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管理论文范例

计算机应用管理论文

计算机应用管理论文范文1

在城市的信息管理中,城建档案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城建档案管理电子化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能够提升管理水平,带来显著的管理成绩。计算机应用到城建档案管理中又非常大的优势,比如计算机的存储量大、检索迅速、可靠性好、方便查找资料以及成本低等,通过计算的这些优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并且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断的规范化、科学化。目前,我国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大多还是人工管理,或者是半人工管理,这无法充分的发挥出城建档案信息的功能。因此,在城建档案管理中要应用计算机,提升城建档案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从而适应现代化的信息处理。

二、城建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功能

(一)自动化管理城建档案

计算机有着高效并且快速信息处理的能力,并且可以快速的输出、输入以及贮存信息,并且可以进行推理与判断,所以在信息处理时,应用计算机技术已为一种核心的手段。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能够使管理工作自动化,可是将城建档案进行分类、分析、提取以及加工处理,从而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档案信息的使用和开发。

(二)数字化管理城建档案

在城建档案管理时,纸质的档案信息在录入时非常麻烦,需要浪费大量人工以及纸张,并且修改和查阅都非常不方便,保管和维护工作非常繁琐。城建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就可以使档案信息更容易录入、修改、保存和管理,并且档案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迅速的传递,以便于档案信息的使用。因此,城建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能够实现数字化管理,降低档案管理成本,提升档案的利用率,信息档案也不会发生磨损和丢失,在使用中可以迅速调取和传递,极大的提升了城建档案管理的效率。

(三)网络化信息检索

目前,在图书管理中已经广泛的应用信息检索,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和支持。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能够实现档案信息检索网络化,在档案信息检索时可以使用脱机检索,只能网络检索以及联机检索,这样可以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城建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计算机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在城建档案中应用计算机首先要收集整理城建档案信息,这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收集整理档案信息过程中,城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充分的动脑思考后再进行工作,做好城建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掌握最及时的资料,为城建档案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城建档案管理中,计算机知识起到了辅助的作用,是辅助工具,但是在管理工作中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在收集和整理好及时的资料以后,在输入计算机中,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否则使用计算机管理城建档案就失去了意义。然后,要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处理。在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收集和整理资料中,很难把完整的资料和信息都收集完整,所以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分类以及加工,这样可以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将收集和整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然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就能够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电子化。最后,要利用计算机来查询和提取城建档案信息。城建信息收集、整理、分类然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就是为了能够快速的查询和提取信息,提升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使用计算机管理城建档案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有效的降低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浪费。可以缩短城建档案的查阅时间,及时的更新档案信息。在城建档案管理投入上,只要一次投入就可以,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并且可以多次的产出。通过计算机来管理城建档案,可以拷贝多份信息,从而扩大信息的使用和影响,提升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结语

计算机应用管理论文范文2

1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

计算机信息技术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大大增加,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了管理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推进了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人事档案就是为人事工作服务的,通过对软件的开发应用,可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人事档案资源集成模式,这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完全满足了当今时代对档案工作的各种需求,符合社会发展,服务了经济建设。

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的配备不完善

有的地区不能完全实现电子管理,有的地区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却不能联网,不同的差异造成我国档案信息还不够健全,有的地方或单位,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传统的人工管理,对现代管理科学持怀疑态度,不重视电子信息管理,对基础设施配备不全,特别是基础设施的计算机、扫描仪、网络等缺失。影响了人事档案信息的发展和有效传输。

2.2缺乏统一规范的信息化管理标准

有的单位因为不想公开信息,没有把人才信息公布出来,或者只通过局域网进行内部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科学,实现信息管理的前提是标准和依据,只有标准完善了,才能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质量,实现作用功能。现实是,有些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管理,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造成档案信息网络不够通畅,无法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使现代档案管理不能充分展示其强大的功能。

2.3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档案管理的好坏关键在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决定档案管理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没有人事档案管理高素质专业人才,许多管理人员都是临时的,或者不够专业,整体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内,在现代信息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远远无法满足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有些管理人员粗心大意,档案输入信息,为人事档案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带来较大的风险。

