6%-10%。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院校与职业院校应有所不同,其中重点院校应设置面向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课程,而职业院校应更多地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如果企业需要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够上手工作,那么企业就必须与有关院校分门别类地合作。学生的实践环节直接安排在企业中进行,学生可以把所学的课程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毕业后即可到对口的企业工作,就能够直接上手。譬如企业明年需要20个懂C++技术的人才,那么可找软件职业学院去培养。如果后年企业的需求又变了,需要懂Java技术的人才,那么还可以再去找职业学院,请他们在新的平台下培养新的技术人才。这样职业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够立马上任。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学习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十分具体、十分明确。职业教育的课程类型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特别是涉及计算机教育的课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不动手、不实训是学不会的。此外,让社会正确认识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并对人才的工作和人格给予尊重。“神七”中有不少设备是靠技师手工做的,能说这样的人才不重要吗?

二、企业与学校的无缝衔接

一般来说,企业不可能花一年半载的时间来培养学生使其适应工作。因此,培养人才的过程又延伸回了学校。这也是英特尔为什么要开展大学教育计划的原因。他们开展的大学教育计划,正是为了让企业与学校更好地无缝衔接。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欧美学生相比,或许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存在差距,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弥补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高校或企业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虽然是一部分人参加的比赛,但是它可以影响到所有的学生。因为通过这样的竞赛,可以让老师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实践环节。虽然培养学生主要是学校的事情,但是企业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好自己的职责。为了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企业应提供教师特定课程的培训平台与教学激励资金。教师在该培训平台上进行课程设计以适应大学课堂教学;通过向教师与学生提供奖教金与奖学金,提高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顺利学完本课程后除能得到学分外,若通过企业考核,便有可能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

三、高校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训

在教学设计上,讲授的内容应该少、精、宽、新。陈旧的、重复的、微观细节的内容要去除;讲授体系和教材体系要适当分开,避免“照本宣科”;提倡采用穿插提问式、双向交流式的讲课;建议将课后的作业以实训的形式来安排,因为IT人才的真才实学是在动手动脑的“真刀真枪”的实训过程中练就的。在教材编写上,职业教育的教材不应是传统学科学历教育教材的删繁就简或简单组合,而是要下功夫研究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习目标,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顾及学习者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更重要的是要请教用人单位,让有经验的IT工程师和专家参与讨论和把关,而且要在每一个知识模块中加入实训内容。考虑到一个学生从毕业到一个企业,不会幸运地恰好赶上这个企业开始新的项目,并从头参与到尾,通常是加入到已经开始的项目中与别人一起工作。这种情况下,如何跟别人一起做这个项目?怎么跟人合作?碰到问题怎么解决?这些情况通常需要你在这个企业工作两到三年,而且持续不断地做,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一个项目。而实训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在类似的情况下,模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用户需求的变化、体系结构的调整、应用环境的变化,甚至人为制造一些难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项目是怎么做的。我们还可以让他们先做测试,然后做开发,反过来也可以让他们先做开发再做测试,从不同的角度演练同一个项目的工作经验。

笔者对本校学生作过调查并发现:60%以上的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较差,其中10%左右甚至没有独立写过200行以上的程序,只有20%左右编程能力比较好,其余的就一般。由于学生之间差距很大,造成授课非常难。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通常都会安排助教去辅导,既然同学中有“高手”(即优秀学生),何不利用“高手”呢?可以把“高手”组织起来充当助教,一个“高手”带领几个一般同学,模拟企业的研发小组,每次课后接受独立的实训课题。如果平时实训中组员有问题,先别问教师,去问身边的“高手”,让“高手”指导解决,这样既帮助基础差的同学,又锻炼了“高手”的组织能力,协作精神。为激励“高手”,期末以小组为单位考核,约定如团队集体表现好,“高手”另得“指导”分,如组员表现差,倒扣“高手”的“指导”分;为防止抄袭,每个人所交作业程序必须进行雷同度软件测试。这种方式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向协作式实训,经期末实训考核验证此效果较佳。为了使学生接受这种实训方式,提高积极性,要把实训作为课程的课后作业。通过指导并组织各种实训活动,如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读书及研究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可考虑设置Project或设计专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与实训活动。某些专业性课程提倡以Project形式设课,并把讨论、作业、实训及平时测验中的表现,计入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一般不超过60%。要大力推进实训改革,提倡开卷式、部分开卷式、论文式、口语式的考核方式,部分课程也可以按过程检查评定期末成绩。因目前高校提供的实训条件有限且职业培训能力较弱,可考虑与IT职业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取长补短,借鉴学习。IT培训机构从2000年就开始踏上发展快车道,目前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IT职业教育行业已经出现多家优秀企业,如北大青鸟、东方标准、华育国际、达内科技、安博教育集团、汇众益智都已成为IT职业培训市场中的领军企业。#p#分页标题#e#

