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摘  要:衍生金融工具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的各种影响。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有所质疑。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涵义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衍生金融工具  财务管理 

        衍生工具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虽然金融界对其的作用质疑不断,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但这并没有妨碍它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成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满足了一种重要的商业需求,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涵义及其特点

        衍生金融工具,亦称派生金融工具,是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是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的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来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而形成的新兴金融工具,具体包括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等四种主要形式。其主要目的不是用于借贷,而是用于转移由于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即用于套期保值。当传统金融资产价格发生剧烈变动时,人们可以利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满足投机赚取差价或资产保值等需求。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以小搏大的高杠杆效应。对投资者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大都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只要操作得当,价格变化预测无误,便可以以较少的保证金带来十倍甚至数十倍于保证金的巨额收益,优厚的投资报酬吸引着投资者。

        (2)具有筹资成本低的特点,多样化的融资手段对资本需求者而言,由于诸多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为融资者提供了低成本的多种融资选择机会,使众多融资者积极参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以达到其融资目的。

        (3)具有防范、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机制作为投资者有可能运作多种衍生金融工具,以分散和转移风险;作为银行业有可能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改变传统的信贷业务,既作业务,又作投资业务。通过运作衍生金融业务直接参与衍生金融市场交易,以分散所持各种资产的风险。

        (4)具有资产组合及时性和较高的流动性。一方面,证券化的兴起通过债券工具使原有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如政府债券期货交易,大大提高了资产组合的时间性,提高了金融市场交易的营运效率。另外,借助于衍生金融工具,易作空头,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能。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风险是企业发展中的永恒话题。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无论在实务界还是在理论界都得到广泛的重视。在财务实践中,企业往往会由于管理不善而遭受财务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会破产倒闭。而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规避风险的功能,它可以将市场经济中分散在社会经济每个角落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等,集中在期货、期权、互换、远期等衍生金融市场上,将风险进行集中冲销或者重新分配,从而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需求,使其能根据各种风险的大小和自己的偏好更有效的配置资金。

        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是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汇率风险是由于外汇汇率变动对企业外汇资产或负债发生不利影响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持有的外汇头寸净差额进行的风险规避行为。利用衍生金融工具,企业可以将未来的汇率进行锁定,从而规避汇率变动所可能造成的风险。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利用汇率的远期协定、货币期货、货币期权以及货币互换等衍生交易工具实现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金融衍生工具还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利率管理手段,企业可以在不改变原账面资产负债的前提下,不用进行实际的资产或负债的调整行为,而达到进行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目的。

        (2)对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的影响

        在企业融资中,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规避或减少企业融资中的财务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可用于规避风险,这也是人们设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初衷;衍生金融工具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为灵活有效的手段,同时也降低了融资成本;另外,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也有助于调整企业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给企业调整自身资本结构带来了更多的途径。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融资中的具体运用主要针对融资成本管理而言,常用的有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货币互换、期权等,此

        外还有用于企业反收购的认股权证和为改善企业资本结构而刺激转换的可转换债券等,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融资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可以规避或减少企业融资中的财务风险,拓宽融资渠道和优化资本结构。可见,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风险管理和融资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

        在投资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可以使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以小博大获得风险收益,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收益。衍生金融工具在投资管理中的运用主要是针对企业投资收益和投资决策,常用的工具有期权、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及其结合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中,一般在达成交易时只需缴存或支付相当于合约金额极小比例的保证金或权利金,便可控制全部的合约资产,因此其杠杆性十分明显。这给予乐于承担风险的企业以良好的获利机会。最简单的获取风险收益的方法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也是任何投机手法的本质。#p#分页标题#e#

        (3)对企业税收管理的影响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将基础金融工具原有要素重新组合的特性,可以产生与有基础金融工具外在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特征,对我国的传统税收制度提出了很大挑战。例如,对征税时间的认定,不同衍生工具交易发生时点差异甚大,同一衍生工具交易发生的时点也是可选择的。金融期货既可以对冲平仓,也可以到期交割:金融期权合约到期时可以选择执行或不执行,因此交易环节的征税时点难以统一。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相关交易操作规避现有税务规定的限制,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新的规避风险的工具,对企业的投资、融资和税收管理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其利用不当将会对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美国保洁公司曾在衍生品交易市场中损失数亿美元,而历史悠久的巴林国际商业银行也只是因为Nicholas.lesson多进行的衍生品交易而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衍生金融工具管理体系,让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首先,应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控。设计具有较强整体抗险能力和功能完善的结算制度。衍生金融工具的许多风险产生在结算环节,故其投资风险的规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结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借鉴国外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践经验,建立结算制度时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把实现风险规避作为根本目标,二是在每日结算、财务稽核和财务保证之间形成有机联系,提高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整体的抗险能力。

        其次,企业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财务信息披露。首先要改进传统会计报表的结构和编报方式;其次逐步扩大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以防范风险;再次要注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表外披露。一是增加表外注释。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复杂多变,风险和报酬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应加强在表外对其进行披露。具体应包括会计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和政策、与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风险。另外注释中还应包括报表中未能列出的特殊合同条款和条件。凡是影响金融衍生工具各方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确定性的重要因素均应在其列。二是运用VaR(Value at Risk)风险管理技术。

        最后,加强衍生工具风险的评估、计量和监测。由于我国国内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长期受到限制,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衍生产品市场竞争的时间较短,大多数企业缺乏对衍生产品风险进行评估、计量和监测能力,这也是积聚风险隐患的重要原因。鉴于这种状况,企业应当加强衍生工具内控的风险评估和监测环节:第一,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独立的衍生工具风险评估和计量机构,负责评价衍生工具投资的收益或损失额度、积聚的风险情况以及董事会制定的衍生业务投资目标实现情况。第二,企业应当对自身评价和计量衍生工具的风险能力有正确的评估,严格禁止参与超出本企业风险部门监控能力的复杂衍生业务或扩大衍生业务的规模。将衍生业务的评估和计量完全寄希望于投资银行、聘请的咨询机构或经纪人是十分危险的,“中航油”事件充分反映了在衍生业务中中介机构同样可能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三,尽量投资于市场定价机制比较完善、流通性好的各种场内交易衍生工具。并严格按照盯市原则,每日根据当天的市场价格计算衍生工具的收益或亏损情况,在接近或超过董事会规定的止损点时及时向高层报告并要求采取措施。第四,大力吸引和留住风险识别、计量方面的人才并加强员工培训。在积累了一定的交易经验和资金允许的前提下,聘请咨询机构建立本企业的衍生产品定量模型。

        衍生金融工具对于企业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该市场的复杂状况。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虽然具有改善市场效率、使用者收益的特征,但也不能因此忽略实际运用的复杂性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巨大风险。因此,应加强对企业内部金融衍生工具财务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金融衍生工具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道远.刍议金融衍生工具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政监督.2006第6期.

[2]王铁山.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会计规避与监管[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年第04期.

[3]李丽滢.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控制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9):18-21.

[4]胡胜,朱新蓉.信用衍生品监管:理论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6):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