3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策

3.1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

要想很好的进行科学管理,就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实现技术设备的快速更新,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这是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硬件设备,是信息化管理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档案信息传输和共享的主要方式。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向现代化发展。

3.2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化

目前,我国各级人事档案管理不完全是电子化的,还有纸质材料,这是我国现行体制决定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同时对两者进行收集并形成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维护将原始档案信息和档案资料录入微机,最终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

3.3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是共存的,二者相互协调统一。只有不断强化档案信息安全,才能保证信息不泄漏。在档案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需要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网络权限建设,加大安全保护措施,对违法泄漏使用信息的情况,要做到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层面,保证网络安全可靠。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到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能随意泄漏相关人员的信息,为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提供多重保障。

3.4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利用计算机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档案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提取和加工,通过不同载体实现数字存储,形成远程传输和交流,满足人们对人事档案信息的各种需求,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不断开发创新各项环节流程,使人事档案发挥更大的作用。

4结语

计算机技术普及到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已经完全实现了由传统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管理的转化,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和软件的应用熟练程度,提升素质,加强安全管理,提速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使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能够在社会和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李锐 单位:吉林市市政设施管理处

第二篇:信息化建设下的档案管理论文

一、广播电视大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重视程度不高

就当前的情况分析,虽然大多数人已开始认识到广播电视大学档案管理是学校进行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依然没有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且其均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而是片面地把工作重心偏向于学校教学管理及经济效益上。加上许多的档案工作者均不是专业人士,因此思想上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度还不够,导致对档案工作的细心不足,使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无法有效开展。

2.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缺乏

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起始阶段需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形成信息化的管理环境,然而许多大学却过分地强调科研建设等方面,且科研方面的经费比重偏高。而在基础设施方面均使用一些严重老化或濒临淘汰的设备,严重阻碍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的相互协调发展,进而使得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能得到实质性进展。

3.建设制度规范化不足

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大多来源于学校各个学院和管理部门,然而当前各部门的档案管理缺乏规范化,没有一套完整且适用于信息化发展的采集、整理、储存及借阅制度。此外,学校收集档案的过程也缺乏系统性,没有实现较高水平的现代数字化管理,因而无法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导致最终严重影响学校档案管理的成效。

4.建设标准化薄弱

由于学校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态度不够端正,致使管理工作分散性和随意性明显,严重缺乏必要的统筹性和协调性,造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下降,从而阻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此外,档案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的低下以及技术保障的缺乏,同样是广播电视大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广播电视大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决定行为,广播电视大学需正确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一方面,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应转变其传统观念,高度重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一同纳入学校的未来建设发展规划中,且应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应该认真听取相关工作人员对当前的工作汇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物力、人力的投入,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为档案管理者营造融洽的工作氛围。而档案管理者不仅需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还应加大关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可号召师生共同加入建设队伍,并向其详细讲解档案及相关法规,从而提高师生对档案的认知度,使其充分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1]。

2.切实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技术设备是最重要的基础因素。首先,广播电视大学需投入一定的资金以配备性能良好、质量可靠的硬件设施,从而防止受到辐射、电磁干扰等影响;其次,还可设计开发或者采购通用型的档案管理软件,使办公自动化的系统与档案信息化建设融会贯通;最后,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管理者还应加强安全警惕,严格按照《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采用防火墙、身份认证、数据备份等安全措施进行防护,时刻做好防范黑客攻击的杀毒防毒工作,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从而维护档案安全[2]。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在硬件保护工作和数据备份的工作方面加大力度,以便发生故障时可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与恢复工作。但是在资金的使用方面需科学规划,学校可将科研、教学等信息化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集成综合优势,使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用,进而实现学校的全方面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共同进步与发展。

3.规范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需科学制定统一标准,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据可循和有序发展;其次,有效构建广播大学档案信息体系,使档案更加完整有序,而且更方便进行查阅工作;最后是改变“轻利用,重保存”的传统思想观念,通过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将档案信息服务不断延伸至知识服务及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这不仅给学生和学校的教职员工提供档案利用的服务,而且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平台为社会各个方面提供具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服务,使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信息管理可和社会的各个部门及各个方面间形成档案信息资源共同分享的开放局面。