四、软性技能与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

除了专业知识,企业很看重软性技能。什么叫软性技能呢?软性技能是指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的潜质和能力,是他的EQ,他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有许多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好,但软性技能很欠缺。现在企业招聘笔试常有测试智商的成分,也有测试EQ的成分,而面试主要看EQ的能力。有很多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往往通不过,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软性技能不够。当然,软性技能的提高不完全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应该从小开始,从小学、中学就开始培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但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可以设置一些软性技能的培训课程,以弥补现时的不足。软性技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主动性

遇到事情是不是能够主动地去多想一步,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与别人沟通。例如Intel公司很鼓励员工主动地掌握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公司有很多的资源,就看你能否找到这些资源为你所用。如果你不能够主动地去挖掘,或者你按部就班,别人让你动一步你就动一步,那么你很快会觉得你在这个环境中是非常被动的。你可以经常与老板沟通你的职业规划。如果你不主动去提,没有人知道你想要什么。老板们都很忙,不会特别留意到你。所以Intel很能锻炼人的独立作战能力和主动性。

2.学习的能力

这个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尤其重要,因为他们毕业后会面临一个“毕业鸿沟”的问题。其实这个“毕业鸿沟”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只是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有公司曾作过一些调查,发现大学生到企业工作5年后,他们在大学学的知识基本上已经陈旧了。那么这个“毕业鸿沟”如何弥补呢?这就需要员工有一种自我激励的学习能力。IT产业天天在变化,世界级大公司也在不断地否定自己旧的技术去创造新的技术,所以,员工一定要有学习的愿望和学习的能力。

3.沟通能力

工作环境中的沟通与校园中的沟通是有区别的。工作后的沟通可能是一种更多元化的沟通,需要沟通的对象更多。譬如企业职员每天面临的沟通对象,有公司外面的,比如媒体、客户、消费者;有公司内部的,比如与其他部门的同事,这些同事所从事的工作可能不同,比如有做市场的,有做研发的,有上司,有下属。如何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沟通,这就涉及到沟通能力的问题。

4.视野要宽

现在很多企业,都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具备跨文化素质的人才。他们既要懂得国际上的趋势、潮流和惯例,有非常职业化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了解本地的特点、文化和市场。这种跨文化的人材是许多跨国公司都需要的。其实本土的公司也一样,中国公司也要走向国际,如联想、海尔、华为等,他们也需要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此外,就是英语沟通能力。例如,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人在开发软件时,直接应用国外最新教材和开发工具方面没有任何语言障碍,无形中加快了开发的速度。大批能规范熟练编程的“软件蓝领”,使印度的软件企业形成了“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具体程序员”的合理化人才结构,从而确保印度位于质量—成本坐标系上的最佳位置。在IT行业,是离不开英语的,英语是IT从业者躲不开的宿命。软件外包企业由于服务的客户来自国外,对外语水平和交流沟通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外包技术和管理人员最好具备读写和口语交流技能,并能与他们密切交流和沟通解决外包项目的具体问题,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虽然中国是全球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很多来中国投资发展的跨国公司,还是感到找不到足够的合适的人材。报告指出,只有10%的理工科毕业生适合去跨国公司工作。障碍在哪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外语语言能力。因此建议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外语训练,特别是口语的训练。而这是没有捷径的,只有脚踏实地,多学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