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改革

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改革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规定》的颁布施行,对于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责任意识、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审计署明确提出要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经济责任审计被赋予新的职能。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审计部门应抓住机遇,全面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深化发展和创新。

一、明晰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是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实需要和重要环节,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只有紧紧围绕“经济责任”开展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中的作用和职能。既不能用经济责任代替财务管理责任,将检查的范围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及账务处理规范;也不能把经济责任的范围扩大至对领导干部所有行政活动的全面检查,造成监督的错位和越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更新观念、深化认识,根据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工作任务不同,积极适应审计对象职责变化情况,以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业务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基础,以权力运行为主线,实现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经济执行和个人廉政的全面监督。

二、改变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以制度基础作为审计依据,主要以经济业务合法性和公允性为主要目标。以制度为基础的审计解决不了管理舞弊的难题,要把目光投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不仅仅是审计技术、方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时审计理念的改变。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所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而且实事求是地对公司管理层是否诚信、是否有舞弊造假的驱动,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职业警觉,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整体经营环境。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对影响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多种内外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其不仅重视与内部控制系统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且重视各种环境因素。可以说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技术与方法是用比较合理的资源投入,给出比较合理的审计结论,承担了比较低的审计风险。

三、拓展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需将经济责任的内涵、外延扩展到领导干部决策和贯彻执行经济政策等各个方面,深入推进党政一把手“捆绑审计”,积极探索主要领导“合并式”审计,避免重复审计。将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有机结合,注重探索动态的审计方法,不断加大任中审计比重,前移审计关口,从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转变;关注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遵守财经法规、贯彻执行上级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审查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的承接性和一致性;检查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执行效果如何,相关措施是否起到控制作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准确客观地反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将传统手工审计与现代计算机审计相结合,积极探索计算机审计方法。建议在各高校设立审计监督委员会,全面领导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监督委员会的领导下,依法开展审计工作,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这种体制可以更好地保证

四、突出审计评价的经济性

审计评价要围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即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和监督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同时要针对不同类别的领导干部,突出各自的审计评价重点。评价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分析必须紧紧围绕经济责任进行,如经营管理决策、遵守财经法规、廉洁自律和内部控制等情况;定量分析应针对相同工作性质的领导干部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并采用具体的数据,如预算完成百分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财务收支执行情况、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做到评价范围适度,将评价事项控制在审计权限范围内,与审计内容衔接;评价依据客观,主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责任制考核目标;评价证据充分,全面审核查证和认定事项,证据不足或无证据的不予评价;责任认定严格审慎,区别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分清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不做无依据或依据不足的推定或判断。

五、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探索和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制度,采取公告、集中通报等形式,面向全单位公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审计监督与财务监督、领导监督、舆论监督有效结合起来,放大经济责任审计作用和效果。通过总结多个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分析原因,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和热点难点问题,重点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反应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注重从根本、长远的角度出发提出意见和建议,服务学校的总体宏观管理和决策,推动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和创新。建立健全审计问题整改机制,把整改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整改情况纳入部门工作目标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审计问责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