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概念思考

审计重要性概念思考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6年12月26日,公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十号—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原则是根据会计重要性原则来的。它是为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   重要性原则,基于独立审计的目的,主要对债权人、财税机关、银行、证券交易所、投资人有提供评价和决策资料,发挥独立审计的誉证作用。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时,必须关注审计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英语称为materal,直译为“分量”,在美国是指重大而要紧,重大到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人的评价和决策,构成财务报表公允表达的资讯.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对于重要性曾作如下的说明:“财务报导仅仅关注是否足以影响评价或影响决策的有意义的资讯”。会计学中重要性的概念具有相对的意义,并无经验法则能够直截了当地指出某一项目具有分量,某一项目没有分量.怎样将重要性的概念,引用到注册会计师的会计报表审计是当前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最复杂间题之一。   重要性的概念是指会计报表有整体或个别项目存在错报和漏报而可能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产生不良影响的程度.通常一个会计报表项目是否重要,可根据其对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或总资产的影响程度来判断。不同规模的企业,如大、中、小型企业,其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有其不同的标准,一个特大型企业的会计报表中金额,以百万元为单位,十万元或许已认为并无重要性了.用公司会计报表中档当重要的项目,可能不是乙公司的重要项目。例如,毁损了未曾投保的存货,价值100,。00元的损失,或许为一年净利润的50%,总资产的10%。在判断重要性时,所涉及的相对金额,值得慎重考虑,但并不是必要的支配因素。例如,某公司出售资产于其关联公司中成员,而后者又将原资产转售给某公司,牟取利润,这种关联人交易,则金额很小,但仍估评化公开披露,因为这种交易暗示了可能的利害冲突。因此,在判断重要性水平时,质和量两个标准都应考虑.   美国会计学会对鉴定重要性的方法,曾有详明的解释:“某项目的重要性,得以项目的数量决定,以项目的性质决定,或以项目的质、量两者合并决定,如果具有理由相信这一项目的内容,将影响消息灵通人士的投资决定,就应该认作具有分量.”这就是说,某一项目的重要性,其数量或性质如何,将由其数量或性质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投资决策来确定。   “审计重要性”准则第十一条规定,判断重要性水平由以下主要因素来综合考虑:   1.有关法规对财务报表的要求;2.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业务性质;3.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价结果;4.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5.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上述因素只能确定会计报表某一项目重要性的数量和性质,但还不能最后确定其重要性水平。要确定其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即选用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或净利润等,兼用固定比率或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但这个比率是否具有重要性水平,还要根据专业判断,判断这个比率是否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投资决策,来确定其重要性水平。   审计重要性原则的运作,归根结蒂是由会计报表某一项目是否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来确定其重要性水平。其具体操作要求是:首先,注册会计师在计算其重要性水平,会计报表某一项目与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的比率;其次,要查明这些比率发生的具体情况,第三,对其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进行专业判断.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是:审计重要性水平高,审计风险就低;反之,审计风险就高。这是因为,评估审计重要性水平高,注册会计师就要扩大符合性测试范围,或追加符合性测试程序,以及修改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用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范围,采取较多的详细审计方法,使审计风险达到可接受的较低水平.如果,评估重要性水平低,采用详细审计的时间少、范围小,那么就可能出现较高的审计风险.   由此可见,审计重要性水平评估正确与否,将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结果和质量,它与注册会计师的信誉,是否取得公众的信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