4.建立规范标准体系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学校应全面推进标准规范化的制定与执行,加强相关的法制法规建设,从而实现档案信息可资源共享的目标。就广播电视大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建设而言,需从内部协调与宏观调控两大方面着手。内部协调针对的是广播电视大学本身,对学校自身而言,档案管理部门需积极配合并参与电子校务建设,且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进行有效协调档案管理信息化与电子校务间的关系,使其不冲突且可有效衔接,这不仅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收集电子档案信息的繁杂程序,而且可通过网络共享这一有利平台为学校其他部门提供高效服务。宏观调控则是在现有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对各大院校的指导与监督,从而确保其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利进行。与此同时,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已越来越多采用光盘或磁盘将文件资料进行归档,传统的分类方法、档案整理及记录标准均无法完全适应,因此这就更加需要广播电视大学根据新的标准制定出系统的规范化体系,并切实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广播电视大学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也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广播电视大学应正确认识其自身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进而逐步加快广播电视大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作者:白玫 单位: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篇:信息化建设下人事档案管理论文

一、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人事档案管理本身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档案知识与技能,虽然现今人才吸纳步伐加快,但是在更新换代方面仍旧压力巨大,受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影响,在管理工作方面心力不足,造成诸多问题。人事档案工作目前管理由老中青三代共同努力,虽然一定程度上改革了管理现状,但是很多部分人才断层、专业高素质人才缺乏的现状并非一天可改,由此决定了人事档案管理完善的长久性与必然性。

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一)增强管理意识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转变管理意识,摒弃传统管理理念,将人事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作为管理目标,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将其管理纳入到单位发展的一项基础内容中,作为战略性工作来进行,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方案,加以规划与建设。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各个组织人员的职责,精心设计组织任务,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若有突发事件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摄像监控技术,及时知会,根据单位的用人守法诚信记录实施分类监管。

(二)实现信息化建设

首先,高清扫描。购买先进专业扫描仪、高倍数码相机,实现两者联合应用,重要是处理单位内部扫描仪不能够处理的文件,可采用高倍数码相机起到补充作用。根据档案管理实际情况,选择对色彩要求较高的扫描仪,可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按照文件的正确顺序,结合色彩的不同给予区别处理。一般情况下,应按照黑白二值文件、灰度文件、全色文件来进行处理。其次,图像处理与储存。当完成人事档案的扫描工作后,进行图像处理,将其储存在档案数据库中。应做好人事档案图像的筛选工作,将有问题的档案挑选出来,并利用图像处理的技术对有问题的图像加以修改,做好标记,后重新扫描,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对于人事档案的裁边一般采用色彩模式,将多余的白边去除掉,缩小图像文件内的容量,进而减少电子档案的存储空间。再次,建立数据库。当人事档案转换为图像后,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而提供网络查询,实现资源共享。在此过程中由专业人员来建立,并予以完善。最后,还应做好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安全工作及信息备份工作,在文件格式的选择上建议使用PDF格式,避免数据内容的随意删改;做好计算机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治病毒侵犯。

(三)探索档案资源利用价值

在档案管理中,应用档案服务其他部门工作提供切实支持是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与包括公安、司法、工商、民政、银行、税收等部门在内的有关单位做好信息链接,发挥信息共享的优势,完善档案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另外,还要加强补充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尤其是干部人事档案方面,要加强对其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绩效、道德品质等方面资料的收集,确保及时反映个人状况,为干部人事管理服务。

(四)提高人员管理水平

一方面,加强道德素质的提高。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监督管理,逐步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树立“爱岗敬业、服务群众、严格管理”的观念,并严格遵守档案的法律法规,确保档案内容正确性,不得擅自利用权力查阅档案或泄露档案内容。另一方面,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人事档案管理,或派遣本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到附近单位学习,进而将外单位的先进档案管理方法引入到本单位中。同时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学习网络化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网络化管理技术与手段,进而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以上途径,最终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使人事档案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事档案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在人事派遣上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信息网络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符合当前档案管理趋势。因此,本文通过转变档案管理意识、实现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资源利用价值、提高管理人员水平几方面加以分析,旨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作者:朱庆华 单位:中共抚松县委干部档案馆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论文

