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仁德教育办法

论孔子的仁德教育办法

为了“仁德”,可以不惜生命。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志向远大的“仁者”,不会因贪生怕死损害“仁德”,而会勇敢地牺牲自己以保全“仁德”,这是对“仁德”志向的最高要求。后来,孟子据此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思想,对人们的道德志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只要有“仁德”,即使一贫如洗,也无怨无悔。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上,孔子总是教导学生不要贪图物质享受,而应该追求道德上、精神上的完美,做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人。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恶”,粗陋之意。意思是,读书人应该立志于道德的修养,那些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是不值得与他探讨问题的。孔子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强调的仍然是要以道德,即“仁德”为重,为了保全“仁德”,甘愿过清苦生活。总之,孔子认为有了“仁德”志向,立志于“仁”,才会有“仁德”品质。

克己复礼

在孔子看来,“克己”就是克服自己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思想,多为别人、为社会着想,才能培养起仁爱之心,才会有仁德。反之,如果不去“克己”,私欲膨胀,凡事总是为自己打算,那么就不会有仁爱之心、仁德品质。所以,“克己”是培养仁德的重要途径。正由于如此,孔子才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仁”与“礼”是密切联系着的两个方面。“仁”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有“仁”才会有“礼”。比如,有“忠君”的道德观念,才会有见了君王三叩九拜的礼仪。有“孝敬”父母的仁爱之心,才会有在父母面前客客气气、毕恭毕敬之礼。礼虽然来自于“仁”的道德观念,但礼仪形式的外在的训练也有利于内在的“仁”的观念和品质的形成。比如,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这虽然是民间的一种过年礼仪,但有利于培养人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的“仁德”。孔子非常重视通过外在礼仪的训练来培养人内在的“仁德”品质,强调人们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教导人要讲文明、懂礼貌,从外在的语言美、行为美的训练入手,培养内在的“心灵美”,最终得到既有内在“仁德”,又有外在文明礼仪,达到内外统一、表里如一的境界。

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就是指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从而得到理解他人,爱戴他人,帮助他人,培养“仁德”的目的。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所不希望的,一般来说也是别人所不希望的,那么就不要施加给别人。如果把自己不希望的施加给别人,损人利己,那就是不“仁德”的表现了。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想在社会上立得住、能通达,那么别人也是这么想的,那就帮助别人在社会上立得住、能通达。后来,孟子继承了孔子培养“仁德”的这一思想,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要求。意思是,由自己的父母需要孝敬就应该想到别人的父母也需要孝敬,自己的孩子需要关爱就应该想到别人的孩子也需要关爱。这一推己及人,培养“仁德”的思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的思想。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是培养“仁德”的重要途径,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诚如孔子所言“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人追求“富贵”,厌恶“贫贱”的心态,决定了人在本性上是“好利”的、自私的,凡事总是容易为自己打算。要求时时处处都要想到别人,多为别人着想,甚至将自己的利益让给别人,舍己利人,这就非常困难了。如果能像孔子说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一些人就不会做缺德事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多为别人设身处地想一想,确实是克服私欲,培养“仁德”的有效途径之一。

自我反省

孔子自我反省的思想主要包括为仁由已和三省吾身。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能否有“仁德”主要在自己,哪能靠别人?孔子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意思是,有整日把精力用于培养自己“仁德”的人吗?如果有,我没有见过精力不够用的。孔子在这里强调的就是人人都有使自己有“仁德”的能力。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只要自己去努力,就可以有“仁德”。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为仁由己”的观点,进一步指出“求在我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意思是,美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关键在自己,只要自己去做,就可以得到,如果不去做,当然就得不到了。所以,孟子批评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意思是,是你自己不去做,不是做不到。孟子进一步论证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只有努力,人们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贤德的人。

“为仁由己”说明了“仁德”的形成主要在于自己,只要自己去努力,就可以有“仁德”。那么,怎样去努力呢?“三省吾身”就是重要的途径。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见到贤能的人就向他学习,见到“不贤”的人,就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他为戒,反省自己有没有他那样的“不贤”表现。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得更明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都对自己进行多次的反省,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以诚相待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用心温习了?只有像曾子这样经常反省,才能及时总结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从而扬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改过迁善

