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体育旅游开发

晋西北体育旅游开发

 

体育旅游是目前全世界各国推动当地旅游品牌所采取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它是以一定的物质条件和自然景点为依托,以登山旅游,江河漂流、接力赛、热气球等运动项目为核心的旅游形式[1]。人们通过旅游的方式来参与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愉悦身心,达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实现自然的回归;同时体育旅游发展能促进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该地区国民经济的繁荣。本文在对晋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体育运动发展,为晋西北地区体育旅游事业的开发和促进该区国民经济的繁荣,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晋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   1.2研究方法   1.2.1实地考察法   深入实地,对部分旅行社、旅游资源景区进行调查。   1.2.2问卷调查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晋西北地区各县人民发放问卷总计750份,收回有效问卷654份。1.2.3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关于体育旅游、晋西北旅游资源和规划等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结果与分析   2.1晋西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晋西北地区包括有12个县,占地面积约为21013万公顷,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2]。调查显示,目前晋西北地区的旅游的形式大多以观光和度假型为主,而以健身、康体、会展、探险等特色体育旅游形式开展的旅游项目和设置的旅游线路还是比较缺乏,难以形成自己的整体特色。但也有开发相对较好的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如右玉县的部级特种体育旅游基地。该基地由四大功能区组成,即汽车运动区、青少年户外活动区、生态休闲区和冰雪运动区。该县依托特色资源,把旅游资源与体育运动项目较好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自己的体育旅游品牌。在第二届中国右玉西口风情生态旅游文化节上,“玉龙杯”中国速度赛马俱乐部联赛、自驾拉力赛体验、户外运动装备大展、西口风情周边城市自驾游等体育旅游活动出尽了风头,促进了全县旅游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2.2晋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   2.2.1自然资源   晋西北地区既有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黄河长城唯一握手之地”、“中国石头民俗博物馆”、“山西十个不能不去的地方之一”的老牛湾,也有位于“鸡鸣三省”的河曲县“万里黄河第一滩”的娘娘滩,此外还有太子滩、以及位于石梯村和水寨岛之间的“天桥急流”。另外,保德县的钓鱼台还是全国十大钓鱼台之一,是一处大型的园林式石窟,也是黄河上唯一一处叫钓鱼台的特色旅游景点[3]。自然资源可谓得天独厚。   2.2.2文物资源   晋西北地区历史悠久,有许多具有考古价值的历史文物和传承黄河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偏头关、老营堡、老牛湾堡等历史文物古迹。其中在偏关县境内有历代军事防御和战争中构筑的赵、秦、北魏、明代包砖长城、石砌长城、夯土长城、崖壁长城500余里;从战国、西汉、隋唐、五代、北宋到明代历史跨度长达2000余年的古城堡有49座;现存望台400余座,烽堠1000余个。可在这些旅游景点开展徒步旅游或极限自行车等体育旅游项目[4];也可在名胜古迹附近展出可供游人观赏和亲手试用的古代兵器和一些健身器具,不仅可让游人体验古代兵将生活,还可以体验到具有晋西北特色的体育健身活动[5]。   2.2.3民俗风情资源   长城文化与黄河文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塞外游牧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形成了晋西北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及历史人文景观,其中河曲民歌、河曲县和偏关县二人台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曲河灯会属于国家非物质保护项目。所以在此基础上,该地区可定期举办带有民俗风情的娱乐节目,供人们观光和旅游。   2.2.4红色资源   晋西北红色资源是指包含以兴县为中心,连接保德县钓鱼台和区内各种革命纪念馆等在内的旅游文化资源。其中兴县境内文化古迹较多,曾是全国闻名的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是革命胜地延安的重要门户。其红色资源旅游景点包括有:晋绥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其中晋绥革命纪念馆属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和“四八”烈士纪念馆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晋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可充分利用此资源优势举行徒步旅行、马拉松等体育旅游项目。   2.3晋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2.3.1资源丰富   晋西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特色体育旅游项目的基础。具体包括:部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一处(偏关县万家寨水利枢纽)、国家水利风景区一处(偏关县万家寨水利枢纽)、省级森林公园一处(偏关县万家寨森林公园),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河曲民歌、河曲县和偏关县二人台);国家非物质保护项目一个(河曲河灯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晋绥革命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和“四八”烈士纪念馆)两处[6]。这些高等级的部级旅游资源,提升了本区体育旅游资源的档次,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3.2交通便利   目前晋西北的交通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五年里新增通车里程7021千米,极大地缩短了晋西北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对推进本地区体育旅游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使农村交通面貌显著改善,为该地区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为晋西北体育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p#分页标题#e#   2.3.3政策支持   晋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铝土矿资源,在对这些资源的开发上也相应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使该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目前,山西省已将晋西北风沙治理列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首要问题,坚持“粮下川、树上山”,防治风沙、恢复生态,建设山川秀美的绿色家园[7]。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这给晋西北的经济和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为该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更良好的政策环境。   2.3.4市场潜力较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节假日的调整,人们出行的时间越来越多,旅游客源市场也逐渐壮大,这必然会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再加上人们已不满足于单纯的旅游观光,在这样的形势下,体育旅游必然会发挥它特有的功效以满足人们的需要[8]。晋西北地区若能抓住时机以体育旅游为突破点,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形成体育旅游的快速增长,必将带动该区经济的繁荣。就目前来看,该区旅游资源丰富,消费群体集中,再加上日益改善的交通条件,有利于晋西北地区体育旅游大格局的形成,从而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   2.4晋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   2.4.1整体规划水平不高   本地区的旅游景区和景点虽然比较多,但景区规划和项目策划总体水平不高,景区的发展只局限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初级开发,一些景区由于其开发深度不够、主体形象不够突出、配套设施差,导致景区本身应有的吸引力严重削弱。对旅游资源的挖掘不够、开发不足,使景区、景点的开发和发展基本上处于初级状态。比如在该地区旅游景点、景区中缺乏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住宿,大部分景点、景区开发和形成的产品只处于较低层次,另外旅游景区内的购物和娱乐目前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发展的程度不高。   2.4.2脆弱的生态环境   晋西北地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少,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呈现高原形态,习称晋西北高原。