1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重要因素

1.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因素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对档案信息管理的不够重视,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部门没有一套完整的档案信息管理体系,对档案信息建设的认识及管理严重不到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只对档案信息进行了收集,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与利用,没有发挥出档案应有的价值,严重的浪费档案的存在价值。

1.2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因素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只将档案信息收集、保管就没有任何任务了。但是,随着城市人民群众对信息资料的不断提升,对存储的档案信息利用已经远远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学会如何利用档案的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大部门档案管理人员仍然没有意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档案管理难以达到要求。

2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2.1数字化、网络化不等于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非常广,其中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信息数据库及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及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所以,档案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不单单只是信息的建设,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2.2立足现实,加强标准化建设

档案信息技术处理,既有地域上的差异性,又有业务上的共同性。目前,各地档案馆普遍单独进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无论是经济性、通用性都不利于协调统一。当务之急是加强档案馆之间的横向联系,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把计算机应用及适合共性特点的软件开发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要力求软件功能设计既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较强的应用性,争取在最大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以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3注重质量,加强特色建设

信息化不应流于表面和形式,而是要注重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档案信息是否适合用户需求,是否实现了档案服务功能的全面拓展和最大优化。如果传输的档案信息及相关的数据不被利用或者接受,那么档案信息化建设就起不到原有的作用。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与社会广泛联系,了解社会需求,掌握信息利用规律,深入挖掘馆藏潜力,注重特色建设,在档案信息服务方面充分体现吸引用户的魅力。

2.4着重用户的实际与需求

不同方面的用户是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用者,但由于受计算机知识等因素的制约,使档案信息化与一些用户还有一定距离。重要的是要建设一种便捷的、更加适应用户需求的新型档案信息服务关系,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5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培养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广泛使用电子设备,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从根本上发生变化。着力培养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对完成信息化建设任务至关重要。首先,要重视对现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大家创造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与先进技术的机会。其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招聘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招聘信息化专业人才要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实行用人制度上的社会化运作。通过实行培养现有人员和引进专业人员的办法,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保证在完成信息化建设任务时得心应手。

3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3.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

在我国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所以,在档案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上也应该进行改革与创新,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为了与时代同步,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及模式,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及岗位技能,只有不断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的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3.2制定信息化发展目标,并严格执行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必须从全局出发,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坚持一定的原则,既适用性、实用性、科学性。在档案管理工作制定长远目标时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使制定的目标得以实现,为全局统一发展而努力,充分的考虑档案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的需求,留下兼容、扩充剩余空间,避免有效的资源浪费。在制定档案管理工作的近期目标,档案管理工作近期目标的重点在于其可行性和实用性。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需要对现有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这项工作必须仔细、认真、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和差错,档案资料的正确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整理档案资料时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并且按照标准执行。在对档案馆进行整理时,首先要对重要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于没有价值的资料进行销毁,避免浪费资源和时间,这是对档案管理实行信息化的一个基本要求。

3.3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系统软件与硬件设备统一管理

现阶段,档案管理的各个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统一管理,各个部门所采取的信息化手段及设备都不相同,严重影响档案信息数据之间的兼容性,严重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设备得到统一,并使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具有专业性,进而实现设备的文字识别功能,以及自动的转化、编目、检索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自动标引、上载以及辅助立卷、全文存储等功能。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使计算机设备的规格及型号得到统一,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的基础。

4结束语

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的促使档案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还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和资源,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作者:赵辛 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五篇: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1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策略

对于医院档案管理而言,实现其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以望对后期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1.1转变思想观念

