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防教育创新思路

高校国防教育创新思路

当前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梳理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和平环境,很多高校领导忽视了国防教育工作,没有将国防教育放到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角度去考虑并予以重视。这主要源于多数高校领导不是国防教育相关专业出身,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未有直观深切感受,因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视情形。高校教师包括从事国防教育和非从事国防教育工作的两类。非从事国防教育工作的教师在高校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普遍认为国防教育与自身关系不大,如何加强国防教育是专职教师的事情,不属于自身关注的范围。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在学生中开展以军训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习”[3]。他们没有从根本上看到国防教育的全民性和全方位性质。国防教育与当前社会高科技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等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国防教育观念。对于高校从事国防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言,对国防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管是部队转业干部还是新引进的教师,由于体制原因,很多转业干部未能取得高校教师任教资格,教学积极性受挫。而新进教师由于多数不是军事教育相关专业出身,对军事课程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因为以前从未系统接受过国防教育,对国防教育教学内容不够了解。同时,学生普遍对军事课程持排斥或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该课程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可有可无。认为国防教育应当是国家的事情,军队的事情,自己要不要了解都无所谓。这也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实用主义的流弊所致。因此,改变学生对于接受国防教育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认识的任务仍然繁重。在军事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国防教育目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国防教育就是让学生踢踢正步、练练队列,体验一下实弹射击的感觉。这种简单和肤浅的错误看法亟待纠正。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我国高校开设军事教育课,开展国防教育的目标定位为:“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

开设军事课程(含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概括说来,国防教育目标定位可分为两个层次。这是针对全体学生提出的国防教育目标。开展国防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国防素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具体包括:一是国防知识:掌握国防、战争、武装力量、国防法规等有关军事和国防知识;二是国防观念:培养学生具备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观念,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具备忧患意识和现代国防观念;三是军事技能:让学生掌握轻武器射击、战场救护、单兵战术、野外生存等军事技能。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国防素质基础上,对有志投身国防事业的学生,应当积极鼓励,并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予以培养,为我军的发展提供高素质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奠定良好基础。

关于加强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建设性思路

现有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主要通过武装部和军事教研室进行,内容主要侧重于短期的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知识传授。从长期发展来看,随着国防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与深化,高校国防教育体制可做适当调整。从教育部层面,可将原包含国防教育职能的国防教育办公室(设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改设在思想政治工作司,以彰显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性,同时可整合国防教育课程,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课之外,开设国防教育课。在学校领导层面,可设立国防教育的领导机构———国防教育委员会,负责全校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的审定和工作督促检查。在各个高校具体工作层面,可设立国防教育训练中心,挂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同时设立武装部,负责军事技能训练和武装、人防等日常工作。“教学内容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4]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国防教育主要集中在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两个方面,教学内容略显枯燥,不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较少。因此在原有军事课教学的基础上,应当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性教学”和“研讨式教学”[5],以增进育人效果。

改革军事理论课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6],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知识传授功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军事和国防知识。充分利用好学校校史馆、博物馆、兵器馆等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接受更多的课外科技文化知识,增进国防意识和爱国爱校观念。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野外生存技能,应急避险知识和受伤救护能力。建设好一批高水平的国防教育网站,通过网络吸引学生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素质。依托高校和社会相关教育教学资源,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基地,增强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国防教育教师在高校承担军事课必修课程,“以军事学科为主要依托,以军事理论课程和军事训练课程为重要载体,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国防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学生。”[7]其所承担的责任重大,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必须要予以重视。

“我国从2003年开始,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六所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招收高校在职教师攻读国防教育专业硕士学位。”[8]这为高校国防教育师资培训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随着高校教师队伍学历的整体提高,仅有硕士学位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在部分高校设立高等教育学(国防教育方向)博士点或与军队院校合作培养博士的方式,提高军事教师队伍的整体培养水平。当前我国高校从事国防教育工作的教师职称晋升工作仍然没有统一的要求和硬性规定。教育部有关部门可参照高校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师职称晋升有关办法和规定,牵头制定相应的军事教师职称晋升办法。我国高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生入伍预征机制,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入伍学生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模式,在高校成立兵员后备力量培养输送基地,建立健全征兵机制,增强征兵吸引力,吸引优秀大学生到部队进行锻炼。#p#分页标题#e#

结语

总之,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进展顺利,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不断增强全民国防教育意识,在工作开展中深化认识,认清事物发展本质,认清教育形势,促进国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本文作者:王东 单位:李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