“三省吾身”是改过迁善的前提,只有“三省吾身”,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足,才能扬长补短,改过迁善。“过则勿惮改”。孔子说:“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有过就不要怕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这与《左传》中讲的“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相辅相成的。孔子还把君子与小人对待过错的态度做了比较,孔子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小人之过必文。”意思是,君子有过错,光明磊落,毫不掩饰,如同天上的日食一样,人人可以看见;但一经改过,就能受到人们的敬仰;而小人总是要掩饰自己的过错。在这里,孔子把对待过错的态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之一。人们都想当君子,而不想当小人,所以就应该像孔子讲的那样,以坦坦荡荡的胸怀对待自己的错误。可以说,这种敢于正视错误,坦然面对错误,勇于改正错误的态度也是人的美德,是堂堂君子的表现。

“闻过则喜”。人们听不进别人批评的意见,做不到“闻过则喜”,是因为总是把别人的批评当成是对自己的指责、刁难。如果人们从相反的角度去考虑,把别人的批评,当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帮助,那么认识就改变了,态度、情感就改变了,就可以做到“闻过则喜”了。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思是说:“我孔丘真幸运,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指出来,让我知道。”可见,孔子把别人知道并指出错误当做自己的幸运。孟子也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子路是孔子的学生,本来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但听到批评的意见时却很高兴,足见孔子对子路的教育是很有效果的。总之,只有把别人的批评当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才能做到“闻过则喜”,才有利于正视错误,改过迁善,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仁德”品行。

诗、书、乐等的熏陶

孔子培养“仁德”的途径,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立志于“仁”、“克己复礼”、推己及人、自我反省、改过迁善等都是直接途径,而诗、书、乐等的熏陶则属于间接途径。所谓“诗”,主要指《诗经》。孔子曾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是说,《诗经》三百多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内容纯正,没有淫秽邪恶的东西。孔子后来在谈到《诗经》的第一篇《关雎》这首诗的时候曾经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关雎》这首诗,表现出男女恋爱时的欢乐,但并不淫荡,虽然有对恋人的哀思,但并没有悲伤。孔子认为像《诗经》中的《关雎》这样的作品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的,是有利于“仁德”的形成的,所以《诗经》成了孔子培养弟子“仁德”品质的重要内容。“书”,主要是指《尚书》。《尚书》是我国古代一部记述上古历史和事迹的著作汇编,其中有不少上古帝王们治国理政、教化万民的言论。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尚书》是由孔子编辑而成的。《论语》里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学习《尚书》的事情,子张说:“《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吾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意思是,子张请教孔子说:“《尚书》里讲‘殷高宗守孝,三年不议政。’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一定高宗是这样,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继位的君主就不问政事,朝廷百官都各理自己的事务且听命于宰相,这种状况需要持续三年。”从这里可以看出,《尚书》里有关于古代道德礼仪的内容,有利于培养人们的“仁德”品质,所以孔子就用《尚书》来教导弟子。“乐”,主要是指《韶》乐。《论语》中说:“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颜渊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推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用周朝的礼帽,音乐就演奏《韶》曲和《武》曲,舍弃郑国的音乐,疏远小人。郑国的音乐淫靡,谄媚的小人危险。”孔子为什么对《韶》乐和《武》乐,尤其是《韶》乐情有独钟呢?这是有原因的。《论语》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于是说:“没想到《韶》乐达到了这样高的水平啊!”孔子之所以痴迷《韶》乐,是由于《韶》乐属于高雅艺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素质。所以,孔子提倡人们学习像《韶》乐那样的音乐,把它作为陶冶情操,培养弟子“仁德”的重要手段。

从孔子重视诗、书、乐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文化知识、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可以提升人的道德素质,所以要充分发挥这方面的育人作用;净化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像《诗经》,像《韶》乐这样的优秀作品,才有利于净化人的心灵,提升道德素质。孔子把诗、书、乐等作为培养“仁德”重要途径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本文作者:付选刚 单位:榆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