电子计算机能否在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各部门主管是否能够积极的参与。若是没有知识型的领导主管人物,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完全流于形式,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由专门的领导人员来管理现代化的医院档案。医院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强医院领导部门的知识结构建设,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1.2实现电子文件的归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办公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医院电子文件形式包括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多媒体文件以及影像文件等。文本文件主要是一些计算机处理的文字文件以及表格等,影像文件则主要是一些视频设备经过计算及处理后的文件。电子文件资源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来源资料,需要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整理、编辑,档案需要一式三份,一份查阅,一份异地保存,一份封存保管。

1.3实现纸质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医院在发展建设中不仅存在大量的电子文件,还有很多的纸质档案文件,对纸质档案文件进行数字化管理主要是通过翻拍以及扫描的方式。翻拍即使用数字成像仪直接将装订的纸质档案拍摄为数字图像,扫描即采用扫描仪将档案扫描成数字图像,需要注意的是扫描仪无法扫描装订的病案,因此在扫描完后还需要重新装订。针对医院的实际情况,需要制作的档案数量很大,因此可采取外包公司制作。

1.4建立档案管理系统

医院档案管理系统为一个信息资源子系统,此系统的利用不仅能够节约人力,还能够提供更多的综合信息,因此医院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在规划中纳入标准化和现代化。档案的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开发大利用方面,在医院档案信息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医院人员的工作需求,设计出高效、简便以及实用的产品。在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中,各部门之间也需要相互合作,医院信息及档案管理系统主要由信息科和综合档案室两部分组成。在平常的工作中,两个部门往往出现重复工作的情况,产生极大的浪费,因此两部门之间需要进行合作,更高效的整合档案资源,避免重复性建设。

1.5加强管理人才的培训

医院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目前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身兼数职,本身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知识不太了解,不利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建设。医院需要对现有的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结构,也需要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目标,争取医院的大力支持,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人才,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系统的全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

2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学生;经济管理专业;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所对应的应用能力主要是市场经济分析能力、企业经济管理能力,其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需要为所供职的单位从经济学角度、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方向来建言献策,找到最佳的企业经济发展路线,与此同时,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掌握十分重要。现如今,在提升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的课程只有大学语文课,而且在这一课程教学中能力目标的培养比较模糊,再加上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所以教师教学也存在懈怠,没有专门拿出教学单元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导致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多存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上的短板。

一、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主要表现为能力优异者少,处于中下层次水平的学生多,而且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别,从语文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处于中上游水平的学生数量多,但是真让学生施展拳脚、展现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时,学生的表现都很一般,较少有能力出色的学生。可见,很多学生都是在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进行了突击性的复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只能说明学生经历多年的应试教育,在语文方面的应试能力比较强,但是真正让学生从事一些社会工作时,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短板就表现出来。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教学重技术、轻素养,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几乎不体现在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中,而且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很多教师并没有现代企业的职业经验,不了解当前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的要求,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设定。而当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岗位后,往往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水平方面比本科院校的同专业学生差很多,学生的未来晋升通道较窄。可见,当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所以必须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视角重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

二、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目标要求

(一)“听说读写”四位一体能力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首先表现为最为基本的“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能力,从当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表现来看,这部分学生并不重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尤其经济管理作为理科专业,其专业课中包含了数学、计算机应用、经济学原理、财务会计等方面的课程,只有大学语文是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相关的,其他课程都更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操作能力,所以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将提高自己的计算、思维、操作能力放在第一位,认为未来专业发展中并不需要过多的发表意见看法或者是进行写作论述。这种专业偏见持续存在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思维中,影响了学生“听说读写”四位一体能力的形成。

(二)专业语言文书表达能力

上述“听说读写”四位一体能力侧重于与人交往表达、自我思想的表达和行为的解释等,但是除此之外,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汇报自己的专业成果时还需要运用到专业的语言文书表达能力,而几乎大多该专业的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从教师教学中可以发现,即便是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学习优异的学生,也未必能够准确、详细地描述汇报出自己的专业理念和思路,甚至于有些学生的专业计算能力和语言文书能力直接呈反比。在缺乏专业语言文书表达能力时,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往往缺乏准确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容易在未来工作中因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欠缺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三)普通话能力