该地区处于黄土高原东缘的沙黄土带内,除基岩山地外,土壤质地较粗,保水保肥能力和抗冲刷力较差,易形成大风和沙尘天气。再加上自然资源被人为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滥垦滥伐,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叠加,生态环境被极大地破坏,形成了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里,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再加上该区域自然资源较丰富,随着大规模开发煤炭、铝土矿资源,生态环境的恶化将更加严重。所以,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治理应该是互为并重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本区极为重要,刻不容缓。   2.4.3不合理的资源布局   晋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布局较分散,一些具有开发潜力的景区、景点,由于受地理位置局限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限制,所在区域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各旅游区之间没有形成旅游业所需的交通网络,存在可进入性差、通讯不畅、接待设施不完善等情况,严重阻碍了本区旅游资源的有效组合,使游客不便于在各景点和景区之间的流动。   2.4.4居民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度不高   晋西北地区人口素质较低,对体育旅游这一新型词汇知之甚少。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体育旅游这一词汇知道的占7.3%,听说过的18.8%,不知道的73.9%,这说明本地区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知比较浅薄,只处于了解和认识的初级阶段,制约着体育旅游在本地区的发展。   2.4.5居民体育旅游消费能力较低   晋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农业结构单一,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以粗放型的广种薄收为主,农民年均收入较低,工业规模不大,消费水平整体偏低。通过调查发现,有66.4%的人认为每年用于300元以内体育旅游消费可以承受,24.7%的人可承受300元~800元,而800元~1500元只有8.9%。可见本地区体育旅游消费水平略低于其他省市,影响体育旅游的发展。   2.4.6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晋西北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缺乏地方传统民俗体育及传统体育的表演人才,那些懂管理、善经营的体育旅游人才更少。而已有人才又存在整体素质不高,体育旅游经验不足,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这也是造成该区域体育旅游营销理念落后、创新意识薄弱,体育旅游项目策划单一,体育旅游特色不突出,体育旅游产品少等现象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制约晋西北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5晋西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的策略   2.5.1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坚持政府主导,通过市场调节促使体育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体育旅游的发展规划要求对区域内的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开发顺序进行总体筹划,要求从市场需求与资源特点的结合,对晋西北体育旅游进行功能区域划分,确定多个功能区重点开发项目,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景区或线路。因此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法制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体育旅游业,利用媒体新闻的宣传,引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扩大体育旅游市场的规模,进一步完善体育旅游市场体系。   2.5.2强化人才支持,培训紧缺的体育旅游专业   人才体育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懂得旅游方面的各种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相关知识,体育旅游人才是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旅游行业管理队伍是晋西北地区发展体育旅游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另外,对于一些技巧类或探险类体育旅游项目,还需要有专门的教练、陪练等来教学示范以及处理活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就目前来看,体育旅游人才匮乏是我国体育旅游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多途径培养人才,可考虑在高校旅游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中增开体育旅游相关课程,体育产业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还可联合开设有关培训班,培训紧缺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9]。#p#分页标题#e#   2.5.3树立品牌意识,开发新的体育旅游产品   晋西北地区要强化品牌意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体育旅游细分市场的消费倾向和需求,开发新的体育旅游产品。由于晋西北地区拥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一些县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和民俗文化,可充分利用这种民俗文化资源,发掘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打造极具民俗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小城镇。比如黄河沿岸地区可致力于打造黄河风情民俗产品;偏关县可打造长城-古堡边塞军事旅游品牌。要坚持以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突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及特色观光旅游,加大偏关县老牛湾景区、河曲县娘娘滩景区、保德县钓鱼台景区的建设,全力打造旅游“精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内涵,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吸引力,全力塑造晋西北黄河风情旅游品牌和总体形象。开发要因地制宜,有主题地进行,既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开发设计体育旅游项目,又保持其原有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10]。   2.5.4改善交通条件,丰富体育旅游线路   目前晋西北的交通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道路面积显著增加,但本地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还是比较匮乏,主要表现在联系本地区的旅游公共交通设施缺乏、旅游线路标识与指示系统不完善、公共旅游信息系统不健全等。因此,本地区应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体育旅游线路,尤其对于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线路,要尽快挖掘,以此来丰富体育旅游的种类。   2.5.5规范体育旅游市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体育旅游开展时间还不长,目前在晋西北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该地区要以市场为导向,国家、地方及体育旅游企业紧密结合,利用各种媒体,多种途径、多层次宣传体育旅游知识和旅游信息,指导和引导旅游者的活动,培育出良好的体育旅游市场,并以高质量、高标准、优质服务及特色突出的体育旅游产品来吸引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旅游者,使体育旅游对国内外旅游者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11]。另外,晋西北地区在规范体育旅游市场基础上,还要有效地保护体育旅游资源,维护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从而保证该地区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晋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但要想让体育旅游资源在本地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就必须挖掘整合旅游资源,继续传承和弘扬本土特色文化,以独特、原生态的文化内涵塑造景区旅游新形象,让本地区的自然资源、文物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和红色资源大放异彩,通过推动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晋西北地区国民经济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