在现代社会,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具备普通话能力。由于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较窄,很多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大都是本地学生,学生在相互交流时习惯于用方言交流,即便是学生会说普通话,但是说也并不标准,语言发音含糊不清,很多普通话词汇用方言词汇代替,影响了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社交。因为在日后就业中,学生的就业范围可能遍及全国,普通话能力影响着与其同事、上级的交往,也影响着自身想法的表达。而且结合普通话能力测评来看,学生在最后一部分自由表达方面的表现都不太好,很多学生说不上几句就结束了,直接影响最终的测评成绩。但是普通话测评并不能让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直接掌握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所以需要一些新的测评检验方式。

三、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方面存在“功利性”思想,误认为这方面能力并不重要,只要足够应用日常交流即可,但是这种错误的思想不符合现阶段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实际上,早在2012年我国在《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就已经提出了通过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现如今距离该规划纲要目标实现的时间已经不多,但高职院校中还没有真正落实好相关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影响了国家人才培养大政方针的实施,所以必须要抓紧时间,采取一切可能的策略来提高各专业人才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结合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来看,以下策略的实施和应用可尽快解决教学中的短板和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一)调整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目标

在高职院校中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会在有限的三年教育时间内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第三年学生要到岗实习,留给教师教学的时间其实只有两年,所以想要提高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必须从一开始就调整该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目标,从单纯的重技能培养转变为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综合能力培养为体系,留出足够的时间,引进专业的教师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之间的区别,并能够独立完成口头论述和论文写作。而且在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也可以作为重点考察项目。

(二)改革创新高职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及内容

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中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相关的课程就是大学语文课程,但是该课程由公共课语文教师授课,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不直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所以在大学语文课程之外,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有必要专门开展一门专业语言文字应用课程,以丰富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在这门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首先要结合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要求来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以培育学生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表达、经济管理论题论证、职业交往表达及职场书信往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在第三学年进入实习岗位以及就业打好基础。当学校开设此类课程之后,学生也自然会认识到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地,学生能够形成主动提高自身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创新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方法

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性,通过语言文字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构建互动性、参与性强的教学模式,形成师生频繁、有效地互动,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学生真心认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提出的能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减少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理论讲解,形成“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类课程,在教学中,可多应用情境模拟、翻转课程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尤其是情景模拟教学更能获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认可,在情景模拟中可以多模拟该专业中的职场情境,让学生提前进入到“工作状态”,用合适的语言来与人交往、回答问题,并写出各类问题的汇报作业等。

(四)基于活动构建积极的校园专业语言环境

高职院校本身就有很多社团以及校园活动,但是如果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无目的地参与各类活动未必可以有效提高其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能力,所以,活动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形式,但是活动的内容和主题才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核心要义。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所在的学院中,学生、辅导员可以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组织主题演讲、辩论、征文、手抄报、PPT竞赛等方面的活动,以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以主题演讲为例,可以以“我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的意义”等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及演讲,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可感染其他学生提高积极性。

(五)改革创新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方法

现如今,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并没有为学生设定专门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而且高职院校本身也没有相应的测评体系,所以可以先在高职院校建立起一种专门测评语言文字能力的体系,不断考察监督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在构建测评体系时,首先要以实用性为主;其次可采取笔试和口试两种形式,既考核口语表达,又考核书面表达;最后是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标准,建立测评试题库,形成随时可进行的测评模式。这对于一个高职院校来说比较困难,属于中长期的规划目标,同区域的高职院校可就此展开合作,并带动全国高职院校相关测评模式的发展,推进建立国家标准的测评模式,这样可以与普通话测评形成合作,两种测评形式各有侧重点。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的表现较弱,相关学校以及专业教师也没有认识到开展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课程的重要性。在经济管理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学生在工作中不能只埋头干活,还要懂交流、懂表达、懂文书、懂计划策划,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就必须具备可助未来职业发展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倪娟.“核心素养时代”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10):1-103

[2]仲崇霞.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4(22):48-49

[3]陆纯梅.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汉语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120-121

[4]伍学雷.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3(15):58-59

[5]屠国平.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321-322

[6]张存贵.职业师范院校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